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348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docx

u207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学年下学期高二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word文档可编辑含答案解析

 

天一大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试(三)

历史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铝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c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选择题:

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孔子看来,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这说明孔子

A.注重社会和谐

B.强调以民为本

C.主张以德治民

D.宣传克己复礼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百姓,治理民众,故C项正确。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有利于社会和谐,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A项错误。

以民为本是指民为重,君为轻,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B项错误。

D项是孔子礼的体现,与材料强调以德治民不符,故D项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信息“从政的人如果真正能以‘德’治国,就犹如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一样,将得到人民的拥护”,结合孔子思想分析材料即可知道答案。

2.在诸子百家中,他们秉着“不法古,不循今”的历史观,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锐意改革。

材料评价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法家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主张锐意改革,他们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故D项正确。

儒家主张“仁”“仁政”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A项错误。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B项错误。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等,与材料强调法家的主张不符,故C项错误。

点睛:

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本题的题眼是“不法古,不循今”“坚决反对保守落后的复古思想”,根据对题眼的了解,结合法家思想的内容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3.有学者指出,董仲舒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价值祈愿,此一方式能够相对有力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儒家所自任之道义对王权的规约。

这主要在于董仲舒

A.倡导“独尊儒术”

B.提出“天人感应”学说.

C.主张兴办太学

D.宣扬“三纲五常”理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在董仲舒的新儒学中能够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的是“天人感应”学说,要求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故B项正确。

“独尊儒术”是指确立了儒家思想正统与主导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A项错误。

太学的兴办,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C项错误。

宣扬“三纲五常”理念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与材料强调“对王权的规约”不符,故D项错误。

4.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

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

A.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

B.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熟

C.吸收佛道思想更为系统

D.强调格物实现内心修养

【答案】A

5.下表

记述

出处

“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奠甚于李贽。

頋炎武《日知录》

(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李贽)“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

沈瓚《近事从残》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

A.缺乏良好道德素养

B.深受当时学者推崇

C.批评社会吏治腐败

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则材料都体现都李贽的评价,都认为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故D项正确。

材料强调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而不是认为李贽缺乏良好道德素养,故A项错误。

从纪昀的“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中可知批判李贽,而不是推崇李贽,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批评社会吏治腐败,而是强调李贽具有离经叛道的思想,故C项错误。

6.“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伶俐的口才,尤其擅长雄辩,他们教会人们如何应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在城邦中更好地参与管理,应对日常的事务。

”“他们”的出现

A.挽救了颓废的城邦制度

B.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

C.开始了对人性本身研究

D.奠定了理想主义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是指智者学派,提倡“人是万物的尺度”,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产生,故B项正确。

智者学派产生时期,属于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时期,而不是挽救了颓废的城邦制度,故A项错误。

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才是衡量世间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对人性本身研究,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阿里士多德创立的逻辑学,奠定了理想主义的基础,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7.14世纪30-40年代,佛罗伦萨市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政府与教会双方决裂

B.新兴资产阶级出现

C.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佛罗伦萨市政府对教会进行限制,主要是因为该时期新文化发展受到重视,反对教会控制与束缚,故C项正确。

A项说法过于夸大化,与材料“对宗教裁判、对教会监督文化的作用实行限制”不符,故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新阶级的产生,故B项错误。

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材料世间不符,故D项错误。

8.作为一次资产阶级和第三等级各劳动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联合起来的运动,启蒙运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从来没有偏离自己的任务。

启蒙运动的任务主要是

A.推动人文主义发展

B.反对封建专制势力

C.构建民主科学时代

D.传播自由平等观念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思想家以理性主义为旗帜,进行反封建统治和反教皇特权,宣传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故B项正确。

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势力,推动人文主义发展是启蒙运动的意义,故A项错误。

启蒙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封建专制势力,而不是构建民主科学时代,故C项错误。

D项属于启蒙运动的意义,而不是启蒙运动的任务,故错误。

9.下表

记述

出处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

(北宋)朱或《萍洲可谈》

“风雨晦冥时,惟凭针盘(罗盘)而行……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某一事物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

A.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

B.指南针最早出现于宋代

C.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

D.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则材料反映了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的作用,且在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故D项正确。

材料中只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而没有涉及指南针在航海中普及较快的信息,故A项错误。

指南针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

材料涉及宋代指南针应用于海航,而没有涉及宋代中国航海业高度发达,故C项错误。

10.杂剧在元代极为隆盛,有姓名可考的杂剧作家有200人,他们多为社会地位低下的文人、演员等,观众更是遍及各个社会阶层。

据此可知,元杂剧的兴盛

A.说明文学进一步走向了民间

B.宣告戏剧成为中国文学主流

C.得益于广大下层人民的倡导

D.推动了元代社会文化的发展

【答案】A

...........................

11.姜夔《续书谱》中指出,“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故唐人下笔,应规人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

下列作品符合唐人“科举习气”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唐人以书判取士,而士大夫字书,类有科举习气”“应规人矩,无复魏晋飘逸之气”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科举取士,唐人尚法,故出现追求法度的楷书;结合图示可知A为行书,B为隶书,C为小篆,D为楷书,故排除ABC,所以选D。

12.1919年11月8日,《泰晤士报》发表了一篇论述革命的文章,标题为“科学革命:

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

《泰晤士报》论述的“科学革命”

A.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B.否定了经典力学体系

C.建立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

D.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它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成为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故A项正确。

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B项错误。

量子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它是由普朗克提出的,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时,并没有得到了人们一致认可,而是随着科技进步,逐渐被人们接受,故D项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爱因斯坦挑战牛顿、杰出物理学家的观点”,结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3.有学者指出,就某一具体的科学理论来说,没有哪个理论能像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那样对基督教产生如此巨大深远的影响。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生物进化论

A.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

B.超越了任一科学理论

C.冲击了教会神学统治

D.赋予生物学科学地位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基督教的神创论,提出了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故C项正确。

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基督教的神创论,而不是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故A项错误。

B项说法过分夸大了进化论的意义,故错误。

生物进化论推动了生物学的发展,是生物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而不是赋予生物学科学地位,故D项错误。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史实,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4.《新编世界科技史》写道:

“19世纪,科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它比任何时代都更鲜明地证明科学对生产的重要推动作用。

”最能够证明这一论断的是

A.改良蒸汽机

B.蒸汽轮船

C.蒸汽火车

D.发电机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论断是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结合选项可知,发电机的使用,使电力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故D项正确。

瓦特改良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其技术来自经验的积累,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

蒸汽轮船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海上交通运输工具,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

蒸汽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陆上交通运输工具,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

15.19世纪40年代,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輔纪行》,徐继畲编成《瀛寰志略》,梁廷枬写成《海国四说》。

这说明当时

A.“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B.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

C.“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

D.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著作涉及世界地理历史或者是中外关系,它们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理解世界、探索世界,说明“夏夷之防”观念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

材料的著作恰恰反映“天朝上国”思想受到冲击,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先进中国人处于著书述说阶段,没有体现学习西方科技成为社会主流,故B项错误。

此时期,只有少数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而不是世界形势成为国人关注重心,故D项错误。

点睛:

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继林则徐后魏源编成《海国图志》,姚莹写成《康輔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