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25855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十章 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重点试题解析Word格式.docx

)和实践型课程。

A.理论型课程 

B.生活课程 

C.经验课程 

D.知识课程

4.学校设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典礼、仪式、校规和象征,这一切都构成了所谓的( 

A.校园环境 

B.校园文化 

C.学校设施 

D.校园基础

5.( 

)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对于学生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的影响。

A.显性课程 

B.核心课程 

C.隐性课程 

D.实践课程

6.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按( 

)设计课程,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试验研究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A.知识结构 

B.理论结构 

C.活动结构 

D.能力结构

10.下列不属于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的是( 

A.明确的目的性 

B.前沿性 

C.思想性 

D.逻辑性

11.( 

)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A.教材建设 

B.教学大纲的编订

C.教学计划的修订 

D.教学内容的选择

12.下列不属于课程建设内容的是( 

A.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B.课程教学设施(包括实验设施)的建设

C.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D.课程标准的重新拟定

13.( 

)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单位。

A.院 

B.系 

C.班 

D.小组

二、填空题

)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

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 

3.从选课形式上看,可将课程分为( 

)、限选课程和( 

4.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 

5.专业课程是集中体现某一专业特点的课程,又可分为( 

)和专业应用课程。

6.( 

)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的,以促进学生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

7.提倡( 

),可以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压缩教学内容,削减教学时数,可相应地增加课程的门数。

8.( 

)的课程体系就是从目标出发调整各方面的比例,并以最后是否达到目标要求作为衡量的标准。

三、简答题

1.课程的分类体系有哪些?

2.简述教学计划内容的构成。

3.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有哪些?

4.简述大学教材的基本特点。

四、论述题

1.论述高等学校课程的结构体系。

2.论述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内容要求、实施及其意义。

参考答案

1.C

解析:

此题考查广义的课程的含义。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化与经验、活动,广义的课程突破了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的界限,使学校教育活动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因此,正确答案选C。

2.D

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前者把重点放在认识客体方面,而后者则注重认识主体方面。

因此,正确答案选D。

3.A

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理论型课程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实践型课程注重操作技能的传授。

因此,正确答案选A。

4.B

此题考查校园文化的内涵。

学校设有代表各种观念的课程,有固定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有其他社会化机构所没有的典礼、仪式、校规和象征,这一切都构成了所谓的校园文化。

因此,正确答案选B。

5.C

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生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征中习得规范和生活态度,学校在无形中完成了社会化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这都是隐性课程所造成的影响。

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教学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学分总计)、课程设置及其主要的教学形式和学时(学分)的分学期分配。

成绩的评定不属于教学计划的内容,因此,答案选B。

9.C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从形式上看,教学大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即说明、正文和附录。

10.D

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求)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前沿性、思想性、启迪性、教学适用性,而逻辑性则不属于教学大纲编制的原则。

因此,答案选D。

11.A

此题考查教材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12.D

课程建设就其内容而言,主要包括:

①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

②课程教学设施的建设;

③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装备;

④课程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即教学大纲、进度表等教学文件的制定;

讲课、答疑、辅导、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组织实施等。

而课程标准的重新拟定则不属于课程建设的内容。

13.B

系是学校组织专业教学的基本单位,课程建设应在学校指导下,由各系主任对本系所开设的课程直接负责。

1.狭义的课程

2.核心课程

3.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4.隐性课程

11.前沿性;

启迪性;

教学适用性

12.各系主任

13.课程建设评审小组

14.说明部分

答:

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课程,可将课程分为以下不同的类型:

(1)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前者把重点放在认识客体方面,即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传授上;

而后者则注重认识主体方面,即学习者的经验和自发需要。

(2)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

并列课程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以一门门学科为中心;

而核心(或中心)课程则以旨在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综合经验为中心内容,辅之以边缘学科知识。

(3)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

(4)从选课形式上看,可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

(5)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将课程划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

(6)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

(7)根据课程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前者是在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陈述的,并要在考试、测验中考核的正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目标;

后者利用有关学校组织、校园文化、社会过程和师生相互作用等方面给学生以价值上、规范上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的主要组织部分是课程体系,或称课程结构,这是高校为达到培养目标而要求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

(3)主要教学活动

教学计划中除了课程设置外还列出其他各种教学活动,如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军事训练、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并标明在哪一学期进行,其学时或学分为多少。

(4)时间分配

除了规定每门课程每学期、每周和按各种教学形式分配的学时及总学时(总学分和分学分)外,教学计划还应规定每学期、每周所分配的学时数与总学时(学分)数。

(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

学年编制包括学年或学期的起讫、上课、考试、各种实习活动、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科学研究的训练以及假期的周数及其起讫时间。

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教学计划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无论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选编,授课计划的制定,还是成绩考核都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编制教学大纲的主要原则有以下几点:

(1)明确的目的性

教学大纲首先要明确本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规定本门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和要求。

(2)前沿性

要求把本学科领域的最新学术成果、最新的技术引入教学,使课程的内容充分反映本学科的发展水平。

(3)思想性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然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4)启迪性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难易适当,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来启发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

并把学科科学方法论作为教材的基本部分,介绍当今本学科研究现状和方向,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结论的逻辑步骤以及所用方法、参考资料和科研成果。

(5)教学适用性

教学内容选择和编排要符合教学规律,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完整的知识教给学生以保证教学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

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它是阐述教学内容的专用书籍,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

大学教材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是从一般书籍中分化出来为教学服务的专用书籍,不仅要为教师服务,同时也要为学生服务,要便于他们独立钻研。

(2)教材应当是一部学科思想发展史,不但要反映科学知识与结论,还要反映知识获得的过程。

(3)教材能够反映与学科有关的,从生产与社会中提炼出来的实际问题,并能有创见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4)具体、生动、图文并茂,配以精选精制的插图、照片、图表,便于学生学习。

(5)统筹安排,综合平衡。

编写者应从全局出发,积极配合,以提高教材的总体质量。

四,论述题

一个专业所设置课程的组合,构成了课程体系。

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仅仅靠一门或几门课程所能奏效的,而是靠开设的所有课程间的协调和补充。

高等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比例关系上:

(1)普通课程、专业课程、职业课程以及跨学科课程

①普通课程(基础课程)包括政治课、外语课、体育课、军训课等,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虽然与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却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全面培养人才所必须的课程。

②专业课程是集中体现某一专业特点的课程,又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应用课程。

前者是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课程,而后者则带有较明显的职业倾向。

③跨学科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是建立在其他课程学习基础之上的,以促进学生在高度专业化基础上的高度综合,不会造成学习专业课程以后株守一隅,而能横跨几科,融会贯通。

(2)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①必修课程把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础东西教给学生,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

②选修课程比较迅速地把科学技术的新成就、新课题反映到教学中来,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领域,活跃学术空气。

也可以把不同专业方向及侧重的课题内容提供给不同需要的学生,以增加教学计划的灵活性。

(3)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

要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倾向,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应该用较多的时间把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学好。

同时,也要切实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师范要加强教学实习;

文科专业要搞好阅读、写作、资料收集、调查研究和使用工具书的训练等。

(4)大、中、小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