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7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docx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4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巍峨(wèi)     震慑(shè)

凭吊(diào)袒露(lù)

B.休憩(qì)倔强(jué)

嗫嚅(rú)潸然(shān)

C.停滞(zhì)迤逦(lǐ)

茎秆(gàn)安谧(mì)

D.甲胄(zhòu)采撷(jié)

凝固(níng)撇开(piě)

2.下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锁屑  污垢  劳固  顶礼膜拜

B.冥想厄制锤练举止泰然

C.困厄废墟热忱黯然失色

D.浩瀚怜悯莽沧芳草凄凄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尽管有人对他的演讲予以批评,但他举止泰然,始终微笑着看着那个向他嚷嚷的人。

B.四月的天气,瞬息万变,这无声的雨啊,令人感到缠绵,感到惆怅。

C.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D.面对同学们的责问,他慷慨激昂地道歉说:

“我错了,下回一定改。

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昆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戏曲剧种。

她雍容典雅,仪态万方;她影响深广,美名远扬。

B.“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C.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

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D.古人题咏枫桥,除《枫桥夜泊》外,杜牧也写过“暮烟秋雨过枫桥”。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6.下列填入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__________。

所谓“形散”,一般指行文的结构灵活多样,手法不拘一格。

所谓“神不散”,是指文章的主题集中。

了解散文的这一特点,有助于我们欣赏散文。

阅读散文,__________。

这样,才能品出其中的韵味,得到艺术享受。

①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②散文是一种最适合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文学形式

③要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再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

④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知识积累,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和想象,再把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与作者的联想和想象融合在一起,丰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7.名著阅读。

(4分)

我市“阳光读写推介会”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

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

示例:

《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

备选名著:

《骆驼祥子》 《名人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8.语言表达。

(5分)

谈到汉字的意义所在,于丹拿汉字“家”的“宝盖头”举例,展示中国造字背后的文化深意。

“这个宝盖头,就是家里的事,家和万事兴,家里有个‘女’就是‘安’,家里有个‘丁’就是‘宁’。

然后家里管不住口舌就是‘害’,这都是家里的事情。

请你列举两个“宝盖头”的汉字并解释其文化深意。

 

9.综合性学习。

(14分)

学校组织“我们的社区——我的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

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妙手回春  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  D.举天地之正气

(2)下面是一幅为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而创作的宣传画,画中巧妙地利用“家”字的特点进行构思。

请你结合画的内容,从寓意、构思等角度写一段推荐语,推荐给居委会进行张贴、宣传。

(5分)

 

(3)针对社区内存在的诸如违章搭建、乱停车辆、乱倒垃圾、放养宠物、践踏草地等不文明现象,社区开展了“从我做起,净化家园”的“温馨提示”活动,请你就社区内的某一不良现象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不超过15字。

(6分)

不文明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29分)

(一)(13分)

手掌里的清凉

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

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

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

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

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

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

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

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

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

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

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

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

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

妈妈问哥哥:

“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哥哥说:

“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

”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

妈妈本想告诉儿子:

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

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10.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

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

(2分)

 

11.梳理全文内容,将内容填充完整。

(2分)

12.按要求品析语言。

(4分)

(1)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

(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2分)

 

(2)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

(品味加点词语)(2分)

 

13.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

(2分)

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

 

14.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

(3分)

 

(二)(16分)

人间草绿

王本道

①“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

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竟泛出一片新绿!

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

春草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蔓生蔓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

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因此而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②自然界中草的种类委实太多了,绝大多数人分不出它们的类别,叫不出它们的名字,它们甚至被称作“野草”,时常被轻易除掉。

但是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每一棵草都有自己的名字,并在这颗星球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而年复一年,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让我更多想到的,却并非它们的“实用”价值,而是它们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

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

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那味道我至今无法用语言准确地表达,只能说是一种专用的味道,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③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关注一朵花的含苞与绽放,留意一棵树何时发芽抽青,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的生长周期。

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枝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个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

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

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

而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④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就是伟岸、挺拔的。

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寿命似乎是草的成百上千倍。

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

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

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

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定从容,宁静安然。

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⑤转眼就是春天,“天涯何处无芳草”。

随着气温日渐回升,春草将热情奔放、淋漓尽致地挥洒它绿色的畅想。

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贱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漫山遍野的绿色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请在文中找出能概括本文主旨的句子。

(2分)

 

16.结合文意,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

(4分)

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

 

17.本文赞美了草微小而不卑微、弱小却坚定从容的精神品质,也写了花和树的特点,说说这运用了什么手法,并简要分析。

(4分)

 

18.文章描写细腻,催人奋进。

仔细阅读第②段加点的句子,结合全文,说说“我”感受到哪些精神支撑。

(准确写出两条即可,6分)

 

三、作文(50分)

19.倾听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是增长知识的途径,是陶冶情操的妙法,是修养品德的良方……倾听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倾听在人生中意味深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