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544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docx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管理资料

附件1:

项目代码:

IV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传统戏剧

保护单位:

辽宁省盖州市文化馆

主管部门:

辽宁省文化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制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

一、项目简介

盖州皮影又称辽南皮影,起源于明末清初,后逐渐形成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影戏——“辽南影”,在岫岩、海城、大石桥、瓦房店、庄河等地流传,到清末民初已趋完美。

盖州何屯的张洪书首创用梧桐版四胡为影戏伴奏,系国内皮影乐器所独有。

民国年间及解放初期,盖州皮影艺术兴盛,有三十个影戏班,艺人(操演、伴奏、刻制)达300余人。

“文革”十年浩劫,皮影惨遭破坏,盖州皮影迅速衰落。

盖州影人以驴皮为原料,用刮薄透明的驴皮雕刻人物,再涂以矿物色,所以又称“驴皮影”。

以制作精细,人物造型独特见长。

盖州皮影戏音乐唱腔委婉动听,具有明显的辽南民歌风味。

乐队文武场齐全,以当地民间自创梧桐四胡为主乐件,别具风味。

影卷中的唱词与念白多用于当地民间土语,亲切而不失诙谐幽默。

独有的唱词格式规范而不特殊。

生、旦、净、髯、丑行当齐全。

盖州皮影蕴含大量历史信息,具有极重要的科学保护价值,其浓郁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造型工艺及原生态的辽南民间唱腔、音乐、影卷、唱词格式等,对研究辽南民俗、民风、道德、宗教(佛教、萨满教)、民间雕塑、民间美术、民间文学、民间戏剧及戏曲史;对于推动在盖州皮影戏基础上演变的辽剧发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盖州皮影艺术

属地

辽宁省盖州市

保护单位

辽宁省盖州市文化馆

法人

李怀义

通讯地址

辽宁省盖州市崇教寺里

邮编

115200

电话

0417-*******

传真

0417-*******

电子信箱

gzasus@

盖州市位于辽宁省南部,地处东经121°57′——122°53′,北纬39°55′——40°33′。

东与岫岩、庄河市相邻,西濒辽东湾和鲅鱼圈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临营口、大石桥市,南与瓦房店市接壤。

总面积2930平方公里,。

以汉族居多,另有满、回、蒙古、朝鲜、锡伯、壮、瑶、苗、土家等18个少数民族。

盖州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气候宜人,℃℃之间。

东部是绵延起伏的崇山峻岭,为千山山脉的余脉,。

以大清河、碧流河、复渡河三大河流为主的数条河流曲折流入渤海,海岸线总长41公里。

境内多为山区和丘陵地带。

盖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丰厚。

自西汉高帝12年(公元前195年)设平郭县治以来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境内有新石器时代的古石棚和明初建筑的上帝庙,均系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36处。

据《盖平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期,盖州西河口港以东北最早的通商口岸而“名闻八闽,声达三江”,是辽南经济发达、民族民间文化繁荣的历史文化名城。

盖州的海陆位置和经济地理的位置十分优越,处于大连、营口、鲅鱼圈三港腹地,独具一市连三港的水路之便。

哈大铁路、沈大高速公路、哈大公路、庄林公路贯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为盖州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方便条件。

三、项目说明

盖州皮影在清代、民国及解放前后,主要以盖州为中心的岫岩、海城、瓦房店、庄河、大石桥等地分布与流传。

 

 

 

盖州市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体系中的一主要支脉,历史悠久,长期流传在辽南地区,并远播吉林、黑龙江一带,所以又称“辽南皮影”,为东北各族人民所喜爱,至今尚在一些地区的乡镇流传。

盖州市皮影起源于明代,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辽阳私塾先生黄素志在校舍兴办皮影戏,以神道设教,教化众生。

皮影艺术于明末迅速传入辽南重镇盖州。

当时在盖州民间,人们把演皮影作为一种祭祀酬神的民俗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稼禾丰收,皮影功能在于“酬神娱人”。

盖州皮影的最初表现方式是以手敲木鱼为伴奏演唱的诵经调。

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逐渐演变为以盲人算命用的“苏州蹦”(小三弦)及锣鼓等伴奏的联曲体“溜口影”,没有脚本,即兴连缀演唱辽南民歌小调。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解除海禁,关内外海路相通,盖州城西大清河入海处的西河口,一度成为东北与关内通商的重要口岸。

据县志记载,当时“南北客商水江云集,车船辅辏、摩肩擦背”。

海运贸易的发达,经济的活跃,带来民间文化的繁荣。

相传盖州西河口由南方船家修建的庙宇“果神庙”,每年正月二十举办祭神活动,唱五天大戏及皮影戏,还有秧歌、杂技、鼓乐等民间艺术表演,每日参加庙会人数达万人以上。

清康熙年间,南方客商相继在盖州城内建四大会馆(三江、福建、山西、山东等会馆),以代理商务,同时提供了皮影演出等娱乐城所。

每逢正月初四、正月十五、四月二十三海神庙会等重要大节庆日都要唱大戏、耍驴皮影、扭大秧歌等。

据《盖平县志》记载,每当庙会期间,各大会馆“灯月交辉,歌声嘹亮,几同不夜之城。

一时游观者填塞街巷,其盛世也”。

因此,盖州皮影艺术十分兴盛。

由于当时盖州是辽南经济、文化的中心,所以盖州皮影也得以在辽南乃至整个关东扩散,形成了以盖州为中心的辽南皮影。

满族入主中原,关东皮影“从龙入关”,在冀东北一带颇为兴盛,称为“乐亭皮影”。

因乐亭曾为滦州管辖,故又有“滦州影”之称。

清代晚期,乐亭皮影吸引文人参与,在剧本、制作、操演、音乐等各方面都有革新与发展。

东北是乐亭影戏的故乡,乐亭影班常来东北各地演出,滦州新影威胁到东北老影。

清道光年间,盖州城南芦屯堡老皮影艺人张振令首先向乐亭班拜师求学,学习先进技艺,致力于辽南盖州“老影”的革新,从影人造型到操演方法,从唱腔到伴奏音乐都进行了创新。

并融入辽南地方民间特色,使盖州皮影由“溜口影”改为“书影”,即按影卷(剧本)演唱,由联曲体发展为板腔体。

由此形成了以盖州为中心的新关东影戏——“辽南影”并在岫岩、海城、大石桥、瓦房店、庄河等地广为流传,到清末民初已趋完美。

民国初年,又有盖州何屯的张洪书首创用梧桐板四胡为影戏伴奏,系国内皮影乐器所独有。

盖州影人以驴皮为原料,所以称“驴皮影”,制作工艺十分讲究。

最著名的雕刻工匠是盖州团甸乡郭屯的李东阳(生于清咸丰年间),自清末到民国一直以影刻为业。

其后,有温宏、郭春仁、丁业贵等传承其技术,形成一批著名的辽南皮影雕刻艺人队伍。

民国年间,盖州从事皮影活动的民间艺人(操演、伴奏、刻制)达三百余人,民间皮影戏班遍及城乡,并游走于周边地区演出,有的远走吉、黑等省演出。

解放初期,盖州皮影颇为兴盛。

著名皮影艺人史东阳在城内大堆子开设一皮影社,设可容纳五十多名观众的影棚,常年演出皮影戏,多为古典传统剧目,深受百姓欢迎。

盖州乡村的影戏班也十分活跃,当时盖州城乡共有三十多伙皮影班子,每逢年节、开海、挂锄、秋收、冬闲时,山村渔乡、村村屯屯都要请影班唱几天皮影,使唱影戏成为盖州民间一大文化习俗。

“文革”期间,盖州皮影被当作“四旧”惨遭浩劫,使广藏于民间的皮影家底毁失殆尽,传艺断代,由此迅速衰落。

近年来,皮影受到现代传媒的冲击,民间影班日趋萎缩,皮影艺术后继乏人,再也没有复兴起来,多数皮影班及皮影艺人没有传承。

原生态的皮影艺术在传承中遇到了障碍,濒临灭亡。

 

 

 

盖州皮影是深受辽南地区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民间工艺制作和传统表演艺术,选用驴皮雕刻成影人、道具等并染色。

演出中设影窗、油灯,以民间乐器四弦胡为主乐件,文武场齐全,演员在幕窗后操影并说唱,用乡音俚语演出民间历史传说及新编现实故事,内容贴近百姓生活,语言通俗亲切,是最早的幕影艺术形式。

1、影人制作

盖州皮影的影人制作,多以幼龄毛驴经活杀放血之皮为上乘,皮薄透明无血斑,刻出的影件通透艳丽。

驴皮经处理后,按图样雕刻,然后染以矿物色。

盖州影人的“头茬”不到二寸,是人物的头脸、冠戴组成的一个部件。

根据不同戏剧人物、不同性格分别显示出忠奸善恶。

影人“戳子”,一般高八寸,是影人的躯干部分,用胸、腹、腿、臂、手等十个部件组成,连接处用针通过骨眼打结连缀。

戳子有文武之分,服饰、色彩、图案各异。

此外还刻有道具,花、鸟、虫、鱼、动物等应有尽有。

2、演出方式

盖州皮影戏的演出,一般每个班有5至9人组成,标准为8人,演出时分文、武场两大部分,文场为吹拉,武场为敲打。

唯盖州皮影以木板四胡为主乐件。

演出中以拉、打、帖、拿四人为主,拉是拉四胡,打是司鼓,贴和拿是两位操纵影人者,所有参演人员,除分担角色外,均参加演唱。

盖州皮影戏的演出要搭一高台,三面遮好后,正面要置一大约长8尺、宽3尺、用龙章粉莲纸或漂白布制成的影窗,窗内置一巨灯(油灯)。

艺人在里面一边演唱,一边映着灯光操纵影人,使其活动于窗上,观众即可在窗前观赏皮影戏。

3、角色行当

盖州皮影戏人物行当齐全,有生、旦、净、髯、丑五种,人物千姿百态,剧情千变万化,场面五彩缤纷。

戏台两侧一般要有对联,如“一口能传千古事,两手举起百万兵”;“喜怒哀乐形影不离窗户下,生旦末丑进退尽于手掌中”;“隔着一层纸偏要出头露面,恬着半拉脸硬强谈古论今”等,语言十分精妙而贴切。

影卷(剧本)多为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手抄本,用墨笔写成,字大且公正好看。

演出时影卷放在窗内桌子正中,便于全体参演者都能看清楚,不致唱错。

老影卷内容多为古典传统剧目,演员的道白多用当地语言,即兴采用当地土语,十分诙谐亲切有趣,深受辽南人民喜爱。

4、脚本唱腔

盖州皮影音乐、唱腔十分优美,委婉动听。

唱腔主要分为影调、外调、杂牌三种。

音乐具有明显的辽南地方特色,其中大悲调凄楚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十分感人。

盖州皮影戏唱词格式具有独自的特点。

词牌有固定格式,如“三顶七”词格,则从三字句写到七字句,每式两句,格式为:

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等,一般不可破格。

还有三栓、搭拉句子、啰嗦句子等句式严谨而独特。

5、相关习俗

盖州皮影戏的演出活动于民俗事项息息相关,经常活跃于民俗和祭祀活动。

解放前的皮影活动主要分为五种类型:

1、愿影:

即还愿、谢神演唱皮影。

2、寿影:

为老人庆贺寿辰演唱皮影

3、喜影:

生子、登科、升迁、开业演唱皮影。

4、乐影:

为村会所办,庆贺灾情解除或喜庆丰收而

演唱皮影。

5、丧影:

为办丧事、超度亡灵而演唱皮影。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制作影人,先要有原料,即驴皮。

刮毛肉时,需用特制的圆形刀。

用钢针在处理后的驴皮上画图形,然后雕刻。

刻制工具有各种刻刀和垫板,刻刀是用钢条自行打磨而成,刀刃外平里坡;一般要有转刻、直刻、搜边大小不等的刻刀若干。

制成品有各种戏剧人物的头茬、戳子及道具、鸟兽等影件。

目前张永夫收藏清代及民国时期影件作品三千余件,新雕刻制作影人一千余件。

演出的乐件主要有盖州独创的木板四弦胡,还有二胡、扬琴、竹笛、唢呐。

打击乐有堂鼓、锣、钹、扁鼓、板等乐件。

演出有影窗、影灯。

影灯为类似水壶状六个捻的大油灯。

影卷即唱本,多为清代、民国及解放前所创作的传统戏,曲目繁多。

如《全家福》、《五峰会》、《杨家将》、《施公案》、《保龙山》、《降龙镇》、《锁牧羊》等。

张永夫收藏清代及民国时期手抄本和石刻本共60多部,上百卷。

还有新改编创作的皮影卷本,代表作有《孙悟空闹洞房》(张永夫编剧),该作品曾获得辽宁省皮影戏汇演二等奖。

 

 

 

 

辽南影素以盖州为中心,岫岩次之,在金州、复县、海城、庄河等地流传,在传承过程中以群体传承和班坊传承为特征,也有因爱好业余参加活动,以自娱为目的的。

约于同治年间,在老影调的基础上吸收乐亭影先进之处,逐渐形成了具有辽南地方特色新影戏。

到清末民初日趋完美。

又竭力吸收借鉴地方戏曲、曲艺、民间音乐等,把大鼓、清音、第子书、梆子、京剧等腔调揉进影调中,使辽南影戏的音乐唱腔别具特色。

期间被人们誉为“贾四祖宗”(因排行老四)的贾洪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