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1362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中考物理专题复习讲座5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计算与应用试题0文档格式.docx

物体在液体、气体中都会受到浮力。

2、浮力产生的原因:

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肯定不同,就是由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得到压力差,对物体产生了一个向上托起的力,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如右图所示,方块体上下表面处在水中的深度不同,受到的

压力不同,就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

浮力产生的原因。

要注意的是:

(1)有些物体浸在水中,但

上表面在水外,浮力就是下表面受到的向上的压力。

(2)圆

柱体埋在水中(如电线杆)、大底朝下的园台体与容器的底部

紧密接触,底部不进水时,都是不受到浮力的。

如右图所示,

石蜡快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水进不去,不受到浮力,因此

石蜡快在水中不会上浮。

3、直接测量浮力的大小:

如右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直接

测量浮力的大小,同时可以看出,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越大,所受到的浮力就会越大,

同一个物体浸入在不同的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

也不同,下面由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出浮力的大小究竟等于什么。

4、阿基米德原理:

在右图中用图1的示数减去图3

的示数,就是金属块在水中受到

的浮力,再用图4的示数减去图2的示数,就是金属块排开液体的重

力,由此可见,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到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到

的重力,这就是阿基米德原理。

5、求浮力的公式:

上面的探讨中我们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知道了浮力等于什么,那么,浮力如何来计算呢?

我们必须推出用来求浮力的公式。

我们要明确的是,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那么排开液体的重力就应该等于排开液体的质量乘以g,于是浮力的公式就显而易见:

F=G排=Vρg,式中的V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3,ρ表示液体的密度,单位是kg/m3,这样,F的单位自然就是N,于是,浮力的公式就推出来啦,我们要会利用浮力公式进行最基本的运算。

6、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运用:

浸没在液体中的

物体,受到了重力和浮力,它究竟是上浮还是下沉

呢?

比较这两个力的大小就会明白。

由图可知,物体的浮沉可以归纳为:

当F大于G时,物体会上浮;

当F等于G时物体会悬浮;

当F小于G时,物体会下沉,同学们可要记住了。

物体的浮沉条件在实际当中运用比较广泛,例如:

(1)、农民在春天育秧苗时,需要选出饱满的稻子作为种子,就采取泥水选种,使泥水的密度变大。

浮力大于瘪谷的重力,让瘪谷漂浮,饱满的种子下沉,这样就可以分离开来。

(2)、氢气球就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让气球升空。

关于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例子较多,大家再思考吧,一定要让我们学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哟。

二、夯实小练:

同学们,上面给你们讲解了本讲的基础知识点,大家知道了阿基米德原理及计算浮力的公式,并了解了物体的浮沉条件,你是否能够把握透彻了呢?

来上几题,我们来小练一把吧。

1、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D、装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较大

答案:

D;

解析:

A、B、由图知:

同一支试管,在两种液体中都是漂浮的,所以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它的重力而相等。

此两选项均错误;

C、D、由图知:

浮力相同时,试管排开甲液体的体积较大,由公式ρ液=F浮gV排知,所以甲液体的密度较小;

已知两种液体的深度相同,ρ甲<ρ乙,由公式p=ρgh知:

甲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较小,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较大。

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2.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浸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比较它们受到的浮力大小,正确的是()

A.铅球受到的浮力最大

B.木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C.铜块受到的浮力最大

D.他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由图可知,铅球、铜块和木块均浸没在同种液体中,

因物体浸没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所以,体积相同的铅球、铜块和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

由F浮=G排=ρ液gV排可知,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烧杯内分别装有不同的液体,把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甲、乙两杯液体中,鸡蛋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两液面相平。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杯中的液体密度小于乙杯中的液体密度

B.甲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

C.甲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中的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D.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等

B;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漂浮和下沉状态,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物体下沉时,浮力要小于重力,故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中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

鸡蛋排开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杯中的鸡蛋排开液体的重力,故B正确;

(2)ρ甲>ρ物时物体漂浮,ρ乙<ρ物时物体下沉,故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杯中液体的密度,两杯中液面相平,由p=ρgh可知,甲杯底压强大于乙杯底压强,故AC错误。

(3)因为鸡蛋在甲中漂浮,乙中下沉,V排甲<V排乙,

又因为两液面相平,液体的体积与排开液体的体积之和相同;

所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由

(2)知ρ甲>ρ乙

根据m=ρV知,m甲>m乙,G甲>G乙

甲乙两个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F=G液体+G鸡蛋+G容器

所以F甲>F乙,根据p=FS知,甲烧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烧杯对水平面的压强,故D错误。

4、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下列烧杯中的液体密度最大的是()

A.AB.BC.CD.D

C;

因为同一个密度计放在A、B、C、D液体中都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可知,密度计在A、B、C、D种四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

即:

F浮A=F浮B=浮C=F浮D=G,

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D>V排B>V排A>V排C,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可知,

密度计排开C液体的体积小,所以C液体的密度大,即ρD<ρB<ρA<ρC。

三、经典呈现:

为了让广大考生对本次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进一步了解,我们收集了近两年的经典题目,主要是考卷中的压轴题,展示给广大考生,开拓我们的视野,训练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轻松应对考试。

1、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C三个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的体积可能相等

B.如果三个小球都是空心的,则它们所受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A>FB>FC

C.如果三个小球都是实心的则它们密度大小关系ρA>ρB>ρC

D.如果三个小球的材料相同,则A,B两球一定是空心的

答案;

D;

A、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A=G、V排A<VA,B球悬浮FBG、V排B=VB,受到的浮力相等、排开液体的体积相等,V排A=V排B所以VA>VB,三球的体积不能相等,故A错;

B、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浮A=G,B球悬浮F浮B=G,所以A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B错;

C、由题知,A球漂浮ρ液>ρA、B球悬浮ρ液=ρB、C球沉底ρ液<ρC,所以三球密度ρA<ρB<ρC,故C错;

D、由题知,三球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A球漂浮F浮A=G、V排A<VA,B球悬浮F浮B=G、V排B=VB,C球下沉F浮C<G、V排C=VC,所以AB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大小等于G;

C球受到的浮力小于G,V排A=V排B>V排C,VA>VB>VC;

若三球由同种材料制成,三球质量相等,若C球是实心的,A球和B球一定是空心的,若C球是空心的,A球和B球也一定是空心,故D正确。

2、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一个实心小物体的密度时,采用了如下实验操作:

首先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m0;

然后在小烧杯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再 

用细线将物体系好后,用手提着细线使物体浸没在此烧杯的水中(水无溢出且物体不接触烧杯),此时天平平衡时测量值为m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0g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m2−m1)g

C.物体的密度是m0/(m2−m1)ρ水

D.物体的密度是m0/(m2−m0)ρ水

BC;

A、B,实心小物体浸没水中,以烧杯和水以及物体为一整体,设绳子拉力为F拉,平衡后,F左=F右,即:

m1g+m0g−F拉=m2g…①;

以浸在水中的物体为研究对象有:

m0g=F拉+F浮…②,

①②联立可得:

F浮=(m2−m1)g,故A错误,B正确。

C、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ρ水V排g,即物体的体积为:

V=V排=(m2−m1)ρ水…③,

所以物体的密度为:

ρ=m0V,代入③,即:

ρ=m0m2−m1ρ水,故C正确,D错误。

3、为了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

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小杯。

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丙),在此过程中。

弹簧测力计示数:

F甲 

___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再平稳缓慢地降低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如图丁)。

可以计算出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_______N,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

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1)等于;

(2)1.2;

偏大。

(1)平稳缓慢地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完全浸没入水中(如图甲→乙),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在此过程中甲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故F甲 

=F乙;

(2)由图丙、丁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0.2N,图丁G=4.4N,图丙F示=3.2N,

图丙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约为:

F浮=G−F示=4.4N−3.2N=1.2N;

金属块完全离开水面时要带一些小水滴,使重力G测的数值偏大,根据F浮=G−F示可知,此时浮力的测量数值比真实数值将偏大。

4、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浮在河水中的鱼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B.军舰在大海中平稳航行时,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鸡蛋放入清水中沉在杯子底部是因为鸡蛋在清水中不受浮力

D.阿基米德原理指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