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831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docx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同名39432

“大阅读”课程实施方案

诸城市龙源学校王素美

一、课程背景

1、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确立现代教育观、课程观、质量观,利用课程分级管理的体制,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努力创建学校的教育特色。

2、大阅读课程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针对学生学习和思想实际,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以满足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

3、大阅读课程的开发旨在通过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地评估、以学校为基地,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家长、学校都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大阅读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尽可能地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学业有所长的未来人才。

二、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在开发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学生记忆力发展迅速的阶段,通过背诵古典文化经典,开发起记忆潜能、陶冶其性情、健全其人格,培养聪明健康,知书明理,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下一代。

5、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增进下一代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6、发扬诚信、仁爱、正直宽容的中华民族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成树立优良的社会责任感,以正风气,以提民心。

7、让学生在诵读高品位典范性的古今文学作品过程中,有机的展开科学的朗诵、演讲等基本技能训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文化积累。

同时教学手段多样化,采取民乐欣赏,诗配画,表演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在家和父母一起读,或读给父母听,可促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三、课程内容

语文是一门学科,但又决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近几年提出的大阅读教学更突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社会性和综合性,但也着实给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语文知识就是一个无边际的海洋,以一本教科书打天下的语文教学思路注定要一去不复返。

但语文教学虽然广阔无际,但必定目标明确,所以我们急需有一套切合学生和教学实际的阅读材料,大阅读课程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此课程立足于学校教育环境和设施实际,立足于学生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实际,立足于中考考察方向实际,立足于为学生终身服务的实际,选编内容、分类指导、设置问题,力求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实现阅读、写作及各项语文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本课程以兴趣小组的学习形式为主,结合阅读课、写作指导课、团队活动课等进行教学,并注重在各门学科教学中的适度渗透。

课程的学习,应在向充分宣传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自愿地报名参加学习,然后根据学生水平层次,分编学习小组。

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强迫性学习,要靠课程本身和组织者的水平形成的综合魅力吸引学生乐于参与学习,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起到本课程应有的作用。

具体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探讨。

此课程内容选择的都是文情兼美的典范作品,应让学生充分接触课文,充分阅读欣赏,教师不可做过多的讲解和分析,只可在方法上等进行必要的引导。

提倡学生多进行合作探究,尽可能多地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己探讨出文章的写作技巧和主旨所在,这样,就会

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把课程中的散文“五四随想”、诗歌“哭泣的中国”“硝烟中的蔷薇”“战斗的鼓点”、小小说“退刀记”合为一个系列进行教学。

教师节来临时,可以重点欣赏“师生文苑”中的有关文章,发动学生以“我的老师”为话题作文,以竞赛的形式选出优秀作品,进行适当的表彰鼓励。

2、结合语文课进行。

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文章纳入课堂教学环节,把附录中的古诗词与教材中的诗词教学结合起来。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应结合课程让学生阅读散文天地中的《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比较分析。

经过同学们思考研讨,就会发现,这两篇文章有很多相通之处:

内容上都是对往昔的回忆;感情上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语言风格都是朴实自然、风趣幽默,且都很擅长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刻画和描写。

当然,学生也不难发现,两篇文章有很大的不同,首先,在主旨上《风筝》主要是在批判“旧我”的过程中,体现了鲁迅深刻的自省精神,也体现了他为民族哀伤、沉痛的忧患意识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这样一比较,学生对鲁迅这一伟人的生平、思想、文学造诣等都有了较系统的认识和较全面的把握,且这样的学习方式轻松灵巧,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效率自然也高。

再如,每册统配教材中都有诗词教学内容,而诗词名句是学生知识积累的重要方面,况且今年潍坊市中考把诗词默写积累列为考试内容。

所以,文苑附录的所有中学生必背古诗词,便很方便学生查找和积累。

在教学中,可根据所教学的诗词按作者或按内容或按手法归类,便于教师教学,也便于学生学习。

3、学科渗透。

文苑中有一些文章思想教育性比较强,如散文中的《乞丐》是阐述了人与人的关系;《生与死》和《匆匆》是关于生命和时间的思考;《‘五四’断想》是体现爱国主题的。

诗歌部分的作品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因此,应该把这一些思想教育性强的文章,渗透到政治、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这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大语文导向。

4、主题活动。

课程教材中的《五四断想》、诗歌《哭泣的中国》、《硝烟总的蔷薇》《战斗的鼓点》,小小说《白菜汤》等可整合为爱国教育系列,开展以“祖国在我心中”“勿忘国耻”“我和祖国共成长”等为主题的团队教育活动根据文章主题分成系列,利用班会和团会时间,开展与本系列同步的主题活动。

5、网络互动。

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全面开通、教师人人建有个人主页的资源优势,实行网络教学和教研。

各科负责人把大阅读课程内容作成网页,建立“文苑撷萃”网站。

教师们可以在网上研讨关于课程的教学问题,并根据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对原有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

有些经典的课文,可以制作成优美的课件,在网上资源共享,运用到课程教学中。

6、语文活动。

每学期教研室都要组织一些语文活动,如古诗词读背、手抄报比赛、作文竞赛等,学校也结合节日经常组织此类的活动,并且每个班级都设有专门的阅读课。

课程辅导教师怎样把课程中的知识巧妙的融合到阅读、网上阅览等语文活动中去,是课程教学的一条重要有效的途径。

(二)实施原则

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5、以读为主原则:

让学生多读多背诵,自读自解自悟,质疑问难。

细细品位文学作品的韵律美、意境美、情感美、哲理美、辞藻美。

6、鼓励性原则:

少责备多鼓励,少灌输多开发,没有必要要求统一的程度和一致的欣赏思维。

7、情趣性原则:

宁静勿燥,宁简勿烦。

以“寓教于乐”、“寄情于乐画”,养成儿童平和安静,喜思乐学的性情。

8、实践性原则:

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并展开各种形式的写作训练和竞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程评价

大阅读课程一开始实施,我们就把对学生评价看成教与学的主要的、本质的、综合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评价作为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并且从评价理念,评价内容与标准,评价原则与方法,评价工具的设计、评价结果的收集分析反馈等方面着手,从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个方面开展评价,尊重、信任、爱护、宽容学生,关注学生在原有起点上的提高。

我们根据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种种表现进行全面评价,以形成多样的评价目标和评价手段、灵活的评价方式。

(一)评价原则

1.模糊性原则。

课程教学是一个开放式的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约束的语文学习方式。

对它的评价不能按照正式课程那样运用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细微评价,而要采用模糊评价的方式,从总体方面对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如对课外阅读量、阅读面进行评价等。

由于课程学习具有开放性、广泛性,所以又不能强行对每一位学生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统一内容,评价的标准不能一刀切,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

只要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课程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评价的目的就达到了。

2.重过程原则。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过程,其效果很难在短时间得到收效。

因此,我们的评价要注重阅读赏析的过程的评价,收集能够反映学生阅读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淡化学习结果的评价。

3.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改革目标之一是改变过分强调评价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文苑》学习评价是建立在导向性与激励性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其进行阅读欣赏的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使其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读书,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评价手段

学习评价在语文教学中往往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

在课程的教学中,如何做到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标准科学、评价方法灵活、评价过程真实呢?

根据课程实际,我制定了“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四个步骤的“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模式,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行为评价。

通过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准确的数据,按照认知规律对学生语文知识技能的形成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并以评价信息来指导新的教学过程。

①资料查阅法。

查阅内容:

课堂笔记、读书笔记、读书心得。

查阅时间:

每周查阅一次。

②活动评价法。

在广泛调查学生阅读范围、篇目的基础上,每月开展一次阅读活动,每学期开展2-3次具有专题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是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中评价学生阅读情况,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

③作品展示法。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习作发表的机会。

充分利用好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班报等媒体,及时展示学生课外阅读成果。

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一种状况评价,是对本章节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测试,了解学生完成具体目标的程度,主要是对因受卷面考试限制而不能测评的知能点进行分散测试。

如听力、说话、朗读等。

分散测试可以采取讲故事、朗读比赛、口头作文等灵活的形式,内容应以各系列的读写训练重点而定。

如在测试小小说时,可进行听力测试,教师范读《上班诀窍》一文,要求学生听后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及听了文章以后的感受。

这样变消极的应考为积极参与,有利于克服学生应试的恐惧,调动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发展更全面。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目标达成评价,是在学期末或学年末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为确认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进行的总结性测试(期末测试)。

我们把期末测试分为“听力部分”、“朗读部分”、“阅读部分”、“作文部分”四大类。

听力测试可以参照英语听力测试的办法,根据“大纲”的要求和各年级段的实际选择不同的测试题型。

对于容易听清的内容采用听记、填空的形式,对于容易混淆的内容采用判断、选择、问答的形式。

朗读测试主要通过对学生朗读的技巧来进行评价。

如朗读的重音、朗读的速度、朗读的停顿、朗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