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31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八年级下册(中国现代史)材料题及答案.doc

德外初2013级八下历史材料分析试题范例

2012级初中历史第四册1——2学习主题单元测试题

(一)(1——6课)

1、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

(1)图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

你知道照片上正在讲话的是哪位伟大人物吗?

这一事件发生在哪年哪月哪天?

请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

开国大典。

毛泽东。

1949年10月1日。

重大意义:

结束了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新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

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重大措施: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

感想: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落后就要挨打;

(3)图二、图三反映的是什么战争?

它们分别发生于哪一年?

图二中军队的名称是什么?

是由谁指挥的?

图三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他是哪国人?

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1953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

克拉克;美国人。

结果如何: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请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这支军队的战士被中国人民誉为什么?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列举志愿军英雄?

他们为今天留下了哪些宝贵精神财富?

出兵朝鲜的原因:

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

"跨过鸭绿江"的目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誉为:

最可爱的人;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志愿军英雄:

邱少云、黄继光;

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5)彭德怀说“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此话的依据是什么?

打败美国野心狼在什么时间?

标志是什么?

依据: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时间:

1953年7月。

标志:

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6)“这场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一场错误的战争”是指的什么战争?

他们认为的错误是什么?

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什么?

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他们认为的错误是:

没有认识中国人民的斗争精神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是:

战争的正义性和人民的支持。

(7)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五计划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

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向农民宣传土地改革法图二:

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图三图四

材料二:

“放开肚皮吃饭,鼓足干劲生产”;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

材料三:

“水稻比天高”、“萝卜比驴大”;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河北抚宁县杜庄炼铁厂二号六点五立方公尺小高炉;“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

(1)材料一中的四幅图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的探索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探索中的严重失误?

历史事件:

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运动。

成功的:

土地改革运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严重失误:

大跃进运动(1分)、人民公社运动。

(2)图一反映的是建国初期的哪部历史文献?

据此我国掀起了什么运动?

该运动主要发生在哪些区域?

它的推行促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它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历史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什么运动:

土地改革运动;哪些区域:

新解放区。

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由地主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依据:

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历史影响:

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标志着“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事件是什么?

“三大改造”指什么?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什么历史意义?

历史事件: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事件: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三大改造”指什么: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历史意义: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1953年党和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什么?

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

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完成了手工业的合作化。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方式分别是:

政策:

赎买。

方式:

全行业公私合营。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变化:

由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5)图三、图四反映的是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动的哪两次运动?

为什么从那以后我们没有再见到此类社会现象?

它给我们留下什么历史教训?

哪两次运动:

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为什么:

六十年代初党中央逐步纠正“大跃进”等“左”倾错误。

历史教训:

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6)材料二、材料三反映的情况出现于什么时期?

它反映出当时的什么现现象?

当时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图片反映的这种现象?

它导致了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时期:

大跃进时期、现象:

“浮夸风”、全民大办钢铁现象。

为什么: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后果:

是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

(7)“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

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

请简单说明理由?

人民公社。

不正确;

理由:

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8)据材料三,指出当时中国工农业发展模式是什么?

结果如何?

模式:

大跃进。

结果:

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我国经济发展陷入长期停滞的困境。

3、仔细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图①图②图③

(1)依次说出图①、图②、图③中人物的名字及主要事迹?

他们的事迹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

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大庆油田,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成功,被誉为“两弹元勋。

(2)这几位人物分别被誉为什么?

我们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

铁人、两弹元勋、党的好干部(或“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哪些精神: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③艰苦创业的精神;④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4、阅读下面材料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只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定》

材料一:

(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悼念诗):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材料二:

(郭沫若)“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

政治流氓,文痞,狗头军师张,还有精生白骨,自比则天武后,铁帚而扫光。

 请回答:

(1)十年“文化大革命”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结束?

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根据材料指出“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

我们应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1966年、1976年.原因:

毛泽东错误认为,林彪、江青反党集团和利用和煽动。

性质:

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制造的政治动乱。

结束的标志是:

四人帮被粉碎。

严重后果: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②工厂停产,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教训:

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错误发动这场运动的领导者是谁?

他对形势作出了怎样的错误判断?

“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指的是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列举"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成员?

毛泽东;

错误判断:

认为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只有发动广大群众起来揭露他们,才能夺回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才能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四人帮"的成员:

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

(3)列举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你认为政府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

严重失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后果:

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制定政策要注意些什么:

制定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4)材料一中的“鬼”、“豺狼”是指什么?

“雄杰”又是指什么?

“自比则天武后”的是谁?

“四人帮”是什么时间覆灭的?

其覆灭有何重大意义?

举一实例说明了“文革”十年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四人帮”;周恩来。

江青。

1976年10月;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制造了“刘少奇冤案”

5、阅读下列材料,正确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人民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1)举出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在这一时期,我国执行总路线的情况如何?

内容:

是在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情况如何:

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超额完成,初步建立起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上述话是谁说的?

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什么状况?

毛泽东。

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工业落后的状况。

(3)为了改变材料二的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该计划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一五”计划。

基本任务:

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l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请你说出1956年生产出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的工厂的名称?

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什么工业?

请列出“一五计划”期间国家经济建设的三项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重工业。

成就: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2012级初中历史第四册3学习主题单元测试题

(二)(7——12课)

1、30多年前,在邓小平倡导和带领下,中国人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材料一

图A真理标准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