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24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品德新课标练习题(答案)2011版.doc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练习题

第一部分 前言

一、填空题

1.道德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初中学生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追切需要学校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给予正确引导和有效帮助。

3.为了适应初中学生的成长需要,思想品德课程融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

4.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6.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7.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8.思想品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9.思想品德课程人文性特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0.思想品德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

11.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12.思想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特征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13.思想品德课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

14.思想品德课程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为课程的核心。

15.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16.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7.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话、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18.思想品德是人在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9.初中学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

20.思想品德课程正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

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

21.思想品德课程以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为课程的基本原则。

22.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

23.思想品德课程鼓励学生在实践中进行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24.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

25.思想品德课程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

26.思想品德课程以_初中学生逐步扩展_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_关系_为线索,有机整合_道德_、_心理健康_、_法律_、_国情_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二、单项选择题

1.思想品德课程融合了相关的不同内容,旨在促进初中学生的进一步发展,这些内容不包括(D)A.道德品质B.法律意识C.公民意识D.自我意识

2.思想品德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C)

A.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B.人生观、生活观、享乐观

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D.人生观、生活观、学习观

3.当今世界的哪些变化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B)

A.生活不断变化,合作与竞争共同发展

B.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C.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个性的不断突出

D.战争的不断发生,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

4.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B)

①思想性、实践性②人文性、综合性③实践性、体验性④活动性、思想性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5.思想品德课程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教育的特征是(B)A.实践性B.思想性C.综合性D.人文性

6.思想品德课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关怀学生精神成长需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特征是(D)A.实践性B.思想性C.综合性D.人文性

7.思想品德课程让学生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的特点是(A)A.实践性B.思想性C.综合性D.人文性

8.思想品德课程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的特征是(C)

A.实践性B.思想性C.综合性D.人文性

9.思想品德课程有机整合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并与初中学生的______生活紧密联系。

(B)

①家庭生活②学校生活③社会生活④个人生活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思想品德课程的根本目的是(C)

A.全面落实课程目标B.强调与生活实际以及其他课程的联系

C.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的综合性课程

D.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优化教学过程

11.思想品德课程的实践性注重(B)

A.与教材的联系B.与社会实践的联系C.与学习的联系D.与教学过程的联系

12.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是(A)

A.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B.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D.应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

13.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原则是(B)

A.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性

B.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

C.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D.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性

14.思想品德课程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是(D)

A.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B.知道中华人民井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C.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15.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B)

①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③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④学会学习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6.思想品德课程为初中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有(D)

①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②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

③与他们一起体会成长的美好、面对成长中的问题,

④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己,处理好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

A.①②③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17.国家和社会要求思想品德为学生真正接受只有通过(B)

A.创新B.学生的独立思考与践行

C.创造使用教材D.教师素质提高

18.思想品德课程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A)

A.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B.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

C.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中D.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中

19.思想品德课程的线索是(B)

A.体会生命的价值B.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

C.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D.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0.思想品德课程的三组重要关系是(C)

①与自我关系②与他人和集体关系

③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④与家庭关系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三、简答题

1.思想品德课程的特性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①实践性②思想性③综合性④人文性

2.思想品德课程有哪些基本理念?

(1)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

(2)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3)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

3.思想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思想品德课程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有机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填空题

1.思想品德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

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2.思想品德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力、知识。

3.在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一:

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

4.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二:

体会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5.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三:

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

6.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四:

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祟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7.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五:

树立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有公共精神,增强公民意识。

8.思想品德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之六:

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热爱和平。

9.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一: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

10.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二:

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11.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三: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

12.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四:

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信息化社会。

13.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五:

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14.思想品德课程的能力目标之六:

学习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合法权益。

15.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目标之一: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16.思想品德课程的知识目标之二:

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