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518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展地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设计.doc

课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和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史地组邹春华

摘要:

当今,研究性学习方式中的课外教育实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我校作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在课外教育实践方面以地理课题组为突破口,加强了对此的研究工作。

课题组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提出了以专题研究性学习为主的高一学生地理研究性活动课程。

本课题将依据学生特点,并依托我校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瑶里开展“关注科学、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专题调查研究活动,以使研究性学习中的课外教育实践课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课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

活动课程是以自主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中学地理活动课程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又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巩固和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

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以及自信、毅力、灵活等品质。

为了培养新时代的中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很有必要进行地理课外活动。

1.国外课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概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理教育的发展受到新教育理念的影响,开始重视“户外教育”(这里指校外教育)。

美国的中学地理教育强调对“真实问题”的学习,即以自然现象或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作为学习主题。

英国中学的主要做法是带领学生开展商业(工业)点布局调查、植被普查、天气观察、考察生态农场和自然保护区或地质博物馆等活动,强调“在实地感受和了解地理环境”。

德国在国家公园(也有植物园)等合作建立自然地理学习中心。

新加坡教育部则制定有关专门的教育规划,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地理教育提供服务。

香港特别行政区《学校地理教育指引》提出,要通过实地考察,训练学生各种探求地理环境的技能。

其“米蒲自然保护区”已成为学生必须参与的课外地理实践课堂。

而国内其他地方地理教育的课外教育主要是参观、考察、调查、科研等。

由于地理夏令营综合了多种户外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较为广泛的活动体验而越来越受到欢迎。

但是,目前国内地理夏令营的举办地往往是不固定的。

这虽然给师生带来新鲜感,却由于对当地的活动条件和地理、生态环境状况的不熟悉,也给夏令营的组织和教师的带教带来了诸多不便,地理调查研究易流于形式且缺乏深度。

尝试建立稳定和开放的课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就显得尤为必要。

2.国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的功能

2.1传承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信息化,网络化,使得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

自然已经越来越成为一个抽象的建筑于电视媒体的概念。

所以,课外地理教育实践基地的首要任务就是让青少年“走进自然,亲近绿色”,在野外环境中了解自然,培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技能、态度和责任感。

将校内教育与培训和课外实践结合起来,是地理教育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

2.2综合功能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倡导学生走进自然,了解我们每个人的生存环境。

学生可以从中发现很多问题:

城市日益严重的污染,区域性的酸雨,旱涝灾害,沙尘暴等,乃至全球性的气候变暖,因人口增长带来的粮食短缺、资源匾乏、用地紧张等严重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亲身体验、深人调查、讨论分析,可使学生增强环保意识、责任意识,从而建立起牢固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地观,萌发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信念。

而环保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它实际上涉及中学诸多学科知识,通过对其的学习,可以获得良好的环境态度,从而受到综合教育,而这也是课内教育所欠缺的。

2.3发展功能

通过在课外建设地理教育实践基地,学校可以与当地政府和志愿者合作研究许多包括经济发展问题在内的课题。

通过与当地经济和发展的结合,应用推广有益的生态技术和方法为地区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这是地理教育最终的目的要求。

面向广大学生开展课外地理教育活动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与拓展。

2.4协作功能

人才的成功不仅得益于他们的智力因素,更有赖于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大量的课外地理实践活动,需要与困难和艰苦打交道,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坚韧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养成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

随着同学们广泛地接触社会、自然,遇到各种问题,解决它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集体活动中培养了群体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是在今后科学研究和创造过程中所必备的条件。

2.5创新功能

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在研究各种地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过程中偏重于对各种地理现象的考察与调查,是广泛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的一种实践活动,它有益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能力。

3.实例

一中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报告

(一)、联系实际建立观察基地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既有自然科学,又有社会科学,适宜野外观察的内容比较多。

但选择观察点要注意选择那些最能结合教学内容的地点,而且作为观察的对象都要清晰可见。

纵观景德镇周围,最佳选择是浮梁县。

因为浮梁县位于景德镇东北部,面积2867平方米,地貌多属山地和丘陵,最高峰海拔高度1618.4米。

与古代浮梁发达的地域经济相适应。

浮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比皆是。

有气势磅礴的高际山瀑布和景象万千的诸仙洞,有风光美丽的玉田湖和潭口田园山庄,也有巍峨的北宋西塔,清代县衙、古朴的太子中允词和大夫第。

近年还发现了多处别致的住宅、祠堂,庙宇、牌坊。

这些古代建筑,可以说是浮梁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特别是浮梁的瑶里,更是建立观察基地的最佳选择。

瑶里地处皖赣两省,与祁门、婺源、休宁等三县交界,方圆150平方公里。

山连山,溪连溪,森林茂密,人少而分散,有100多个大小自然村庄星罗棋布其间。

山区地势险要,交通方便。

同时也是一个革命圣地,抗战初期,陈毅曾亲临瑶里,指导皖浙赣边区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工作。

所以,瑶里无论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水文,人文还是独特的旅游景观,都是野外观察的理想去处。

(二)、确定观察路线

建立了观察基地,还要选择合适的路线。

观察路线的选择,要注意挑选观察的对象尽量分布在便于通行的路线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野外观察效果。

对瑶里的观察路线我是这样安排的:

一中——臧湾——王港——鹅湖——瑶里

主要内容:

五股尖地形地势,高际山瀑布形态、成因,沉积河床,小水库附近典型岩层、岩相,原始森林附近阴坡、阳坡不同植被及成因等等。

(三)、精心细致,做好准备工作

地理野外观察的准备工作比一般课堂教学的准备工作要复杂困难得多。

不仅学生人数多,而且时刻都在运动之中,甚至有的同学还存在着“就是出去玩一玩”的想法,如不精心进行严密的组织,就会显得乱糟糟,影响观察效果。

为达到预期目的,作为指导教师要对观察点和观察路线十分熟悉。

为此,就要做好预先考察工作,这就等于普通课堂教学的备课。

为使观察过程保持一定的纪律与秩序,临行前把学生编成几个小组,认真细致地把野外观察学习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所要完成的任务和作业向学生交待清楚,并宣布几条需要注意的事项:

1、服从指挥,注意安全,不到危险的地方去;

2、护花草树木,文物古迹;

3、管理好随身携带的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

4、做好地理事物观察记录,尽可能充分掌握地理实况以后再离开观察点并当场完成草图、素描和摄影等工作;

5、注意环保,一定做到在野外不产生垃圾。

此外,每个小组还要尽可能地准备一些必需的仪器。

如本区地形图、平面图;罗盘、测角仪等观测仪器用以确定方位和地质测量;地质锤用作打制标本;照相机拍摄有意义的地理事物;植物标本夹、土壤袋用以采集标本;背包装用具、岩石标本、干粮等物品。

(四)、走向大自然,加强观察实践

大自然是最大最好的课堂,野外观察教学客观条件“得天独厚”。

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把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但要注意方法,形式多样,正确引导。

总结近阶段的实践,我重点抓好了“讲、看、绘、写、展”这样几个环节,并注意了它们之间的相互配合。

1、讲:

地理野外观察的进行,有些地方比课堂教学的难度要大得多。

因此,在到达目的地时,我把本次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步骤以及观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再向学生重复一遍,使每一个小组和学生个人都明确自己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和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我运用合适的方法,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而不作过多的讲解。

为了巩固观察的收获和做好下一步的准备工作,每停顿一次,我都要把前一段的观察结果向学生作简要小结,并对下一步的观察进行必要的指点。

这对保持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提高观察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看:

就是带领学生到基地实地观察,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对所选路线上的地理事物最大限度地观察。

学生在聚精会神地独立观察时,不要进行讲解或发问。

观察一定时间后,如果发现学生对问题有所领悟或发生疑难时,再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这次我带领学生到五谷尖,首先呈现在同学们面前的是一片暗红色的岩石,学生惊奇之情溢于言表,争相观看。

根据课本所学内容,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比较、讨论,都能够得出“这是沉积岩”的结论,五谷尖岩石为陆源沉积岩,形成于白垩纪晚期,矿物组成主要有石英、长石和岩屑,富含高价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为红色砂页岩,含水量大,易风化。

我带领同学们一起找到了几块比较典型的岩石,不仅认识了石英、长石等,还进一步了解了岩浆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的主要区别及鉴定方法。

在进行野外综合考察时,有的观察点地理事物太多,学生便不知道观察什么了。

如高际山附近,这里有水、有林、有形态各异的岩石,层次明显的岩层和近于笔直的陡崖。

这时我提出观察问题,学生再进行独立观察。

如高际山是何种地质构造?

地貌特征如何?

等等……

站在高处,可以看到高际山为一背斜构造,倾斜岩层明显。

它在发展基础是本地区中元古代(距今约10~14亿年)被海水侵没,厚达1万余米的沉积物构成了褶皱基地。

中元古代末至晚元古代初,本区逐步抬升成陆地,成为杨子准地台和江南台隆的组成部分。

至早石炭世晚期(约3.5亿年前)再次发生海侵,在官庄至鹅湖和寿安至东流一带形成狭长的带状海湾,持续2亿年之久,使本地区形成滨海相的碎屑沉积、海陆相交互沉积的并存地质。

距今1.5亿年前发生的燕山运动时期,本地区又上升为陆地,并缓慢上升一直至今。

本区境域属江南台隆九龄——高台山台拱的东段,南临萍乡——乐平台陷,北濒修水——都昌台陷,褶皱构造也很发育,宜丰——景德镇深断裂经市区南缘的鲇鱼山、南安、天宝,延伸至安徽祁门境内,在境内长约60公里。

境内最大的岩浆体是鹅湖富斜花岗岩,出露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还有大洲、桃岭、等小岩体,均形成于1.6亿年前的殊罗纪燕山运动早期。

这些岩体经风化蚀变,形成风化残积型高岭土矿床。

此外,境内还有长英岩、微晶花岗岩、细晶岩、长石石英斑岩等脉浆岩,在深断裂附近出露,脉长100米到1000米不等,脉宽数米至20多米,这些脉状岩体风化蚀变后,常形成软质或硬质瓷石。

高岭山隆起于距今0.7亿年前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形成巨大的褶皱构造,背斜成山。

各种外力作用长期侵蚀,风化剥蚀地貌随处可见。

整个五谷尖起伏和缓,山顶浑圆,没有陡峭的山峰,为典型丘陵地貌。

然后我指导同学们使用罗盘和测角仪。

经过量算,高际山瀑布高约60米,岩体陡峭,近于垂直,倾角大致83度,是一正断层,上盘岩石比较坚硬,受流水的作用,水蚀地貌明显。

野外综合观察,土壤、植被也是重要内容,原始森林最具代表性。

这一带主要为棕红壤,表层浅红色,淋溶性强,呈微酸性反应,有机质含量少,土层薄,肥力差。

红色砂页岩的风化物分布广泛。

在此土壤基础上生长的植被主要为针阔混交林。

在原始森林同学们拍下了两幅对比明显的照片。

山的阳坡阳光充足,主要生长阔叶次生林——樟树;山阴坡淋溶强,蒸发弱,微酸性土,主要生长针叶林——马尾松。

3、绘:

在野外观察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把典型的地貌、景观绘制下来,在制高点上把观察对象的整体画出图来。

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