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693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语十则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齐:

与德行优秀的人一致。

 其恕乎:

恕:

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弘毅:

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富而可求:

而,如果。

表假设。

 不处也:

处,据有,取。

  执鞭之士:

低微的官职。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没想到音乐的创作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图:

料想。

为,作,创作。

  莫春:

暮春,晚春。

春服:

春天穿的单夹衣服。

  冠者:

成年人。

  浴乎沂:

在沂河边洗澡。

  风乎舞雩: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舞雩,鲁国当时的祭坛。

 咏:

歌唱。

  与:

赞赏。

二填空练习:

1.填空在线

①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是我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派的创始人。

字,世人尊称孔子,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②“四书”是指《论语》、《中庸》、《》《》。

答案:

1.①春秋末期、儒家、仲尼、鲁

②大学、孟子

三翻译文章:

1曾子说:

“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

替别人谋划是否忠心?

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

学业是否时常温习?

2孔子说:

“见到贤人就想一想如何与他看齐。

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反省一下,有没有与他相同的毛病。

3子贡说:

“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信奉的呢?

”孔子说:

“那就是‘恕道’吧!

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4曾子说:

“读书人不可以没有远大的志向和坚毅的意志,因为他的任务艰巨而道路遥远。

5孔子说:

“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想要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

贫穷低贱,是人人起得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来摆脱,君子是不愿摆脱的。

6子贡问怎样才能做一个好君子,孔子说:

“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

7孔子说: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小人正好相反。

8孔子说:

“财富如果可求,即便是执鞭赶车的官职,我也去做。

如果不能得到,我就遵从自己的爱好。

9孔子在齐国听了《韶》乐,三个月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于是感叹说:

“想不到欣赏音乐竟能达到这种程度!

曾点子说:

“暮春时节,穿上春天的服装,约上五六个成年人,六一个小孩子,在沂河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那也是很美的享受啊)”

孔子感叹说:

“我很赞成曾点的想法。

一、完成课后练习二的作业。

提示:

可参见前边的词语解释。

二、课后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体会文章的道理和做人原则。

完成练习。

一、检查背诵

二、体会文章的道理:

边读边讨论,从而感悟文章道理和做人原则:

课文阐述了下边几个方面的道理:

1个人修养:

要多自省讲恕道,诚实守信,对财富要取之有道。

当求得求,难求则遵从自己的爱好。

要有远大抱负有追求,要先行所言再说之

2为人处世。

要成人之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学习应当痴迷,也要锻炼身体。

欣赏音乐和大自然。

三、找出本文出现的几个成语: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三月不知肉味

四、用这几个词语造句:

见贤思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任重道远  

成人之美  

三月不知肉味

五、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章。

甲文: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子贡问君子。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

“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曰:

“莫春者,春服既成。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乙文:

《中庸章句》节选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

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修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惑;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

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1.解释加点的字,做个小翻译

①传不习乎

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③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④不图为乐之至於斯也

⑤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⑥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曾子认为人每天要“三省吾身”,你赞同他的看法吗?

你觉得一个人每天要从哪些方面反省自己?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即对人要宽容,要推己及人。

你认为在当今法治社会,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4.孔子认为君子应先行而后言,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却提前宣传包装、炒作、作秀,甚至只言不行,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具体谈谈。

5.孔子注重艺术修养,提倡锻炼、亲近自然。

而处在青春年少的同学们却成天“三点一线”,不是ABC,就是XYZ,与孔子所提倡的几乎背道而驰,对此,你想对父母、老师说些什么吗?

课外(乙)文阅读连线:

(在探究中优化你的学法)

6.选出《中庸》(节选)对于“知”所列出的途径()

 ①博学 ②审问 ③慎思 ④明辨 ⑤笃行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7.孔子说“知耻近乎勇”,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8.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有哪九条准则?

请一一列举出来。

9.《中庸章句》中不乏言简意丰的警句、佳句,请从选文中找出两句,并加以赏析。

1.①老师传授的知识

②与贤人的德行一致

③这里指孔子主张的仁道

④料想

⑤事先有了准备,预先

⑥坚定

2.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3.现代社会除了恕道、宽容外,应该还有法治,法律是强制性并且高于一切的。

4.孔子强调“先行”是没有错的,人应该把行为端方和勇于实践放在第一位。

对现实中的

“炒作”、“作秀”等浮躁心态应予以摒弃,反对言行不一或只言不行。

5.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6.D

7.此题是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不求统一。

8.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

诸侯也。

9.略

六、课后准备默写,完成跟课训练。

鱼我所欲也》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和施行“仁政”的政治主张;

2.了解本文比喻、推理、层进等论证方法和善于借题发挥,因势利导的论辩艺术;

3.掌握欲、得、患、甚、是、贤、心等词的用法。

比喻、推理、层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生与死,义与利是自古以来人民议论的人生课题。

我们将要学习的《孟子》两章中《鱼我所欲也》这篇古文,论述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

〈指示学生打开课本,看注①后补充。

记318页下空处〉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政治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性善。

〈指导学生看提示一段〉。

评: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

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某些字的读音。

三、分析讨论课文第一段,提出论点,分析论证。

1、串解讨论以下词语在文中用法[当“能够”讲,用动词前是助动词]

①欲——能愿动词,喜爱。

 

② 

得兼——动词,得到,“兼”是副词状语置后。

③患——事物性名词,祸患。

(有时可做动词,患得患失。

) 

④ 

甚——超过、胜过,动词。

(有时用做副词,放动词或形容词前。

⑤是——代词,此。

⑥贤——才能、德行好。

(另:

①善 

②多,胜 

③敬称) 

⑦心——思想。

2、分析讨论内容层次方法:

〈1〉学生活动:

标句,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把第一段分成三层。

〈2〉提问,检查划分情况,归纳统一划分结果。

复习段的结构知识点。

〈3〉分析讨论:

①提问:

起始层在本段的结构作用,所用论证方法?

——作答:

提出论点:

“舍身而取义”设喻引出:

①喻:

所欲→鱼、熊掌→取熊掌②引出:

生、义→取义 

②提问:

展开层的内容、论证方法、论证结构?

论证对待生与死的不同态度;

运用推理的方法;

论证结构:

第一步:

辨证分析(正面) 

生,欲→甚于生(义)→故不苟得 

( 

即,为了“义”可以

死,恶→甚于死(不义)→故不避患 

舍生。

即为了“义”可以舍“生”。

第二步:

假设分析(反面)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

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 

第三步:

因果分析

所欲→莫甚于生(最喜生)→何不为(不择手段求生)

所恶→莫甚于死(最恶死)→何不用(不择手段避祸)

③提问:

结论层的内容、结构作用、论证方法?

层进法;

使中心论点升华;

为本段作结:

非贤者有→人皆有→贤者勿丧

3、总结:

第一段首先用喻证法提出论点,然后进行分析论证,运用推理的方法,分辨证、假设、因果三个层次进行说理,逻辑严密,善于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