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620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docx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实践研究》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习惯的实践研究》

实施方案

合肥市永红路小学子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

“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从学生的发展特点来看,“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非常重要。

因此,通过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调查和观察,分析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矫正策略,有效地矫正和转变本校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为提高实效的新型德育工作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

如瑞士学者皮亚杰和柯尔伯格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前苏联心理学家关于儿童羞愧感的研究,我国的学者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

育人不仅要进行智力教育,还要进行道德、遵守秩序纪律教育。

《小学生守则》要求“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公共秩序。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出“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

”当前小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不能够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基本道德品质调查研究》中,通过在山东、江苏、河北、湖南、四川和甘肃6个省份10403名90后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30℅的学生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

调查数据还显示,在过马路遇到红灯时闯红灯的占20.5℅,周围有很多人要上公交车时,不自觉排队的占27.2℅,在公共场所(如饭店)大声说话的占31.8℅,上下楼梯时不靠右走的占36.5℅。

在我校的学生调查中,40℅左右的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够有序进出校园,不能够有序上下楼梯,课间活动有追逐打闹和大声喧哗的现象,在参加集会活动时不能遵守会场秩序等。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遵守公共秩序从学生抓起,使学生从小就接受遵守公共秩序教育,达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养成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为创造一个拥有良好秩序的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小学生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和恒久性。

同样一个习惯可能在学校就保持的好,在家中又变了样。

还可能一段时间保持的好,过些日子又出现了不良行为习惯的反复。

希望通过对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行为习惯的行动研究,能有效地充分调动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建设良好的校园风气,改善班级面貌,唤醒学生规则意识,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之成为高素质的新世纪人才。

基于这样的思考和探究,我校将研究的内容定位于培养少年儿童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由校内逐步向校外辐射延伸。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小学生自觉遵守共公秩序的行为准则》及分年级训练指标,初步探索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习惯的实践操作方法,形成策略。

通过采取各种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良好习惯,共创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内容一:

行为习惯、公共秩序等概念的界定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遵守公共秩序习惯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培养该习惯重要的是培养其规则意识,规则意识就是一个人对于社会行为准则的自我认识和体验,规则意识较强的人,自律精神也较强,较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本课题中的“公共秩序”可细化为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交通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三方面进行,分成“我的班级我有责”“我的学校我有责”“公共秩序我遵守”三大的主题目标并按低、高两个学段进行细化,培养少年儿童遵守公共秩序的习惯。

内容二:

当前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公民的道德状况出现了一些问题,不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比比皆是。

在家长的言传身教下,当前小学生也普遍存在着不能够遵守公共秩序的现象,在我校的学生调查中,40℅左右的学生普遍存在不能够有序进出校园,不能够有序上下楼梯,课间活动有追逐打闹和大声喧哗的现象,在参加集会活动时不能遵守会场秩序等。

内容三:

当前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现状的原因分析

1、家长自身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造成孩子对遵守公共秩序没有足够的认识。

2、缺乏遵守公共秩序的氛围。

在公共场所,人们的自私心作祟,赚便宜心理严重,凡事不从大局出发,只顾自己不管别人,这种现象随处可见。

正因为缺少遵守公共秩序的氛围,孩子不身临其中,缺乏情感体验,出现不遵守公共秩序的情况就在情理之中了。

3、学校教育的缺失。

遵守公共秩序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在大部分的学校,德育课程仍然属于副科,学校都以文化课为主导方向,往往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而且,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说教的倾向,教育效果不显著,也就导致了学生对遵守公共秩序只停留在形式上,不能感同身受。

内容四:

培养小学生遵守公共秩序行为习惯的路径选择

学校将选择课程推进,活动跟进,家校共育的培养路径,依托少先队“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完善“小星星工程”评价体系,实施遵守校内公共秩序习惯的养成教育。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

组织课题组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关于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课题研究人员要在认真学习先进理论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以期形成具理论含量的教育经验。

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同类研究的动态和成果,以利于在对照中明确自身研究的地位和方向。

把本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本课题的研究纳入学校工作重点。

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也要围绕此课题进行,特别加强在课堂教学领域的研究。

课题组设立研究例会制度,课题组包括各子课题组定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活动,共同探讨、统一协调,以保证学校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圆满完成。

建立科研档案,注意资料的收集和随时整理,保证课题取得预定的成果。

五、课题研究的程序:

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3—2014、6)准备阶段,制定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前测问卷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并修改方案培养研究人员。

第二阶段(2014、9—2016、6)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小学生自觉遵守共公秩序的行为准则》及分年级训练指标,依托少先队“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少先队活动课程,完善“小星星工程”评价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展示自己的舞台,实施遵守校内公共秩序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课程推进明理导行

1、加强理论学习。

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并经常性开展讨论活动。

2、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

分期进行主题发言,探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等,学校鼓励课题组成员大胆探索,善于总结,不断形成自己班级管理特色。

3、制定训练指标。

课题组研究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小学生自觉遵守共公秩序的行为准则》及分年级训练指标。

本课题研究围绕遵守校纪校规、遵守交通秩序、遵守公共秩序三方面进行,分成“班级公约我遵守”、“校纪校规我遵守”、“公共秩序我遵守”三大的主题目标并按低、高两个学段进行细化:

“班级公约我遵守”

低年级的培养目标是:

(1)知道班级公约的内容,并基本遵守;

(2)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3)维护教室卫生。

高年级的目标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1)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观念;

(2)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能够为班级争光,做文明的参与者;(3)主动维护教室和环境区卫生和纪律。

“校纪校规我遵守”

低年级的培养目标是:

(1)升国旗时要立正站好,凝视国旗;

(2)在校内行走时要做到:

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过走道,整队行走时要队列整齐,安静有序;(3)维护校园的卫生和绿化。

高年级增加的培养目标是:

(1)在全校性集会时(如升旗仪式、运动会、文艺联欢会),遵守纪律,做到认真观看、礼貌助威;

(2)遵守校规校纪,认真履行小学生应尽的义务;(3)排队时不拥挤,不插队。

“公共秩序我遵守”

低年级的培养目标是:

(1)公共场合,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爱护公共设施和花草树木,不在公共建筑物上乱涂乱画;

(2)公共场所不随意怪叫、起哄;(3)上车、购物买票要依次排队,保持良好的秩序。

高年级增加的培养目标是:

(1)观看演出时,文明进场,文明鼓掌,做文明观众;

(2)随时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4、四级课程推进。

一将课题研究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

二将课题研究与品德学科相结合,充分利用品德学科特点,及课程资源,进行规则意识的渗透。

三利用班会课,开发校本教材《遵守秩序我能行》,让学生知道有关公共场所所应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准则。

四依托少先队活动课程,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召开主题中队会,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达到的标准。

(二)活动跟进体验感悟

学校课题组将依托少先队“我能行”体验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小星星工程”评价体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成功展示自己的舞台,实施遵守公共秩序习惯的养成教育。

1、营造氛围,文化育人。

学校在校园环境文化的建设上,融入遵守秩序的教育内容,校园内设置行走线路引导指示牌,以及公德警示标语,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2、阵地宣传,队干监督。

利用各中队的“制度角”,校园的“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宣传栏”等校园宣传阵地和“红领巾值日岗”和“红领巾监督岗”的小干部值日岗对同学们的行为及时给予表扬和指正。

3、开展活动,强化习惯。

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积极影响。

(1)抓住艺术节、运动会、“三跳”比赛和春游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有秩序的进场、退场,文明地观看比赛、参与比赛的行为训练,培养了他们在公共场合文明遵守公共秩序的好习惯。

(2)制定《永小学生行为规范歌》,从早读、校内行走、保护环境、路队四个遵守公共秩序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用通俗易懂的歌谣规范学生们的行为。

(3)开展“休闲课间快乐运动”活动。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设计体育运动项目,并利用体育课进行教学、推广,课题组还设定了难度适宜的周目标、月目标和学期目标,学生们必须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进行练习,以达到学校设定的目标。

我们还通过摸索,完善了检测、评价体系,即每周五下午的活动课时间由班主任老师进行检测,隔周由大队部进行抽测,汇总检测情况,及时给予评价和相应的表彰。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由原先的跑跑跳跳、打打闹闹变成了有秩序的体育锻炼,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文明行为习惯,效果非常显著。

(4)邀请交警四大队交警叔叔和金寨路派出所黄所长对全体师生进行安全法制专题讲座,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学生们认识到有秩序乘车、有秩序行走等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5)开展“我当一日小交警”、“我是小小法治宣传员”等活动,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规则意识,促进习惯的内化。

(6)开展“讲公德守秩序”的主题教育活动,其中包括签名仪式、童谣创编、“读百家箴言”摘佳句活动、文明承诺一句话、我为校园秩序献一策、硬笔书法比赛、写感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7)利用图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