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46632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地质复习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8.崩塌:

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9.砂土液化: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10.地质灾害:

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

(引用)

11.地面塌陷:

是地面垂直变形破坏的另一种形式。

它的出现是由于地下地质环境中存在着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动所留下的矿洞,巷道或采空区而引起的,其地面表现形式是局部范围内地表岩土体的开裂、不均匀下沉和突然陷落。

12.RQD:

岩石质量指标,RQD值越大,说明岩石性质越好。

13.地震烈度:

它是衡量地震在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的尺子,由震源深度,震中距,能量所决定。

是地震的基本参数之一。

14.工程地质类比法:

它是一种定性分析的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过场地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分析相结合进行对工程问题的分析及解答方法。

15.临界水力梯度:

当单元土体的总压力与其单元体水的重量相等时,即dp=dQ

时,土体颗粒处于悬浮状态,发生流土,此时的水的水力梯度叫做临界水力梯度。

16.斜坡变形破坏:

是一种动力地质现象,是指地表斜坡岩体、土体在自重应力和其他外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向坡下的快速运动;

斜坡破坏的型式只要有崩塌和滑坡。

(综合)(斜坡变形进一步发展,破裂面不断扩大并互相贯通,使斜坡岩土体的一部分分离开来,发生较大位移,这就是斜坡的破坏。

17.岩溶:

是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和水文地质现象的总称。

亦称喀斯特。

18.渗透稳定性:

是指在渗流水作用下,其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从而危及岩土体的稳定。

二、填空题:

(40×

0.5’)

1、工程地质学的研究任务是:

(1)阐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2)论证建筑物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3)选择地质条件优良的建筑场址(4)研究工程建筑物兴建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5)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类型规模结构和施工方法合理建议;

(6)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作用的措施方案提供地质依据

2、震级:

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地震震动强烈程度所决定。

烈度:

抗震设计受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的影响。

3、地上悬河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

河水中携带有大量的敏感土粒子(0.25-0.01mm);

抗震设计河水中有0.25-0.01(时间平均流速小于0.7m/s);

敏感水流河流具有足够广阔可能被泛滥的面积.

4、工程地质条件:

与工程建筑物有关的地质条件的综合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

地质构造;

地形地貌;

水文地质、工程动力地质作用;

天然建筑材料.

5、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对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不同,建筑物内容不同,所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也各不相同:

岩土工程:

地基承载力、沉降、基坑边坡问题、地下洞室稳。

定性问题。

矿山开采:

边坡稳定性、基坑突水、矿坑稳定.水利水电工程:

渗透变形、水库渗漏、斜坡稳定性、坝体抗滑稳定性。

6、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洪流.洪流它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具有强大的破坏力。

是威胁山区居民生存和工农业建设的一种地质灾害。

7、活断层的活动方式有粘滑型和蠕滑型两种。

8、渗透变形的基本形式有管涌和流土两种。

9、斜坡变形的形式较多,主要有拉裂、蠕滑和弯曲倾倒。

10、按滑坡动力学性质,可分为牵引式、推动式和混合式三种。

3、问答题:

(3×

10’=30)

1、活断层区的建筑原则有哪些?

(1)建筑物场址一般应避开活动断裂带

(2)线路工程必须跨越活断层时,尽量使其大角度相交,并尽量避开主断层(3)必须在活断层地区兴建的建筑物,应尽可能地选择相对稳定地块即“安全岛”,尽量将重大建筑物布置在断层的下盘。

(4)在活断层区兴建工程,应采用适当的抗震结构和建筑型式

2、请叙述斜坡中重分布应力的特点.

(1)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2)在临空面附近造成应力集中,但在坡脚区和坡顶及坡肩附近情况有所不同:

-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致拉裂面。

-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3)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4)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3、试论述地面沉降及其主要危害.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的地表面积内所发生的地面水平面降低的现象。

地面沉降现象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类过度开采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地下水等直接导致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地面沉降。

主要危害:

(1)沿海地区沉降使地面低于海面,受海水侵袭;

(2)一些港口城市,由于码头、堤岸的沉降而丧失或降低了港湾设施的能力;

(3)桥墩下沉,桥梁净空减小,影响水上交通.(4)在一些地面沉降强烈的地区,伴随地面垂直沉陷而发生的较大水平位移,往往会对许多地面和地下构筑物造成巨大危害;

(5)在地面沉降区还有一些较为常见的现象,如深井管上升、井台破坏,高摆脱空,桥墩的不均匀下沉等,这些现象虽然不致于造成大的危害,但也会给市政建设的各方面带来一定影响。

4、试述斜坡形成后,坡体应力分布的特征。

1.斜坡形成后,坡体应力分布具有以下的特征:

①无论什么样的天然应力场,斜坡面附近的主应力迹线均明显偏转。

表现为愈接近坡面,最大主应力愈与之平行,而最小主应力与之近乎正交,向坡体内逐渐恢复初始状态。

②由于应力分异结果,在坡面附近产生应力集中带。

不同部位应力状态是不同的。

在坡脚附近,最大主应力(表现为切向应力)显著增高,而最小主应力(表现为径向应力)

显著降低,甚至可能为负值。

由于应力差大,于是形成了最大剪应力增高带,最易发生剪切破坏。

在坡肩附近,在一定条件下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的切向应力可转化为拉应

力(应力值为负值),形成一张力带。

当斜坡越陡此范围越大。

因此坡肩附近最易拉裂破坏。

③由于主应力偏转,坡体内的最大剪应力迹线也发生变化。

由原来的直线变为凹向坡面的圆弧状。

④坡面处的径向应力实际为零,所以坡面处于二向应力状态。

5、研究岩溶区水库渗漏问题应查清哪些条件?

在研究岩溶区水库渗漏问题应查清的条件时,应抓住反映渗漏问题的两个关键:

①渗漏通道的分析,即查明通道的类型(洞穴、裂隙、孔隙‘断层破碎带)、规模、位置、

延伸方向和连通性,它是水库渗漏的必要条件,其中自水库入渗段至可能渗漏的排泄去之间渗漏通道的规模和连通性,对水库渗漏的影响最大;

②水文地质条件的研究,其核

心是分析拟建水库的河流和库水位与地下水位的关系,只要河间地块河湾地段的地下水分水岭高于设计水位,即便岩体中渗漏通道规模较大,连通性较好,也不会向邻谷或经

河湾地段向本河下游产生永久性渗漏。

因此,查明地下水分水岭与河水位及水库的关系,是分析水库渗漏的本质和关键,它是水库渗漏的充分条件。

6、简要分析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宏观震害的影响。

主要表现为岩体的类型及性质、地质结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

下面进行简要的分析:

①岩体的类型及性质的影响:

一般岩土体的类型不同对震害的影响不同,软土比硬土的震害要大,且软土的厚度愈厚,埋的愈浅震害愈大。

②地质结构的影响一般是场地内的地质断裂的影响包括发震断裂和非发震断裂。

工程时应不提高非发震断裂的烈度。

③地形地貌:

一般地貌突出又孤立的地形,震动加剧,震害加大,而低洼河谷,震动减弱震害减小。

④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砂土饱和后烈度增大,而且地下水的埋深愈浅,震害愈大。

而地下水埋深愈大,上覆地层愈厚,震害愈小。

7、地震砂土液化的机理为何。

(10分)

地震时饱水砂土中形成的超孔隙水压力使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和丧失。

8、岩溶混合溶蚀效应对岩溶发育有何影响?

两种分别已经饱和的溶液,不再具有溶蚀能力;

但这两种溶液混合以后,可以重新具有溶蚀能力。

所以断裂带或节理裂隙汇合点岩溶特别发育,河谷侧向常能形成大型水平岩溶带.

9、泥石流的形成条件有哪些?

(5分)

(1).地形条件。

地表崎岖,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是泥石流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地质因素.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及数量多少取决于地质因素。

地质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新构造运动及地震、不良物理地质现象等。

它们以不同方式提供松散碎屑物,是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

(3).气候水文因素

气候水文因素与泥石流形成关系极为密切,既影响形成泥石流的松散碎屑物质,又影响形成泥石流的水体成分和水动力条件,而且还往往是泥石流暴发的激发因素。

10、某县城后山斜坡上,坡顶出现裂缝;

坡脚出现鼓胀;

坡下建筑物也出现开裂,应如何处置?

(15分)

加强监测;

组织搬迁;

锚固;

削坡减重;

坡脚压重等。

11、试述场地岩土条件对震害的影响。

①岩性:

软土>

硬土,土体>

岩体。

②松散沉积物厚度:

厚度越大,震害越大。

③土层结构:

单层结构,多层结构,取决于软弱土层埋藏深度及厚度。

12、试述影响土的压缩性的因素?

(1)土本身的性质:

①粒度成分及矿物成分

②天然含水率:

含水率越大,压缩性越大。

③土的结构:

扰动样>

原状样。

④土的应力历史:

OCR越大,压缩性越小。

(2)荷载性质:

大小、速率、方式、类型等。

13、简述斜坡中应力分布特点:

(1)斜坡周围主应力迹线发生明显偏转:

愈接近临空面,最大主应力愈接近平行于临空,与之正交,向坡内逐渐恢复到原始状态。

(2)坡脚附近形成最大剪应力增高带,往往产生与坡面或坡底面平行的压致拉裂面。

(3)在坡顶面和坡面的某些部位,坡面的径向应力和坡顶面的切向力可转化为拉应力,形成张力带,易形成与坡面平行的拉裂面。

(4)与主应力迹线偏转相联系,坡体内最大剪应力迹线由原来的直线变成近似圆弧线,弧的下凹方向朝着临空方向。

(5)坡面处由于侧向压力趋于零,实际上处于两向受力状态,而向坡内逐渐变为三向受力状态。

(6)遥感图象:

用于鉴别大区域范围内的活断层。

14、识别滑坡的标志有:

(1)地形地貌方面:

滑坡形态特征、阶地、夷平面高程对比

(2)地质构造方面:

滑体上产生小型褶曲和断裂现象滑体结构松散、破碎

(3)水文地质方面:

结构破碎?

透水性增高?

地下水径流条件改变?

滑体表面出现积水洼地或湿地,泉的出现

(4)植被方面:

马刀树、醉汉林

(5)滑动面的鉴别勘探:

钻探变形监测:

钻孔倾斜仪

15、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震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