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3431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5.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文档格式.docx

㈤绩效评估的维度体系不够健全4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4

㈠原因分析4

1.由政府绩效管理本身的特点决定4

2.公共部门传统思维的阻碍4

㈡对策分析5

1.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5

2.明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项目5

3.利用电子化的手段,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5

4.通过信息化建设,引入公民参与机制,鼓励广大公众对政府绩效管理的监督5

参考文献5

浅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作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潮流,其在中国的推行也将是必然的趋势。

然而,纵观国内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发展现状,结果却并不理想,而与此同时,我国的相关管理能力与先进国家目前仍有较大差距。

但是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作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改革的一种不可逆的潮流与前进方向,其在中国的发展也将会突破重重困难,从而取得长足的发展,推动我国行政管理能力不断向前,跟上先进国家的脚步。

一、公共部门的概念

公共部门,是指负责提供公共产品或进行公共管理,致力于增进公共利益的各种组织和机构,最典型的公共部门是政府部门,它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具有明显的强制性,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其目标是谋求社会的公共利益,对社会与公众负责,不以营利为根本目的,不偏向于任何集团的私利。

而在麦柯米伦百科全书里的解释是“公共部门指通过税收提供资金、由国家控制,或兼而有之的经济部门。

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公共机构和公用事业以及国有工业。

西方经济学大辞典中也有关于公共部门的定义,它的定义是“经济学对整个国民经济部门所作的一种分类(如下图所示),其中属于政府所有并贯彻执行政府方针政策的实体的总和,称为公共部门。

二、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在我国的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践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㈠政府的产出难以进行量化

由于行政组织是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都是一些“非商品性”的产出,无法产生机会成本的货币价格,使其无法对数量进行准确计量。

此外,政府提供的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因此无法取得可比较的成本与收益数据。

㈡绩效管理项目本身存在的问题

绩效管理项目目标缺乏准确性。

许多公共项目的表述过于笼统,所反映的公共项目目标含糊而不具体,而且,公共项目目标隐含有价值判断和政治因素,很难形成社会全体成员的一致看法。

公共项目的决策者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往往故意把目标表述得模糊不清。

[1]

㈢政府管理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绩效管理评估一项公共项目实施得好与坏,会涉及对公共项目决策者和管理人员能力高低的鉴别。

其次,绩效管理是一个需要消费资源的过程,需要投入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再次,政府管理部门利益主体意识作用。

[2]

㈣绩效管理及评估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绩效评估多处于自发状态,缺少健全完善的制度和法律;

缺乏理论指导,实践中具有盲目性;

评估内容不全面,具有片面性。

评估程序不规范,评估结果难做到客观、公正,甚至完全流于形式;

评估方法多为定性,缺乏定量计量;

其次,评估方狭隘,评估方以官方为主;

监督方不完善,政府绩效管理过程封闭。

第三,把评估作为效绩预防的手段。

3

㈤绩效评估的维度体系不够健全

我国的政府绩效评估体制过于单一,特别是缺乏第三方独立评估。

第三方独立评估由于多是该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且这些人大都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信息面较广,又与被评价者没有直间或间接利益冲突,所以能更加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

三、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㈠原因分析

1.由政府绩效管理本身的特点决定

首先,政府的产出难以量化;

其次政府的目标是多元的、复杂的,有时候也是相互冲突的(比如地方政府要是在教育投入多,那么社保、医疗就要投入少);

再就是政府因素的多元性;

第四,公共产品缺少市场评估机制,不能通过优胜劣汰来检验。

[4]

2.公共部门传统思维的阻碍

⑴绩效管理以“结果为本”理念作为基础,而传统政府管理的特征之一就是忽视结果

①预算与工作结果没有很好地联系起来;

忽视组织活动所产生的实际效果。

②过程取向的控制机制。

③规则为本的服从意识。

⑵绩效管理以市场机制作为依据,而传统政府管理模式的基础是对公共服务的垄断

市场机制的核心是竞争机制,即公私组织之间、公共组织之间的充分竞争。

绩效管理对政府部门竞争机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政府服务机构与公众关系上,绩效管理通过提供各个公共服务机构绩效信息,引导公众做出正确选择,从而对政府机构形成压力,迫使它们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②政府部门内部,绩效管理和在此基础上的横向、纵向比较有助于形成一种竞争气氛,同样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5]

⑶绩效管理以下放权力为取向,传统行政模式的权力过分集中和死板的规章制度会压抑人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公共管理的新模式要求分权,“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

但在中国的公共部门目前却依然是一人说了算,权力过分集中,很少有或者直接就没有分权的意识。

⑷信息化及开放化程度的限制,给政府绩效管理带来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政府绩效管理能在国际上取得良性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高度开放性,而我国信息公开尚处起步阶段,相关制度还不完善。

⑸激励机制的缺乏和反馈机制的不健全,给实施绩效管理带来内部动力障碍

政府是通过官僚机构和政府管理人员具体操作运作的,如果绩效管理不能提供动力,必然就会有内部的障碍。

遗憾的是,我们现在实行的绩效管理,不仅缺乏实行绩效管理带来的激励机制,反而还会给支持绩效管理改革的官员带来损失。

[6]

㈡对策分析

1.完善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绩效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建立衡量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指标模式是用具体的标准构建的,即将其概括为4E标准:

⑴经济(economic)/成本标准。

⑵效率(efficiency)/生产力(productivity)标准。

⑶效益(effectiveness)/质量标准。

⑷公平(equity)。

[7]

我国政府的微观效益指标主要包括:

⑴效益技术指标。

⑵公共部门行为合理化水平指标。

⑶公共部门机关效能指标。

2.明晰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项目

建立公共项目的绩效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对政府绩效进行监督。

当前,我国政府管理效率低,政府成本高。

政府成本高,突出表现在公共支出项目不明确,行政管理费用不正常增长,浪费型公共支出多等。

因此,必须采取坚决的措施加以抑制。

实行政府支出绩效审计制度,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分量;

压缩和控制行政事业费支出占政府总支出规模,确保政府支出更多用于公用事业与教育、社会保障事业。

同时,建立和完善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评价机制和公共服务责任机制。

3.利用电子化的手段,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效率底下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公共部门之间信息不流畅,造成绩效管理滞后。

因此提高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效率,要加强公共部门之间的沟通。

电子政府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

4.引入公民参与机制,鼓励广大公众对政府绩效管理的监督

改善政府绩效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引入公民参与机制。

首先,公民参与意味着公民可以以社会的主人和服务对象的角色对政府绩效提出要求,协助和监督政府机构对他们的开支负责、对他们的行动负责、对他们的承诺负责。

其次,公民参与意味着要重新定位公民的作用。

再次,公民参与意味着由公民选择、界定应评估的对象。

[8]

参考文献

1.吕爱斌.我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维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台湾行政院考研会编.政府绩效评估[M].红蚂蚁图书有限公司

4.张泰峰,EricReader.《公共部门绩效管理》[M].郑州大学出版社

5.卓越.《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主体建构》[M].中国行政管理

6.吴海燕.《政府人员绩效管理的定位与实施分析》[M].行政与法(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

7.罗宾斯.《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张梦中,MarcHolzer.《公共部门评估与改善》[J].中国行政管理

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