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997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doc

浅议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的作用及应用

设计艺术学院

罗繁荣程丽英李莉

关键词:

综合测评作用应用探讨

主题词:

大学生综合测评体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才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综合测评体系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针的体现,也是教育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它不仅要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也对人才培养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综合测评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全面成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同时促进学校学生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的分析方法、量化指标和实施细则。

学校各学院学生管理部门平时考核积累,每学期按细则进行量化评定一次。

并做为大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评定和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依据。

因此,做好综合测评工作不仅对于学生的健康成才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而且对于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着全面的指导意义。

虽然大学生的综合测评内容及方法各学校不尽相同,但内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即,思想品德素质、学业成绩水平、文体及其它活动能力等,概括起来就是德智体的全面评价,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办学思路和培养目标。

然而大的方向定下来,具体细则如何量化,从定性到定量如何转变,就是得靠测评方法来实施了。

所以说一个好的测评方法和办法才是真正衡量测评体系是否完善和科学的关键。

一、大学生的综合测评办法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下称办法)特点:

1、普遍适用性:

即测评的意义和目的,综述部分已经论证,从我国所有高校(包括高职)来说,办法不仅要代表我国的教育方针,也要体现人才战略的根本。

2、社会适应性:

即办法要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适时调整,以促进学生向人才需要方向转变。

如前些年单位用人主要考虑“踏实肯干、老实厚道”到近年来的“独立创新、灵活应变”的需求变化,办法的细则也得有所调整,以便使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学到扎实的基本功也适当缩短进入社会后的磨合期。

3、专业特殊性:

随着近年教育改革与发展,一所学校专业性质一致,学科门类相近的“专科”学校已不多见,大部分高校都或多或少地向综合类专业靠近,这就形成了高校内“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专业特性和专业性格。

因此,不同专业就得有不同的测评办法和细则,我们可以想像,如果同一办法用在“机械制造”和“表演艺术”,用在“法语”和“汉语言文学”专业上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和结果。

4、间接应用性:

也就是不能把一年或者一学期的测评结果做为唯一的指挥棒,一棍子打死人。

物无尽美,人无完人,高等教育不是模具制造,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施以不同的鼓励和导向。

比如在测评中不能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以某科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不能一年测评结果定四年。

这样不但使办法流于形式,更可怕的会误导了学生的努力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埋下隐患。

5、依据支持性:

既然是一个量化测评,所有的项目都得以具体的依据做为支撑,依据必须的准确的而不是随意的,是数字的而不是评语的。

所以办法的执行者和测评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集体,不是一个方面而是综合方面。

二、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要贯穿于大学生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对于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来说无可非议,如果说大学生是待加工的毛坯,那么健全的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完全可以成为具体指导落实产品形状和形态的工具。

所以说,体系的制定和实施不能只做为一个形式或者参考,而要做为一个标尺和量度去规范大学生们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去指导教育者的教育培养方向和目标。

1、体系要与教育教学体系相互挂钩相互支撑。

真正的教育教学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说培养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做为大学生的综合测评体系,应该说是教育培养大体系中的一个子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既起到相辅相成作用,也起到衡量和验证作用。

大学生的综合测评结果在一定程度内也能反映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得失,因而能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的方向和目标。

因此说,体系所反映的不仅只是学,而且还应该与教关联。

这样体系就不会沦为一个单行的、孤单的、无支撑力的条文,而是一个全面的有说服力和依据的规范。

2、体系除重在促进大学生们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之外,更要做为素质教育的补充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

大学教育目的是为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专业化人才,进一步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也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给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使他们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和修养,能够按照人的本质属性来组织社会生活。

由于中学时期应试教育的影响,近年来大学生的道德理念淡薄、个人修养缺失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做为大学的培养,对于素质教育的补充是势在必行。

这样我们培养的大学毕业生将不是物的存在,而是人的真正存在;不是单面人,而是内涵丰富的人,能有所作为的人。

我们到了社会上,不仅能够谋生创业,而且完全能够承担起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重担。

3、体系是由教育管理与研究部门制定,全体教育工作者、全体参评学生参与落实和维护,但是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从近年来学院测评过程来看,每次的测评都会有组织者和学生对方案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一些误解,这固然有方案表达不准确、不严密的地方;也有一些很明确的规定由于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因此,进一步加大评价体系的广泛认知性,对于学院测评活动的开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4、体系中对于学业成绩要占较大比例,但绝不能以点概全,以学业成绩做为唯一。

纵览各个学校的测评体系,不同的学校类别和专业有所不同,其中学业成绩所占比例略有差别,但大都70%~80%之间。

其实,从近年实际运用中来看,学业成绩占的比例越大,每年的测评结果就会相差较大。

原因很简单,由于低年纪学生未开专业课,其学业成绩普遍较高,因而测评结果就会高,但当专业课开设后,由于成绩的下降其测评结果就会相应降低,这样从某种程度成绩就成了左右综合测评的重要标尺。

所以说,70%~80%这个比例已经算是相当高了,如果仅仅为了简单处事,避免矛盾再把这个比例提高或完全由学业成绩决定,那么综合测评体系就成了一纸空文,其对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就会起到致命的误导。

三、结合工作实际对综合测评实际应用问题上的几个问题的思考

我们前面讲了综合测评的意义和根本方法、原则。

但说到底其具体应用才是真正检验体系的优劣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关键。

以下是综合测评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问题的讨探。

1、综合测评结果能否做为大学生“三好学生”评定的唯一依据?

按照我们综合测评体系的目的和意义,综合测评体系的构成要件,以及综合测评办法来看,综合体系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综合”评价标准。

其对某个人的测评都是建立在具体数据和依据支持下的结果。

因此说,它应该可以也足以成为大学生“三好学生”评定的唯一依据,如果这个综合的体系唯一不了,那么我认为,体系就失去了它的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意义。

2、关于综合测评办法中20%~30%的问题,也就是除学业成绩之外的包括民主测评、行为测评、文体测评等项目。

我们知道综合测评成绩是由以上几项加学业成绩构成,在这些构成中,由于学业成绩是“硬杠杠”所以一般不会存在太大异议,相对应其中的20%~30%却成了焦点。

虽然说对于民主测评、行为测评还是文体测评都有详细的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细则进行规范,但仍然会众口难调。

对此进行调研发现,有的学院对该部分进行了设限,比如这部分成绩不能超过100分、有的对部分奖励不予认定,但无论怎么做都很难解决鼓励先进和平衡心理方面的矛盾问题,因为毕竟诸如好人好事、助人为乐、表彰获奖等不能要求每人不许超过多少次或不许超过多少分。

“智”可用学业成绩进行界定,而“德、体、美、劳”却是用杠杆无法划定的,而这部分做不好,往往就使先进者和模范者受到了挫伤。

这部分的矛盾往往突出表现在学业成绩优秀和其它行为测评优秀者之间的问题。

3、综合测评是否要进一步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内容。

通过几年的综合测评工作侧面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欠缺是造成测评办法理解不一致的根本原因。

这种现象一方面暴露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

结合今年就业市场调研和毕业生回访工作,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收员工时,对于该生的综合素质评介更大程度的主要反映在心理健康、身体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所以如何导向和引导大学生全面成才、全面发展,也应该从综合测评体系上具体体现出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健全良好的大学生测评体系应该就象一只指南针或导航仪,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前进方向,成为全面成才的标尺,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