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8846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4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参考资料制造基础练习与答案4文档格式.docx

1-9在车床上就地车削(或磨削)三爪卡盘的卡爪是为了()。

1提高主轴回转精度②降低三爪卡盘卡爪面的表面粗糙度③提高装夹稳定性

④保证三爪卡盘卡爪面与主轴回转轴线同轴

1-10为减小传动元件对传动精度的影响,应采用()传动。

2升速②降速③等速④变速

1-11通常机床传动链的()元件误差对加工误差影响最大。

①首端②末端③中间④两端

1-12工艺系统刚度等于工艺系统各组成环节刚度()。

①之和②倒数之和③之和的倒数④倒数之和的倒数

1-13机床部件的实际刚度()按实体所估算的刚度。

①大于②等于③小于④远小于

1-14接触变形与接触表面名义压强成()。

①正比②反比③指数关系④对数关系

1-15误差复映系数与工艺系统刚度成()。

1-16车削加工中,大部分切削热()。

①传给工件②传给刀具③传给机床④被切屑所带走

1-17磨削加工中,大部分磨削热()。

①传给工件②传给刀具③传给机床④被磨屑所带走

1-18为了减小机床零部件的热变形,在零部件设计上应注意()。

①加大截面积②减小长径比③采用开式结构④采用热对称结构

1-19工艺能力系数与零件公差()。

①成正比②成反比③无关④关系不大

1-20外圆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

1消除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②消除导轨不直度对加工精度的

③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④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1-21加工塑性材料时,()切削容易产生积屑瘤和鳞刺。

①低速②中速③高速④超高速

1-22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外界干扰力的频率()。

①无关②相近③相同④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

1-23削扁镗杆的减振原理是()。

①镗杆横截面积加大②镗杆截面矩加大③基于再生自激振动原理

④基于振型偶合自激振动原理

1-24自激振动的频率()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

①大于②小于③等于④等于或接近于

2.多项选择

2-1尺寸精度的获得方法有()。

①试切法②调整法③定尺寸刀具法④自动控制法

2-2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有重要影响。

①耐磨性②耐蚀性③抗疲劳强度④配合质量

2-3主轴回转误差可以分解为()等几种基本形式。

①径向跳动②轴向窜动③倾角摆动④偏心运动

2-4影响零件接触表面接触变形的因素有()。

①零件材料②表面粗糙度③名义压强④名义面积

2-5如习图4-2-5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车孔(内孔车刀安装在刀架上)。

加工后发现被加工孔出现外大里小的锥度误差。

产生该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习图4-2-5

①主轴径向跳动②三爪装夹面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

③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④刀杆刚性不足

2-6在车床上以两顶尖定位车削光轴,车后发现工件中部直径偏大,两头直径偏小,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工件刚度不足②前后顶尖刚度不足③车床纵向导轨直线度误差④导轨扭曲

2-7在车床上车削光轴(习图4-2-7),车后发现工件A处直径比B处直径大

,其可能的原因有()。

习图4-2-7

①刀架刚度不足②尾顶尖刚度不足③导轨扭曲④车床纵向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

 

2-8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的内部热源主要有()。

习图4-2-8

①切削热②摩擦热③辐射热④对流热

2-9如习图4-2-8所示,零件安装在车床三爪卡盘上钻孔(钻头安装在尾座上)。

加工后测量,发现孔径偏大。

造成孔径偏大的可能原因有()。

①车床导轨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平行②尾座套筒轴线与主轴回转轴线不同轴③刀具热变形④钻头刃磨不对称

2-10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常值系统误差的因素有()。

①机床几何误差②工件定位误差③调整误差④刀具磨损

2-11下列误差因素中属于随机误差的因素有()。

①机床热变形②工件定位误差③夹紧误差④毛坯余量不均引起的误差复映

2-12从分布图上可以()。

——(对应知识点

①确定工序能力②估算不合格品率③判别常值误差大小④判别工艺过程是否稳定

2-13通常根据X-R图上点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

①有无不合格品②工艺过程是否稳定③是否存常值系统误差④是否存在变值系统误差

2-14影响切削残留面积高度的因素主要包括()等。

①切削速度②进给量③刀具主偏角④刀具刃倾角

2-15影响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有()等。

①切削速度②切削深度③进给量④工件材料性质

2-16影响外圆磨削表面粗糙度的磨削用量有()。

①砂轮速度②工件速度③磨削深度④纵向进给量

2-17消除或减小加工硬化的措施有()等。

①加大刀具前角②改善工件的切削加工性③提高刀具刃磨质量④降低切削速度

2-18避免磨削烧伤、磨削裂纹的措施有()等。

①选择较软的砂轮②选用较小的工件速度③选用较小的磨削深度④改善冷却条件

2-19消除或减弱铣削过程中自激振动的方法有()。

①提高工艺系统刚度②增大工艺系统阻尼③加大切削宽度④采用变速切削

3.判断题

3-1零件表面的位置精度可以通过一次装夹或多次装夹加工得到。

3-2零件表面粗糙度值越小,表面磨损越小。

3-3零件表面残余应力为压应力时,可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3-4粗糙表面易被腐蚀。

3-5在机械加工中不允许有加工原理误差。

3-6工件的内应力不影响加工精度

3-7主轴的径向跳动会引起工件的圆度误差。

3-8普通车床导轨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对加工精度影响不大。

3-9采用预加载荷的方法可以提高接触刚度。

3-10磨削机床床身导轨时,由于磨削热会使导轨产生中凸。

3-11只要工序能力系数大于1,就可以保证不出废品。

3-12在中,只要没有点子越出控制限,就表明工艺过程稳定。

3-13切削过程中的热效应将使加工表面产生张应力。

3-14在车床上使用切断刀切断工件时的重叠系数等于0。

3-15冲击式减振器特别适于低频振动的减振。

4.分析题

4-1在铣床上加工一批轴件上的键槽,如习图4-4-1所示。

已知铣床工作台面与导轨的平行度误差为0.05/300,夹具两定位V型块夹角,交点A的连线与夹具体底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1/150,阶梯轴工件两端轴颈尺寸为。

试分析计算加工后键槽底面对工件轴线的平行度误差(只考虑上述因素影响,并忽略两轴颈与外圆的同轴度误差)。

习图4-4-1

4-2试分析习图4-4-2所示的三种加工情况,加工后工件表面会产生何种形状误差?

假设工件的刚度很大,且车床床头刚度大于尾座刚度。

a)b)c)

习图4-4-2

4-3横磨一刚度很大的工件(习图4-4-3),若径向磨削力为100N,头、尾架刚度分别为50000N/mm和40000N/mm,试分析加工后工件的形状,并计算形状误差。

D

4-4曾有人提出一种在工作状态下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的方法,其过程如下:

如习图4-4-4所示,在车床顶尖间装夹一根刚度很大的轴,在轴靠近前、后顶尖及中间位置预先车出三个台阶,尺寸分别为H11、H12、H21、H22、H31、H32。

经过一次走刀后,测量加工后的台阶尺寸分别为h11、h12、h21、h22、h31、h32。

试:

1)说明用此方法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的原理;

2)如何由上面的数据确定工艺系统刚度?

3)说明该方法的优缺点。

H31

习图4-4-4

4-5磨削CW6140车床床身导轨,若床身长L=2240mm,床身高H=400mm,磨削后床身上下面温差Δt=5℃。

试计算由于工件热变形所引起的加工误差(工件材料热胀系数α=1×

10-5)。

4-6在无心磨床上磨削销轴,销轴外径尺寸要求为φ12±

0.01。

现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其外径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平均值为X=11.99,均方根偏差为S=0.003。

1画出销轴外径尺寸误差的分布曲线;

2计算该工序的工艺能力系数;

3估计该工序的废品率;

4分析产生废品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4-7在车床上加工一批小轴的外圆,尺寸要求为mm。

若根据测量工序尺寸接近正态分布,其标准差为mm,公差带中心小于分布曲线中心,偏差值为0.03mm。

试计算不合格品率。

4-8在无心磨床上磨削圆柱销,直径要求为mm。

每隔一段时间测量一组数据,共测得200个数据,列于表4X4-8,表中数据为7960+x(μm)。

1)画出图;

2)判断工艺规程是否稳定;

3)判断有无变值系统误差;

对图进行分析。

表4-4-8

组号

测量值

平均值

极差

x1

x2

x3

x4

x5

Ri

1

2

3

4

5

6

7

8

9

10

30

37

31

35

36

43

21

20

26

25

29

40

18

15

28

33

38

11

24

45

23

19

24.6

31.8

36.6

37.8

38.2

23.4

20.2

20.0

26.4

12

17

13

14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