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85292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学习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的设计Word文件下载.docx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从每一次购物做起,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用手提袋、菜篮子代替塑料袋,都是最切实可行的环保行为。

本活动方案立足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一系列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中体会,在实践中升华,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观察体验、调查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觉参与“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行动,并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影响社会,从而产生明显的社会效果。

二、方案所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1、活动对象:

适用于小学2年级以上的学生,人数:

800—1600人

2、活动需求分析:

(1)探究环境问题符合新课标要求。

设计并组织好研究性学习,是教师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的关键。

设计环境问题的探究活动,目的在于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促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2)小学是环境教育的关键阶段

小学阶段,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性、关键性时期,也是实施环境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环境意识的关键阶段,而且儿童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也在对环境发生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的环境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发展,本身就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巨大推动力量。

(3)开发校本教材是课改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

“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设置正朝着针对性、适应性和时效性的方向发展。

本方案可对统编教材和大纲补充、印证、丰富及发展,具有辅助统编教材之作用,对提高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正确的生存观、发展观、树立对自然、社会的良好态度,养成新的行为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对塑料袋有初步的认识,并了解其对人类的危害。

(2)通过查找、搜集、整理、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初步感知研究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3)通过采访、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获得亲自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塑造完美人格。

(2)引导学生形成关心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约束自己的行为和习惯,告别塑料方便袋,保护人类的生活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

(3)鼓励学生个性表达和创意思考,培养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活动重、难点与创新点

走进塑料袋王国、试验探究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环保宣传语和手抄报征集、绿色菜篮子我来制、我把金点子带回家等,是本活动的重点。

通过设计试验,探究塑料袋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动手制作菜篮子或布袋子,是本活动的难点。

创新点:

独特新颖的活动内容与形式和真实自然的教学环境相结合,真正体现了“互动式”、“探究式”、“做中学”等前沿的教育理念。

活动中教师不再是理想的化身,而是作为引导者,有机整合了科学课程的各项目标,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开发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活动方案,也是对参与活动教师的简明培训方案。

五、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

“告别塑料方便袋,拎起绿色菜篮子”活动方案,包含了七个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每一个活动都有各自的活动分目标及通过活动获得的能力。

在活动中,要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倡导探究性、实践性、社会参与性、体验性,在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采用搜集、调查、访问、制作、演示、交流、评价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地引导学生观察辨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更多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活动一:

理想的生活家园

活动目标: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自己理想的生活家园是个什么样子。

学习目的:

反映学生对未来世界的要求和期盼。

获得的技能:

交流、团队合作、解决问题;

思考技巧、处理信息,推理,提问和评估。

准备及材料:

各类旧报纸、刊物等,以及用于清洁的塑料袋。

活动步骤:

1、首先,给学生10分钟浏览发给他们的报纸,把能够反映出他们理想生活家园的图片和文字挑选并裁剪下来。

10分钟之后要求学生将他们想象的生活家园拼贴出来。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理想生活家园所必备的事物种类。

2、教师将学生列举出的事物归入3个种类:

(1)财产物品:

钱和用钱买到的东西:

汽车、房子、衣服、珠宝、cD、电脑等。

(2)人:

朋友、家人、能照顾我们的人(如医生、护士等)。

(3)环境:

野生动物栖息场所,人类用于生活、休息和游玩的好地方。

3、让学生按小组,把从报纸上裁下来的内容按照上述方法再归类张贴,贴好后,请每组代表以“财富、人类和地球”为主题,将贴图表达的思想感情做一个讲解。

在活动的基础上引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运用我们的想象力和各种技能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的人们可以自傲不破坏环境和威胁其他成员的前提下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在满足现在需要的同时不影响后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世界大会)“一个可持续的世界会为今天生活着的人们和他们的后代提供充足的能源,食品,洁净的水,住房以及一个安全的自然环境。

……

活动二:

走进塑料袋王国

了解塑料垃圾与人类生活与健康的关系。

学习目标:

认识塑料垃圾对人类带来的危害。

学生获得的关键技能:

类比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列出调查提纲,引发学生积极参加。

调查日常生活中哪些疾病与塑料的污染有关?

2.处理塑料垃圾带来的问题。

作为全球用量最大的消费品,塑料袋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却是灾难性的,它们正在侵蚀着我们的土壤、河流、海洋。

填埋会带来的问题:

会不断侵占有限的耕地,严重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填埋后塑料垃圾经雨水长期冲刷,将大量有害物质带入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对子孙后代的危害。

焚烧会带来的问题:

所产生的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还会污染大气,破坏大气环境。

3、进行调查,收集资料

将学生分成两组,并进行明确分工。

一组:

以查找资料为主。

主要查找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

A、塑料袋由哪些成分组成?

B、使用塑料袋对人类及社会有什么危害?

c、目前塑料袋的使用情况。

同学们通过在图书馆、微机室进行查阅、搜索,一定会有不少发现:

A、可怕的白色污染,惊人的石油消耗——塑料袋的主要成分

XX年10月24日是塑料袋“百岁诞辰”,在当年欧洲环保组织开展的评选活动中,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正如有关环保专家所说:

“塑料袋之所以‘糟糕’,是因为从它的生产来看,要消耗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

它们以石油或天然气为原料,制造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能源。

以美国为例,每年扔掉的塑料袋达到1000亿只,相当于燃烧了近1200万桶石油。

每年世界扔掉的塑料袋,结果是灾难性的。

塑料袋的主要成分为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

被随意丢弃在环境中的一次性塑料袋,不仅破坏了城市的市容卫生、农村和风景区的美感,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情绪。

这仅仅是我们熟知的“视觉污染”。

塑料袋最恶劣的危害,是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其在自然环境状态难以降解,可以存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日积月累就会给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的减产;

被家禽、家畜、野生动物误食,就会导致其死亡等。

B、很多塑料袋的原料是来自废塑料的再利用,是由小企业或家庭作坊生产的。

这些再生塑料可能含有严重超标的病菌和致癌物,用这种塑料制品包装直接入口的熟食品,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这样的塑料袋含有大量肉眼所无法看到的病菌,长期使用这样的一次性塑料食品袋极易导致慢性食物中毒。

 c、据统计,全国每天仅买菜就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其他各种塑料袋的用量每天在20亿个以上。

目前,北京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4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

上海每年产生废旧塑料包装垃圾19万吨,占生活垃圾总量的7%;

天津每年的废旧塑料包装垃圾也超过10万吨……,这些数目是多么的惊人啊!

二组:

以社会调查为主。

主要调查以下内容:

A、调查塑料袋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情况。

B、调查人们对塑料袋的认识。

c、用完的塑料袋人们是如何处理的。

让学生以超市、集贸市场等作为调查对象,收集资料。

A、如,在我市一般的大型超市每天平均使用塑料袋3万只,成本在3000元左右。

我市环保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济南每年消耗塑料方便袋约30亿只,市民每年要为这些塑料方便袋支付6000多万元。

XX年发布的国内首个《超市节能问题报告》中称,目前整个超市行业年销售在5000万元的超市,每年消耗的包装袋价值达50亿元;

一家营业面积在8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型综合超市年消耗的包装袋成本达40万元。

B、用完的塑料袋人们大多随手丢弃,废弃的塑料袋随处可见。

活动三:

实验探究出真知

在多方面查找资料、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到塑料袋最大的危害就是难以进行回收处理,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塑料袋是否真的那么顽固和“罪大恶极”呢?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选择塑料袋对土壤的影响、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耐腐蚀性以及焚烧后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试验。

实验一:

塑料袋在土壤中是否会腐烂

内容

研究塑料袋在土壤中是否容易腐烂

过程

为了使实验效果好,我们首先将塑料袋粉碎,再放入花盆中,用泥土覆盖,并定时浇水,时间三个月。

两个月后,我们将花盆里的泥土翻开,发现塑料袋好好的藏在泥土中,一点也没有腐烂。

我们的结论

塑料袋很难腐烂,很难融于大自然,还易造成土壤板结。

实验二:

塑料袋加热后能否销毁

研究塑料袋加热后能否销毁

先将塑料袋粉碎,再进行焚烧,进行观察。

一会儿塑料袋受热燃烧,冒出了滚滚浓烟,非常呛鼻,烧完后变成了黑色粘稠物。

塑料袋受热能放出大量有污染的气体,加热难以销毁它。

实验三:

塑料袋能否被其它物质分解

塑料袋能否被其它物质腐蚀

在几个试管中分别放入粉碎的塑料袋,将盐酸、汽油、酒精分别加入其中,进行观察。

分别加入几种溶液后,试管中的塑料袋毫无变化,停置一段时间,还是如此。

塑料袋难以分解

实验四:

塑料袋在土壤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研究塑料袋埋在泥土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找来两盆基本同样的花,在一盆中放入粉碎的塑料袋,一盆不放,然后在同样环境下养植,细心照料,加以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