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916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8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docx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同名3996)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确保采用工具式脚手架施工时,施工人员及国家财产的安全,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单片、整体依靠手动、电动和液压升降的架体)高处作业吊篮、外挂防护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管理。

1.0.3本规范适用于建筑施工中工具式脚手架的设计与施工。

1.0.4工具式脚手架的设计、制作、安装、拆除、使用及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国家现行的其他规范。

2术语符号

2.1术语

2.1.1工具式脚手架lmplementaryscaffold

组成脚手架的架体结构和构配件为定型化标准化产品,可多次重复使用,按规定的程序组装和施工,包括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高处作业吊篮和外挂防护架。

2.1.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Insertedliftscaffold

仅需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

2.1.3附着支承结构Insertedsupportingstructural

直接附着在工程结构上,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接,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2.1.4单片式附着升降脚手架(Single)insertedliftscaffold

仅有两个提升装置并独自升降的附着升降脚手架。

2.1.5整体式附着升降脚手架holisticinsertedliftscaffold

有三个以上提升装置的连跨升降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2.1.6架体结构structureofthescaffold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组成结构,一般由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桁架和架体构架等三部分组成。

2.1.7竖向主框架majorverticalframe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主要组成部分,垂直于建筑物外立面,并与附着支承结构连接。

主要承受和传递竖向和水平荷载的竖向框架。

2.1.8水平支承桁架horizontalsupporttruss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的组成部分,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

Wn——构件的净截面抵抗矩

A——压杆的截面面积

D——活塞杆直径

D螺——螺杆直径

2.2.3计算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挡风系数

—风振系数

——恒荷载分项系数

——活荷载分项系数

——附加安全系数

——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

——冲击系数

2.2.4几何参数

l——受弯杆件计算跨度

——立杆纵距

Q——吊蓝钢丝绳所受拉力,应先考虑吊蓝的荷载组合。

Q竖——钢丝绳所受(考虑分项系数后的)竖向分力。

Q水——风荷载(考虑分项系数后)作用于吊蓝的水平力。

N——结构楼板所受吊篮悬挂机构前支架的压力。

T——悬挂机构后支架平衡重所产生的拉力。

L1——悬挂机构横梁上,吊蓝吊点至前支架长度。

L2——悬挂机构横梁上,前支架至后支架平衡重长度。

h——前支架从悬挂机构横梁升起的高度,为悬挂机构横梁上皮至前后斜拉杆

支点的竖向距离。

 

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3.1构配件材料性能

3.1.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用的钢管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直缝电焊钢管》

(GB/T13793)或《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2)中的3号普通钢管,

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且应满足下列规定:

1.钢管推荐采用的规格,壁厚应符合《直缝电焊钢管》(GB/T13793)

的要求。

2.钢管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

有关规定的检验报告。

3.钢管表面应平直,其平直度不得小于管长的;两端端面应平整,不得有斜口;并严禁使用有裂缝、表面要求分层硬伤(压扁、硬弯、深划痕)、毛刺和结疤等。

4.使用过的钢管除符合上一款外,其锈蚀深度不得超过0.5mm。

5.钢管在使用前应涂刷防锈漆。

3.1.2水平支承桁架、竖向主框架、附墙支座、横吊梁、吊拉圆钢等,当使用型钢、钢板和圆钢制作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3.1.3当冬季室外温度等于或低于时,宜采用Q235B、Q235C。

承重竖向桁架或承受冲击荷载作用的结构,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

当冬季室外温度等于或低于时,尚应具有冲击韧性。

3.1.4钢管脚手架的连接扣件应采用可锻铸铁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

并在螺栓拧紧的扭力矩达到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1.5架体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手工焊接所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

所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于竖向桁架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2.自动焊接或半自动焊接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与结构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

焊丝应符合现行标准《焊接用钢丝》的规定。

3.普通螺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Q235。

4.锚栓可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或《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Q345。

3.1.6脚手板可采用钢、木、竹材料制作。

其材质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冲压钢板和钢板网脚手板,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新脚手板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新旧板面挠曲不得大于12mm和板面任一角翘起不得大于5mm;不得有裂纹、开焊和硬弯。

使用前应涂刷防锈漆。

钢板网脚手板的网孔应小于25mm。

2.竹脚手板有三种即竹胶板、竹笆板和竹串片脚手板。

可采用毛竹或楠竹制成竹胶板、竹笆板,宽度不宜小于500mm,板片厚不得小于8mm。

但属于腐朽、发霉的竹笆板不得使用;竹串片脚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50mm。

3.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

板厚应不小于50mm,两端应用4mm镀锌钢丝各绑扎两道。

4.胶合板脚手板,应选用《普通胶合板通用技术条件》(GB/T9846.3)中的Ⅱ类普通胶合板,厚度应不少于18mm,底部木枋间距应不大于400mm,木枋与脚手架杆件应用铁丝绑扎牢固,胶合板脚手板与木枋用钉子钉牢。

3.2荷载

3.2.1作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载)和可变荷载(活载)两类。

3.2.2荷载标准值

1.恒荷载标准值应包括整个架体结构,围护设施、作业层设施以及固定于架体结构上的升降机构和其它设备、装置的自重,按实际计算。

其值可按现行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录A确定。

对于木脚手板及竹串片脚手板,可取自重标准值为。

2.施工活荷载应包括施工人员、材料及施工机具,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按使用、升降及坠落三种工况确定控制荷载标准值,但是其值不得小于表3.2.2-1的规定值

表3.2.2-1施工活荷载标准值

工况类别

按同时作业

层数计标

每层活荷载

标准值

使用工况

结构施工

2

3.0

装修施工

3

2.0

升降工况

结构施工

2

0.5

施工人员全部撤离

升降工况

装修施工

3

0.5

施工人员全部撤离

坠落工况

结构施工

2

0.5;3.0

在使用工况下坠落时,其瞬间标准荷载应为3.0升降工况下坠落标准值应为0.5

装修施工

3

0.5;2.0

在使用工况下坠落时,其标准荷载为2.0;升降工况下坠落其标准值应为0.5

3.风荷载标准值应按下式计算

WK=βzμaμsW0(3.2.2-1)

式中:

——风荷载标准值

μa—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的规定采用

—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按表3.2.2—2采用

表3.2.2—2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

背靠建筑物状况

全封闭

敞开开洞

表中:

为挡风系数

=(3.2.2-2)

—基本风压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附表0.4中N=10年的规定采用。

非工作状态和工作状态均应按6级风即风速为每秒13m计算。

—风振系数=1(一般可取1,也可按实际情况选取。

3.2.3计算结构或构件的强度、稳定性及连接强度时,应采用荷载设计值(荷载标准值乘以荷载分项系数);计算变形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采用1.2,当对结构进行倾覆计算而对结构有利时,分项系数应采用0.9。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采用1.4。

风荷载标准值的分项系数()亦采用1.4。

3.2.4当采用容许应力法计算时,应采用荷载标准值作为计算依据。

3.2.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按最不利荷载组合进行计算,其荷载效应组合应按表3.2.5采用:

表3.2.5荷载效应组合

计算项目

荷载效应组合

纵、横向水平杆,水平支承桁架,使用过程中的固定吊拉杆和竖向主框架,附墙支座、防倾及防坠落装置

永久荷载+施工活荷载

竖向主框架

脚手架立杆稳定

①永久荷载+施工荷载

②永久荷载+0.9(施工荷载值+风荷载)取二种组合,按最不利的计算

选择升降动力设备时

选择钢丝绳及索吊具时

横吊梁及吊拉杆计算

永久荷载+升降过程的施工活荷载

连墙杆及连墙件

风荷载+5.0kN

不考虑风荷载S=γGSGK+γqSQk(3.2.5—1)

考虑风荷载S=γGSGK+0.9(γqSQk+γqSwk)(3.2.5—2)

上述二公式中:

—恒荷载分项系数=1.2;

γq—活荷载分项系数γq=1.4;

—恒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活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风荷载效应的标准值。

3.2.6水平支承桁架上部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计算立杆稳定时,其设计荷载应乘以附加安全系数γ1=1.43

3.2.7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升降动力设备、吊具、索具,在使用工况条件下,其设计荷载值应乘以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在升降、坠落工况时,其设计荷载应乘以附加荷载不均匀系数

3.2.8计算附墙支座时,其设计荷载值应乘以冲击系数=2.0

3.3设计计算基本规定

3.3.1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以及其它相关的国家与行业标准的规定。

3.3.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架体结构、附着支承结构、防倾、防坠装置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应进行下列设计计算。

1)竖向主框架构件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2)水平支承竖向桁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的稳定计算;

3)脚手架架体构架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4)附着支承结构构件的强度和压杆稳定计算;

5)附着支承结构穿墙螺栓以及建筑物混凝土结构螺栓孔处局部承压计算。

3.3.3竖向主框架、水平支承框架,架体构架,应根据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验算变形。

3.3.4附着升降脚手架的索具、吊具应按有关机械设计规定,按允许应力法进行设计。

3.3.5脚手架结构构件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竖向主框架压杆[λ]≤150

脚手架立杆[λ]≤210

横向斜撑、剪刀撑中的压杆[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