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56006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甲醇车间现场处置方案模板Word下载.docx

生产装置大量的油管、主油箱,

油贮量很大。

由于油系统的管道特点和油的燃烧特性,油系统的火灾具有火势猛烈,蔓延迅速,破坏严重的后果。

e)废热锅炉爆破事故:

设备严重故障、运行人员松懈麻痹和误操作,

可能造成锅炉严重缺水、严重结垢、严重腐蚀、超压、安全附件失效等。

如处理不当,就会造成锅炉爆破事故。

锅炉系统的其它承压部件如高压锅炉区及降水管、高压过热器、高压汽包也存在发生爆破事故的危险。

f)各类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由于安全附件失效或过载运行,或由于、

金属材料疲劳、蠕变出现裂缝,均有发生爆炸和爆破的危险性。

g)电气火灾爆炸的危险:

配电装置、电动机以及各种照明设备等存在

电气火灾的危险。

如:

在配电间,因开关触点等部位发热可能引起火灾、爆炸。

(2)中毒和窒息

a)输气管道的”跑、冒、滴、漏”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危险。

b)贮罐在修理过程中若罐内物质抽取或清洗不干净时,排除不及时,

有可能引起窒息伤害事故。

c)在使用有毒物质的过程中发生泄漏,操作人员不小心吸入会引起中

毒。

d)甲醇储罐的破裂,大量甲醇外泄,人吸入甲醇挥发气会引起中毒和

窒息。

e)维修作业人员进入塔器及储罐内进行检修作业,事前未经检测设备

内的氧气浓度,会因缺氧危险,引起作业人员中毒窒息。

(3)触电

a)雷电伤害

b)静电伤害

c)漏电伤害

(4)机械伤害

机械设备快速转动部件、快速移动部件、摆动部件、啮合部件等如果缺乏良好的防护设施或操作使用维修不当,都可能伤及手脚头发等部位。

(5)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

在正常生产巡查和设备维修时,可能发生高处作业人员的坠落和高空坠物伤人事故。

(6)灼烫

高温蒸汽等高温物质,如在事故状态下与人体接触或在高温热源旁长时间工作,均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灼伤的危险,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中和过程需使用氢氧化钠等腐蚀品,有造成作业人员化学灼伤危险。

高温蒸汽泄漏喷出或操作人员触及高温设备表面,均有造成作业人员高温烫伤的危险。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

发生区域:

转化炉、合成塔、中间罐区、综合罐区

1.3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造成的危害程度

季节对煤气泄漏事故的发生影响不大,因此平常要注意对煤气泄漏事故的预防,加强巡检力度。

综合罐区在夏季因气温较高,可能会造成储罐压力较高,因此应注意放空并增加水喷淋系统。

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中控室操作工应密切关注各种工艺指标的变化,事故之前工艺指标应会发生变化,比如温度压力都会有所变化。

现场操作工在巡检过程中,应采用看听闻摸的方法以检查设备管道是否泄漏,以预防事故的发生。

2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2.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车间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如下:

总指挥:

车间主任副总指挥:

车间安全副主任

后勤领导:

支书

指挥部成员:

技术员、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组长(事故发生工段的工段长)、事故工艺处理人员(事故发生后的相应岗位操作工)、事故抢险维修人员(甲醇车间修理工)

3.2应急救援组织人员职责

1、指挥:

车间主任为甲醇车间应急处理总指挥。

车间主任不在场时由主管安全的副主任担任。

负责事故现场总体协调及决策。

当事故发生后,组织协调人员积极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2、副指挥:

车间安全副主任为应急处理副指挥。

在总指挥的领导下组织指挥现场人员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3、后勤领导:

由车间支书负责。

当事故发生后积极联系相关应急人员。

做好各种抢险救援器材物资的供应和事故发生区域的救护工作,协助医疗卫生部门搞好受伤害人员的抢救;

做好危险区域附近人员的疏散和重要物资抢险工作。

4、技术人员:

由车间技术员负责

事故发生后,在车间指挥的领导下组织技术人员联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取证,并根据结果上报公司相关相关领导。

5、现场事故应急处理组长:

由事故发生工段的工段长负责

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理组长在车间指挥和副指挥的领导下带领应急处理人员进行事故抢救工作。

在抢救工作中做好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

尽快处理事故减少事故伤害。

6、事故工艺处理人员:

事故发生后的相应岗位操作工

事故发生后,立即针对事故进行相关技术参数及工艺的调节。

及时向事故应急指挥领导汇报相关工艺情况。

做好自身的安全工作。

并协助后勤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和抢救工作。

7、事故抢险维修人员:

甲醇车间修理工

事故发生后,事故抢险维修人员在应急指挥领导的协调下做好事故的抢险工作。

迅速利用应急物品对事故进行处理。

尽快恢复生产。

在维修同时做好自身的安全工作。

4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应急救援指挥接到可能事故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当应急救援指挥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理能力时,要及时向公司应急办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

4.1事故应急处理程序

4.1.1事故报告与通知

1、一旦事故发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中控室、调度室、车间值班领导,中控室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车间负责人,现场操作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理程序立即开展自救。

2、车间值班领导在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记录报告时间、对方姓名、双方主要交流内容,并马上成立应急救援小组。

4.1.2事故上报

车间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车间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在1小时内向公司安全管理部报告。

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的简要经过;

(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能够直接向公司安全管理部和生产调度室等有关部门报告。

4.2应急响应

4.2.1响应程序

车间应急反应系统见图4-1:

车间应急反应系统图。

车间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见图4-2:

车间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框图。

报警报告

图4-1车间应急反应系统图

警情判断

Y

事故级别

图4-2车间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5现场应急处理措施

5.1突然停电、停水、停蒸汽应急处理

5.1.1.突然停水操作

(1)压缩机岗位突然停水操作

a)若停循环水,报告值班领导,则压缩机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停新鲜水不影响生产。

b)与动力车间及调度联系问清停水时间和原因,以备有时间提前做好开车准备。

(2)转化岗位突然停水操作

a)若循环水停,报告值班领导,则转化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b)与动力及调度联系,问清停水时间及原因,以备有时间提前做好开车准备。

c)若同时停脱盐水和锅炉给水,报告值班领导,因废热锅炉汽包不能干锅操作,则转化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3)合成岗位突然停水操作

a)若停循环水,报告值班领导,则合成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b)若同时停脱盐水和锅炉给水,因合成塔汽包不能干锅操作,则合成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c)与动力车间及调度联系问清停水时间和原因,以备有时间提前做好开车准备。

(4)精馏岗位突然停水操作

a)若停循环水,报告值班领导,则精馏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5)空分岗位突然停水操作

a)若停循环水,报告值班领导,则空分岗位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5.1.2.突然停电操作

(1)压缩机岗位突然停电操作

a)立即迅速关闭压缩机进出口阀门。

压缩机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b)注意各分离器液位,不要跑液。

c)与调度及电工联系,问清停电原因和时间,如停电时间短,做开机准备,如时间长按停工操作处理。

(2)转化岗位突然停电操作

a)切断转化岗位鼓风机电机电源。

b)关闭鼓风机出入口阀门。

c)与配电、调度联系,问清停电时间及原因。

如时间短做好开机准备。

若时间长按停工操作处理。

(3)精馏岗位突然停电操作

a)切断电源,关闭各泵的进出口阀门。

b)注意各塔及回流槽液位情况。

(4)空分岗位突然停电操作

压缩机按照操作规程按紧急停车处理。

b)与调度及电工联系,问清停电原因和时间,如停电时间短,做开机准备,如时间长按停工操作处理。

(5)综合罐区岗位突然停电操作

b)注意各塔液位情况。

5.2煤气泄漏、着火、爆炸、中毒应急处理

5.2.1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a.燃烧爆炸危险性

危险特性: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完全燃烧时,火焰呈蓝色,不完全燃烧时,火焰呈桔黄色,有黑烟。

最易引燃浓度15~21%。

最易传爆浓度18%。

产生最大爆炸压力的浓度21%。

最大爆炸压力77.9牛/厘米2。

b.扩散性

由于气体具有流动性,因此,煤气总是由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流动,哪里发生泄漏,容器或管道中的煤气就会流向哪里。

如果泄漏时立即遇火源,泄漏点就成为着火点。

若泄漏时未马上遇火源,等到煤气大量泄漏并与空气混合,再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但泄漏点未必是爆炸中心,爆炸中心应是煤气与空气混合后浓度达21%左右的区域。

因为这一区域,爆炸威力最大,破坏力最强。

c.毒性及健康危害性

接触限值:

参照一氧化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 

性:

属剧毒类

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在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