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16177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锂电池材料行业分析报告文档格式.docx

3、原材料价格降低有利于电池厂家降低成本11

三、隔膜:

进入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企业将受益13

1、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优势企业供给13

2、预计国产比例加大,价格降幅较大14

3、进入国际主流电池供应链企业将受益15

四、电解液:

格局初定,强者更强16

1、电解液供给较为集中16

2、六氟磷酸锂价格降低大幅降低电解液成本18

3、国内优势电解液企业高毛利可以维持19

五、正极材料:

三元材料比重提高,盈利有望回升21

1、供给过剩,产品同质性强、盈利差21

2、已经进入到供应链中了,但是采购量容易发生较大变化23

3、三元材料占比增加,进步降低成本增强盈利24

六、负极材料:

市场集中度高,期待新型负极材料开花26

1、市场集中度高,价格将小幅走低26

2、硅合金和钛酸锂等负极新材料有望大幅提高产品性能27

七、主要风险28

1、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应用不及预期28

2、部分产品售价下滑快于成本带来盈利能力下降28

一、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迎来高速增长

1、消费电子增速放缓,电动交通工具领域增速加快

锂电池下游消费领域主要是3C电子产品、电动交通工具、工业&

储能三大市场,目前电子3C产品占大部分。

随着国内手机、平板电脑增速放缓,而新能源汽车方兴未艾,预计动力电池领域的占比会不断提高。

真锂研究预计,3C领域锂电池的市场需求今后数年内将保持15~20%的年增速,而动力交通工具领域则会保持每年翻番的年增速。

储能领域空间广阔,预计5年之后会逐渐赶超并最终成为锂离子电池最大的应用市场。

2014年一季度,锂电池的应用情况整体较2013年同期有所增长。

动力电池的下游新能源汽车方面,国内一季度销售6853辆,同比增长115.8%,高工锂电预计2014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还会有更大提升。

电子产品方面,国内2014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约4亿部,全球平板电脑出货7000万余部,增速均有所放缓。

2、替代铅酸电池带来电动自行车高速增长

交通领域快速增长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

锂电池性价比的提高和政策的鼓励引导。

锂电池近年来价格下降较快,对传统铅酸、镍铬电池的大规模替代已经到来,主要细分市场是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移动基站电源、电动工具等。

这些市场共同点是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不是很高,但对价格非常看重。

其中我们最看好的是电动自行车领域。

2013年,锂电版电动自行车销量在300万辆左右,继续呈现加速度发展态势,而与此同时,整个电动自行车的市场销量增速却在下滑。

真锂研究统计,2013年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约为155.52万kWh,占总的交通工具需求超过50%,同比增速为87.01%。

调研发现,电动自行车用锂电池高速增长除了锂电自行车的销量在增长外,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自己的铅酸电池寿命到期之后换成了锂离子电池。

真锂研究预计电动自行车2014-2016年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02.6%。

3、政策利好频出,新能源汽车将开始加速

锂电池近两年性能提高明显,同等价位的电动汽车和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大部分性能已经比较接近。

在续航里程方面,300km的里程在城市内基本可以满足用户需求,随着国家充电桩布局的展开,用户远行的需求也逐步得到满足。

我们预计,2014年和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将加快。

第一,国家制定的2013-2015年实现34万辆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规划,涉及88个城市,前期各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如预期。

因此为了在2015年底完成推广目标,各地政府会加大推广力度、政策扶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采购力度,从而带动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

第二,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陆续出台限牌、摇号等举措限制传统汽车销售,但对新能源汽车积极鼓励,给与单独摇号以及一定的财政补贴。

第三,Tesla在国内的推广以及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助于提高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

高工锂电产业研究院(GBII)预计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将保持较快增速,中国销量年底将达到3.4万辆。

综上,我们认为,随着锂电池性价比的提高,对铅酸、镍氢电池的替代带来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高速发展,而政策的鼓励、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将带来电动汽车的爆发式增长。

真锂研究预计,2017年电动交通工具用锂电池合计达到6534.2万KWH,较2013年扩大了二十余倍。

集中度高

1、降低成本是锂电池交通工具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必要前提

在汽车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电池的成本已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必要条件。

从电动汽车历史表现来看,单位储能成本超过1,000美元/kWh的电动汽车,产品很难放量。

特斯拉ModelS以416美元/kWh的低储能成本,在2012年10月推出后当年就销售了2,650辆,2013年的销量更是激增到22,477辆。

电池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组装成本、管理成本、测试成本、运输成本,其中除了原材料成本外别的成本规模效应显著,大约有70%的成本可以受益于规模效应,因此控制锂电池成本的重要两条路径就是提升规模以及降低原料价格。

2、锂电池行业集中度很高

全球锂电产业格局现阶段主要是中日韩三国之间的竞争,2013年三国总产量占94.4%。

由于韩国电子产品的迅速崛起,韩国电池厂家的成长很快,目前牢占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第一的宝座。

据韩国SNE咨询公司统计,2013年全球前四大锂电池企业是韩国三星SDI(市场份额为24%)、韩国LGC(14%)、日本松下(11%)、日本索尼(6%)。

全球前四大锂电池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55%,锂电池行业凭借较强的规模优势呈现较高的市场集中度。

我们把上述国外四家和国内四家电池企业(ATL、比亚迪、天津力神、比克)称为电池主流供应商。

除了这八家企业外,全球还有600多家规模较小的电池供应商,集中在电池的低端市场上。

3、原材料价格降低有利于电池厂家降低成本

锂电池的关键原材料主要有隔膜、电解液、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四类,近年来全球(尤其是中国)四种材料产能扩张较快,为锂电池价格降低提供了基础。

例如18650小电池方面,三星SDI通过更换材料供应商大幅度降低了材料成本。

中国锂离子电池企业的传统4强是天津力神、比亚迪、比克和ATL,赛迪顾问统计了4家企业的4大关键材料供应商情况,隔膜材料以采购国外企业的产品为主,而其他关键材料则基本采购国内企业的产品。

综上所述,由于降低电池成本是锂电池在交通工具动力汽车领域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电池厂家可从两个角度来降低成本:

第一,规模化生产,这造就了电池相对集中的供给;

第二,选用优质廉价的原材料产品。

对于材料供应商而言,要想在锂电池行业交通工具动力领域高速成长中持续获利,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要进入主流电池厂家的供应体系;

第二,降低自身成本。

进入主流电池厂商供应链企业将受益

1、技术壁垒较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优势企业供给

隔膜作用是将正负电极分隔开,防止两极接触而造成短路,此外还具有允许电解液中电解质离子通过隔膜的作用。

隔膜的特性往往决定了锂电池性能的好坏:

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

隔膜技术壁垒较高,对设备、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以及工作人员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国内隔膜存在着的隔膜孔大小等产品一致性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主流电池厂家的隔膜目前还是日美企业旭化成、Celgard、东燃、宇部提供,韩国SK创新凭借价格优势以及韩国电池企业的崛起,市场份额提高很快,光是对我国天津力神以及东莞ATL年销售量在5000万平米以上。

2、预计国产比例加大,价格降幅较大

2013年中国隔膜产量约为0.68亿平米,约占国内整体市场的50%,占全球市场份额大约为10%。

2012-2014年国内大量隔膜产能投产,这一方面使得国产隔膜产量大幅提高,另一方面,由于隔膜当前盈利较好(初期国内厂家毛利在40-65%之间,预计2014年大多维持在25%),隔膜的价格会有较大降幅。

我们预计我国2014-2016年隔膜产量增速达46%,到了2016年,全球隔膜市场占比达到15%,同时隔膜的价格从2012年12元/平米下降到约6元/平米。

3、进入国际主流电池供应链企业将受益

星源材质已经进入了电池主流生产商LGC的供应体系,进入供应链意味着产品可以迅速放量,如SK创新2011年销量为3500万平米,2012年产量迅速提高到9500万平米,其原因就是大规模给三星、LGC以及天津力神、东莞ATL供货。

Celgard2013年年报披露,LGC在2013年四季度没有向其采购,我们判断星源材质将在2014年隔膜销量大幅提高。

上市公司中,当前沧州明珠切入了比亚迪的供应链。

格局初定,强者更强

1、电解液供给较为集中

电解液的作用是作为锂离子往复运动的介质,对电池的性能有很重要的影响。

电解液的添加剂配方各个厂商并不相同,产品具备一定的差异化。

电解液市场主要被中日韩三国分割。

日本主要厂家是宇部兴产、三菱化学,韩国的企业主要是Panax.Etec.,这几家企业主要供应两国本土企业以及在华日韩企业。

国内主要厂商近年来产销量增长较快,主要企业包括江苏国泰、深圳新宙邦、天津金牛等,这些厂商目标市场主要在国内,龙头厂商也有大批量给国外供货。

同隔膜一样,电解液市场产量也较为集中。

真锂研究统计,2012年全球市场共销售电解液4.41万吨,中国销量为2.28万吨。

电解液销量最大的企业是日本三菱化学(MCC)和韩国旭成(Panax-Etec),均为5,200吨。

全球电解液年销量超过2,000吨的企业共有9家,其中中国企业有5家,分别是国泰华荣、天津金牛、东莞杉杉、深圳新宙邦、广州天赐;

国外企业4家:

三菱化学、韩国旭成、宇部兴产(UBE)和LGC。

近年来,这9家公司继续扩张产能,行业龙头地位将继续维持下去。

2、六氟磷酸锂价格降低大幅降低电解液成本

六氟磷酸锂是生产电解液的关键原料。

2011年以前,中国六氟磷酸锂基本靠进口,国内仅有天津金牛能够量产六氟磷酸锂产品,而且产品品质一般;

2011年河南多氟多、广州天赐、江苏九九久等公司的六氟磷酸锂技术均已实现量产。

2012年中国企业的六氟磷酸锂销量大幅提升至1,780吨,同比增长154.29%。

伴随着销量的大幅增加,六氟磷酸锂产品售价呈现直线下降态势,从2010年的335.49元/千克下降到2013年的131.9元/千克,跌幅高达60%,江苏国泰电解液的吨成本也显著下降。

3、国内优势电解液企业高毛利可以维持

国内优势电解液厂家如新宙邦、江苏国泰等企业已经深度进入主流电池厂家供应链中。

新宙邦的客户主要是三星,江苏国泰的客户是松下、索尼和LGC。

由于国内电解液相对国外电解液成本优势明显,国内主流电池厂家加大了对中国电解液的采购,新宙邦对三星、江苏国泰对LGC的供应量都接近了这两家韩企总需求量的50%。

2013年中国电解液产量为2.9万吨,其中江苏国泰和新宙邦销量大约为5000吨左右,东莞杉杉、天赐材料和天津金牛销量大致为3千吨。

国内电解液产能约为10万吨,大部分企业电解液处于滞销状况。

综上所述,六氟磷酸锂的国产化大幅提高了国内电解液的成本优势,国内新宙邦、江苏国泰已经深度进入主流电池供应链,杉杉股份也给国内四大电池厂家供货。

电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