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Word格式.doc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识字与写字方面,要求有较强的识字能力,能用硬笔和毛笔书写楷书。
本册要求会写生字80个,第二单元要求会写14个,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在阅读方面,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和表达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册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口语交际方面,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要有条理。
在本册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倾听和表达的训练。
在习作方面,要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写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
本册重点是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还要通过各种方法积累写作素材。
综合性学习,要求初步了解查找资料、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利用各种渠道获取资料,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第二、说教材
首先,说内容结构和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
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
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教材还集中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和综合复习。
前五组教材编排体例一致。
每组由
“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
、“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
下面,说教材的编写特点。
整册教材内容丰富,体现高段的要求,呈现出以下五个特点。
1.引领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课文中运用了各种形式的表达方法,学生在学习、积累、运用中,能激发认知的内驱力,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如:
《桃花心木》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虚实结合的方法;
《凡卡》在细节描写中蕴含悲凉;
《十六年前的回忆》采用对比的表达方法。
这些异彩纷呈的表达方法,会使学生在观察生活、描绘生活的基础上更好的感悟人生。
2.“阅读链接”呈现对比阅读的理念。
如《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过年》和《除夕》;
《跨越百年的美丽》后面,链接了《悼念玛丽.居里》。
3.“综合性学习”
依然采用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教材内容与呈现方式体现与初中教材过渡与衔接,五年级下册有《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有《伯牙绝弦》,本册有《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
通过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形式和学习方法有了一点认识和理解,为初中学习文言文奠定了基础。
下面,说知识与能力的立体式整合。
1.横向看本册教材,每一个专题从单元导语到课后思考题,从口语交际、习作到回顾、拓展,各个部分都力求凸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总结、拓展和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2.纵观十二册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各册专题相互联系,形成了知识和技能的立体式整合。
如“童年生活”这个主题:
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本册第六组都有安排。
可见在主题的设置体现了延续与发展的特点,第三学段的相关要求也照第二学段有所提升,以四年级下册第六组和六年级下册第二组为例,四年级侧重于感受田园诗情、体会和积累优美语句,六年级则侧重对表达方法的研究。
可见这样的安排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由低到高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说建议
我从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三个方面进行研说。
首先,说教学建议。
高年级教学应侧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读写结合。
必须回归扎实的“识”“读“悟”“写”。
识:
识字与写字方面,每节课都要有5到10分钟听写词语时间,在提高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提高写字速度。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生自己整理文章中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难懂的词语或成语,为期末复习做准备。
读:
《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让学生结合问题走入文本,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入情入境地朗读,有所感悟。
还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在第二单元的三篇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首先学生初读课文,把文章读懂读顺,了解主要内容;
然后根据阅读提示再读课文,在自己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画一画,写一写阅读体会;
最后组织组内交流。
采用这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培养了学生阅读、欣赏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重视朗读和默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
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我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图书室,让学生选择有意义的书籍,并开展阅读交流课,学生在交流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锻炼了说话的能力。
悟:
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品读语句,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开展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
让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感悟文本。
感悟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如第二组《北京的春节》一文,在教学中,我首先要求学生在预习中查阅资料,收集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并写一写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
其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接着引导学生体会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
最后品读语句,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到了实处。
写: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习作教学,不仅仅是单元习作教学的事儿,更离不开平时阅读教学中写法的渗透、借鉴、迁移以及平时“读写结合”、“日记练笔”等的巩固性训练。
因此,习作教学,我们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1)加强平时练笔的指导。
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典型的句、段,续写结尾等,体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
在学习第二组课文之前就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民风民俗社会调查活动,课文学完后,要求学生用本单元学到的详略得当的方法仿写一篇习作,写一写我们当地的民风习俗。
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经常练笔,以日记形式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素材。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俗话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平时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重视指导学生做好读写笔记,使读写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也重视一米阅读的督促与检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多创造一些学生作品交流的机会。
对于学生写下的日记及单元习作,教师要定期评选出优秀的作品给予展示机会,如学习园地展示、黑板报刊登、向校刊推荐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促进交流,与更多的人分享习作的乐趣,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另外不定时的讲评一些典型的作品,引导学生在内容上不断创新。
(二)评价建议
在评价学生方面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了尝试:
1.
评价主体多元化
多元化的评价会让学生提高的更快,教学中我还采用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学生互评我采用的是星级评比的方式,每组每周评选出一名表现优异的学生和一名进步大的学生。
每个月进行表彰。
事实证明,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2.善用激励性评价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在教学时对学生的整体水平既要肯定又要委婉地提出新要求,还要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使其产生更高的需求,教师要通过评价促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1.立足课本,挖掘语文资源。
我们的课本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要合理的整合利用教材,创造性的活用教材,可以将拓展阅读课文作为精读课文的阅读资料,挖掘文本创新点改编、续写故事,在拓展延伸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联系生活,创建环境资源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学校或家乡的自然风光,如:
校园风景、公园及家乡的田园风景。
抓住我校举办的每一次活动,如:
我校每周一全体师生升国旗活动、学校举行的各种比赛等。
这些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学生写日记、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提供素材。
3.网络资源、学生图书阅览室是学生取之不尽的素材库,如果我们恰当地运用这些资源,可以拓宽学生生活面,为语文学习积累更多的素材。
有人说:
“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
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
”每个人在小学这个重要的阶段,只有尝试推开语文这扇门,才能体会语文知识的丰富多彩,这一过程,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为此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力争为学生打造一个创新、高效的课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