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003969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1.1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物理物理第十章浮力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及解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将质量相等、体积不等的正方体物块M、N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液面刚好相平,则(  )

A.M的密度小于N的密度

B.M受到的浮力大于N受到的浮力

C.若将M放入乙液体中,静止时M仍漂浮

D.甲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丙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装有不同的液体,将三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A、B、C分别放入容器的液体中,静止时三个容器的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的浮力FA浮>FB浮>FC浮

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C.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p甲>p乙>p丙

D.物体下表面受到液体的压力FA>FB=FC

5.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将其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试管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装有甲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D.装有乙液体的烧杯底部所受压强较大

6.将一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6g水溢出,再将其捞出擦干后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当其静止后有32g酒精溢出,(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下列说法中(  )

①小球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0.36N

②小球在水中一定漂浮

③小球在酒精中一定下沉

④小球的密度为1.125103kg/m3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

7.已知甲、乙两个实心球密度之比为∶=1∶2,体积之比V甲∶V乙=2∶3,放入足够深的某种液体自由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F甲∶F乙=2∶5,则此两个物体在该液体中自由静止时所处的状态是(  )

A.甲、乙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漂浮,乙沉底

C.甲、乙都沉底D.甲悬浮在液体中,乙沉底

8.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潜水艇在下潜时,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

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G1=G2B.F1=F2,G1<G2

C.F1<G1,F2>G2D.F1>G1,F2<G2

9.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浸没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做出了如下判断:

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

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③桌面受到容器的压力变大:

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0.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

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实心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

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

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铝=2.7g/cm3,g取10N/k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1.6N

②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③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4.6N

④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A.只有①③④正确B.只有①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内盛有30cm深的水,现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另一端拄一个底面积为20cm2,高为7.5cm的柱形物体,把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向下移动4.5cm,物体的上表而刚好与水面相平(水不溢出),此时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Pa。

打开阀门B,放出200g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__________Pa。

(己知弹簧测力计每1N刻度线间的距离为lcm)

12.小明同学用底面积为20cm2、高50cm的圆柱形玻璃筒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浮力秤,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它的底部放入适量的沙子,可以使其在水中竖直漂浮,放入沙子后浮力秤的总质量为0.2kg,放入水中后漂浮,它的底部在水面以下的深度为10cm,此时,在与水面相齐的玻璃桶壁处标上质量为“0”的刻度线,如图所示。

已知:

水槽的底面积为50cm2,高30cm。

(1)不放物体时,该装置所受的浮力是_________N;

(2)如图乙所示,在该装置中放入一个体积为50cm3的石块,此时该浮力秤的底部在水面下的深度h=20cm。

此时,该装置与水面所对应位置处的刻度线应标为________kg;

(3)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g/cm3;

(4)若将乙图中的石块取出放入水中,液面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了_________Pa;

(拓展)若将该浮力秤放在酒精中使用,静止时,浮力秤上标注的“0”刻度线应该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酒精的液面,此时水槽中酒精的液面高度为20cm,则能够测量的最大物体质量是____kg。

(酒精的密度为0.8×

103kg/m3)

13.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底面积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装有质量为的水.现将一个质量分布均匀,体积为的物体(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为总体积的,再在物体的上方放一个物体,使恰好浸没于水中(未浸入水中),则物体的质量为______,物体刚好浸没时所受到的浮力为______,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

14.在一足够高的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原长10cm,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木块的边长为10cm,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如图,此时弹簧长度为6cm(已知弹簧的长度每改变1cm,所受力的变化量为1N),现向容器内注入某种液体,当木块A有1/2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则木体A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在木块A正上方再放置一合金块B,静止时液面刚好浸没B.已知合金块B的体积为100cm3,高为4cm,则合金块B的重力为________N.

15.如图,将同一物体分别放入a、b两种液体中,由图可知,物体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6.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_______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________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g取10N/kg)

1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乙都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则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是______;

乙球静止时处于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

甲球的密度是______kg/m³

18.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将它们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

则漂浮的是物体______,甲物体的密度______kg/m3。

19.如图所示,一个木块浮在容器中的水面上,设想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并取走,那么木块将____,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___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将_________。

20.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0.03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容器足够高),内盛有0.2m深的水,把重为7N,边长为0.1m的实心正方体木块A放入圆柱形容器里的水中漂浮.若要木块A恰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要在木块上加竖直向下的压力F为___N;

从漂浮到刚好完全浸没的过程中木块的重力做功___J.

三、实验题

21.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1)如图B,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应该使测力计的弹簧轴线在______方向上;

(2)此实验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3)物体的重力______N,物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______N;

(4)若以上步骤______出现,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

22.小明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A的重力是______N;

(2)在C与E两图中,可以探究浮力与____的关系;

根据A与E两图所标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_____;

(3)小明对ABCD四个步骤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与深度又无关。

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随着排开水的体积的增大而___,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相同,浮力的大小与深度_________;

小明的实验探究方法是_____;

(4)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kg/m3(g=10N/kg)。

23.在用称重法测量物体浮力后,小王和小吴突发奇想:

可以将弹簧测力计改制成密度秤,具体做法如下:

取一个体积为100cm3的长方体金属块,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重力,如图甲。

将金属块缓慢匀速浸没在待测液体中,如图乙。

静止后,将图乙弹簧测力计指针所在位置的力的示数改为对应的液体密度值。

(1)结合你所学物理知识,可以计算出图乙中所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g/cm3。

(2)经过思考,小王认为该密度秤的零刻度(液体密度为0)应标在______N处,将对应力的示数改为密度示数后,该密度秤分度值为______g/cm3。

(3)用该密度秤测量液体密度时,所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值为______g/cm3。

最大密度值应该标示在弹簧测力计______N的位置。

(4)原物块质量、体积、密度分别记为m0、V0、ρ0,为了增大该密度秤的量程,小吴和小王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写序号)。

①将物块换为体积为V0,密度比ρ0小的物块;

②将弹簧测力计换为更大量程的测力计;

③将物块换为质量为m0,密度比ρ0大的物块;

④将物块换为质量为m0,体积比V0小的物块。

2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

A

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9

 

(1)实验步骤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N;

(2)分析比较A、B、C、D可知:

浮力大小与物体______有关;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____可得出:

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分析实验步骤A、E、F可得出:

浮力的大小还与_________有关;

(3)金属块密度为____kg/m3;

(水的密度ρ水=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