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725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docx

最新福建省三明市中考化学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福建省三明市2018届九年级毕业班中考

第二次质量检测(化学)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在下列变化中,有一个变化与其他变化的本质不同,该变化是

A.石蜡融化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2.小明在做家庭小实验时,把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并充分搅拌,其中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    B.纯碱    C.食盐    D.酒精

3.人们常说豆制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是指

A.铁单质   B.铁分子 C.铁原子 D.铁元素

4.2011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酒后驾车的查处力度,取得明显效果。

交警使用的一种酒精检测仪中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重铬酸钾(K2Cr2O7)能够和已醇发生化学反应,通过反应现象判断驾驶员是否饮酒。

该物质(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A.+4     B.+5     C.+6    D.+7

5.草木灰是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它属于

A.磷肥    B.钾肥    C.氮肥    D.复合肥

6.下列选项中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一致的是

A.二氧化碳冰CO2         B.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

C.氧化钙石灰石CaO        D.氧气臭氧O3

7.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家用电器着火时。

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8.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验满氧气  B.稀释浓硫酸 C.读取液体体积 D.过滤

9.只用一种试剂来鉴别NaOH、Ca(OH)2、稀盐酸三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硫酸铜溶液 B.硝酸银溶液 C.碳酸钠溶液 D.酚酞试液

10.向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铝粉,完全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蓝色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B.滤渣中一定有Cu.可能有Al

C.滤液中只有Al2(SO4)3       D.滤液中只有CuSO4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分)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符号表示:

磷元素________;2个镁原子________;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

(2)请从C、H、O、Ca四种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要求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①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

②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

③能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

④能用于冶炼金属的是________(写一种)。

12.江苏“铁本事件”被国务院查处后,所有在建项目当即停工,一年多来,许多机械设备上早已锈迹斑斑。

小霖将一枚生锈的铁螺丝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小霖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

向管理人员提出了一些防止机械设备进一步锈蚀的建议,请写出一条小霖的建议:

________。

13.

(1)根据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将图7方框内①~⑤项内容补充完整:

(2)硝酸钾与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两物质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

②t2℃时,两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的溶液。

③t2℃时,将100g水加入盛有50g氯化钾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氯化钾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保持温度不变,往该烧杯中再加入10g水,充分搅拌后,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④欲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应满足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14.下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

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写出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通过B装置可检验A中的生成物含有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在此实验中,我们还认识到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的不同。

①请写出其中的一点________。

②试从微观的角度分析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15.A、B是中学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

(1)A的浓溶液可用作________剂,其稀溶液可用于鉴别假黄金(铜锌合金),写出其鉴别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B的俗称是________,当A、B溶液混合后,滴加________(填酸碱指示剂名称),溶液的pH>7时,C溶液显蓝色;

(3)往C溶液中继续滴加一定量的A溶液,使溶液的pH=7,其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用A、B溶液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戴上护目镜等,其原因是________(从物质的性质角度回答)。

16.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开展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A、C装置编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观察到试管中紫色石蕊试液________(填现象)。

(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装置(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在完成“氧气的制取与性质”的基础实验后,他还想进行蜡烛在不同浓度的氧气中燃烧情况的探究,现要较简便地获得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应选择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

17.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

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

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

有Na2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

(1)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2)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

(3)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

同时指出【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

(4)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_。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18.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化学式:

C15H22O5),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请计算: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式并计算)________;

(2)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9.小飞同学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资料:

2Na2O2+2H2O=4NaOH+O2↑),对一瓶过氧化钠药品进行纯度测定,有关数据如下图(已扣除烧杯的质量)。

计算:

(1)生成的氧气质量为________g;

(2)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B    2.A    3.D    4.C    5.B    6.B    7.A    8.B    9.C    10.A    

11.

(1)P  2Mg  3SO2

(2)①O2

②Ca(OH)2

③CaCO3

④C(或CO或H2)

12.铁锈逐渐消失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 Fe+2HCl=FeCl2+H2↑ 在机械表面刷漆

13.

(1)①22.99 ②11 ③1 ④失 ⑤Na+

(2)①氯化钾 

②硝酸钾 

③饱和 不变

④温度不低于t1℃

14.

(1)3CO+Fe2O32Fe+3CO2

(2)处理尾气防止中毒

(3)CO2+Ca(OH)2=CaCO3↓+H2O

(4)①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不能(合理即可)

②分子构成不同

15.

(1)干燥 Zn+H2SO4=ZnSO4+H2↑

(2)烧碱 紫色石蕊试液 

(3)2NaOH+H2SO4=Na2SO4+2H2O

(4)避免具有腐蚀性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对眼睛的伤害

16.

(1)酒精灯 长颈漏斗

(2)CaCO3+2HCl=CaCl2+H2O+CO2↑ 变红

(3)A 2KMnO4K2MnO4+MnO2+O2↑ 向上排空气法

17.

(1)猜想四

(2)NaOH或氢氧化钠

(4)①pH试纸浸入溶液中

②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18.

(1)282

(2)63.8%

19.

(1)1.6 

解:

(2)设过氧化钠的质量是x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x               1.6g 

 

解得:

x=7.8g 

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78% 

答:

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