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024507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8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酒店管理专业建设项目总结报告Word格式.docx

(二)建设内容

1.构建“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人才培养上,坚持以酒店行业为背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用项目驱动教学,建立具有鲜明工学结合特色的“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

以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以“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为手段,实施“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1)构建“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

根据能力模块,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岗证一体化”课程体系。

本专业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以前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分散在多门课程里的现象,根据四大核心技能,对课程进行整合,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建设4门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鉴定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一体的适合工学结合的专业核心课程,按核心岗位工作过程对课程进行设计改革。

建成1门国家级工学结合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4门网络课程。

(2)突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

实施“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人才培养模式,就应该突破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企业职业氛围相结合;

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相结合;

企业顶岗实习与毕业顶岗实习报告相结合;

专业能力培养与道德修养培养相结合;

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企业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三证书”相结合;

单语教学与双语教学相结合。

(3)以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酒店管理专业在学校“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职业道德培养为核心,如“正确的服务理念”、“团队合作”、“脚踏实地”、“高度责任心”、“良好人际沟通能力”等,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等综合素质。

2.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通过与白天鹅宾馆等国际著名酒店、行业组织和酒店管理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人才以及聘请国际知名酒店的企业家、管理者和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担任教学工作,同时,本专业将通过这一平台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专任教师在五年内到企业顶岗或兼职两年以上,强化校内专业教师实践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建成一支“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整体队伍达到15人,“双师”素质的教师占专任教师队伍的80%,兼职教师人数与专任教师人数比例达到1.5:

1,形成教学骨干、行业专家、教育专家的课程教学团队.

3.建立高质量的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建成环境真实化,设备先进化,集现场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室。

如:

前厅实训室、导游模拟实训室、中餐烹饪实训室、双人间客房实训室、大床间客房实训室等;

开创国内、国际相结合的校外实习网络。

4.以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的建设

通过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旅游类专业群相关专业,即旅游管理专业和涉外旅游专业的发展。

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龙头专业在专业领域和就业岗位上与其他两个专业相辅相成,故在课程建设与整合、实训基地和师资建设等方面能提供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并且群中各专业也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效能的最大化发挥。

5.服务广东经济,积极开展社会培训

本专业在社会服务建设工作上将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国际与国内资源,积极开拓行业内、外市场,大力提升培训质量,扩大培训规模,增强培训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为广东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为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以及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作出贡献,从2008年开始,每年对外培训2000人次以上;

与广东省经济落后地区进行师资、培训等项目的交流,为这些地区的人才培养提供示范及带动作用;

依托行业背景,积极拓展行业内的培训市场,与各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建立员工培训长期合作关系;

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作用,为广州市及周边地区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鉴定,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技术水平等级。

(三)资金预算

项目建设资金总预算61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330万元用于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企业投入90万、学校自筹190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

二、项目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见成效

经过三年探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初显成效。

酒店管理专业结合学校“高素质为本、高技能为重、高就业导向、创新促发展”的总体要求,本着“用企业专家的眼光审视办学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的水平”的原则,积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并在改革与创新过程中,紧密联系企业,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从企业中来,回到企业中去”。

如图2-1所示。

图2-1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思路图

1.贴近市场,认真进行企业调研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走访了大量广东省内五星级酒店,并与合作酒店进行了多次人才培养研讨,积极听取了酒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详见表2-1所示。

表2-1主要调研企业一览表

企业

调研目的

调研方法

调研成果

白天鹅宾馆

工作过程与员工素质要求分析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去白天鹅宾馆与宾馆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研讨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酒店管理专业岗位分析报告;

3.调查问卷反馈表;

4.核心能力确定;

5.核心岗位确定。

香格里拉大酒店

行业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分析

1.召开校企研讨会;

2.与毕业生研讨。

富力君悦酒店

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

长隆酒店

职业能力分析

1.问卷调查;

2.与在该酒店实习学生进行座谈。

四季酒店

喜来登酒店

2.基于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能力

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学生实习和就业岗位的调研结果,结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行业专家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对酒店管理专业工作过程进行了深入细致地分析。

酒店管理工作过程涵盖宾客预定、接待、投诉处理、住宿、餐饮会务娱乐、结账离店等六大步骤,其对应的核心能力为:

饭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能力、饭店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和酒店营销与策划管理能力。

具体如图2-2、图2-3所示。

图2-2工作过程剖析

图2-3专业核心岗位与专业核心能力对应图

基于酒店工作过程分析,归纳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四大能力,即前厅服务与管理能力、客房服务与管理能力、餐饮服务与管理能力、酒店营销与策划能力。

要具备上述四项能力,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必须从职业素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和综合能力几个方面提升自己。

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量化而成“职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

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从多方面对学生锻造打磨。

其次是培养基础能力。

基础能力是从事酒店管理的基石,涵盖专业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语言沟通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等。

其三,综合能力是学生知识和智慧的综合体现,是理论和实践的有机融合,善于人和,善于沟通;

团结团队,步调一致;

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主意多,点子新;

善于谋划;

不拘泥,能应对新环境,新事物;

敢想敢干,勇于创新。

其岗位能力结构图如图2-4所示。

图2-4岗位能力结构图

3.明确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紧跟学院的改革与发展要求,把学院发展理念与思路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

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职业道德、有一定的酒店管理专业理论基础和较高职业技能,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事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营销策划、酒店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以及酒店接待服务工作,能适应未来国际酒店业发展的综合性、高素质、国际化的专门人才。

4.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专业教学团队、专业指导委员会及课程建设专家的大量调研与多次研讨论证的基础上,构建了酒店管理专业“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模式以酒店行业为背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突出职业素养的养成,凸显酒店管理专业“高+职”的工学结合特色。

其人才培养模式结构具体如2-5所示。

图2-5“七双一合多证书,道德教育贯全程”人才培养模式结构

5.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

“七双一合”是该模式的主要内涵,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又是本专业学生获取知识的新平台。

“七双”,即指:

双设计、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双地点和双身份。

“双设计”是指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等。

“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是指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对学生进行授课和指导,共同参与对教学的监控和对学生的评估。

“双地点、双身份”是指教学在学校和企业两个地点交互进行,学生被赋予双重身份,即:

在校内是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时是员工(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并担负责任,接受企业培训和管理考核)。

“一合”,即指:

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多证书”是本模式的外延。

它是学生学习与实践的结果体现,同时为学生走向社会增重了就业砝码。

“多证书”即指:

学生毕业时,不仅要获得由学校颁发的学历证书,由国家劳动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还必须获得由国内酒店颁发的顶岗实习工作经历证书(或证明),同时,还可以获得由国际酒店业颁发的各种培训证书。

“道德教育贯全程”是本模式的灵魂。

酒店行业是生活产业,其品质在于酒店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在于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优劣。

因此,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关键。

“道德教育贯全程”强调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以职业道德教育为重,从职业岗位分析入手,根据工作过程,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将理论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融合、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融合,直接为企业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七双”把人才培养中主要实施者学校和酒店紧密交融,“一合”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多证书”真正体现了学生能力由学校、社会、企业共同评估,做到了用企业专家的眼光审视办学质量,用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标准衡量人才培养的水平。

“道德教育贯全程”是为了强化培养酒店业所需人才对于职业道德的较高要求。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岗位能力分析设置课程

在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素质结构,校企联合开发、设计和整合课程。

针对职业素养、基础能力、核心能力、综合能力四大岗位能力模块,设计整合课程,使能力模块与课程设置一一对应。

针对以前专业核心能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