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244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docx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

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当代西方法理学的本体论

 

“强制力”是指压制或强迫的力量。

尤其在近现代,这种观念已经成为阐释法律基本特征的主导意识。

但是,自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西方法理学各种理论在推进各自观点的同时却不约而同地对“强制力”观念予以弱化(有时甚至是消解),其主要表现形式是:

承认在某些境遇中法律的实施有赖于“强制力”作为后盾,但取消“强制力”在法律概念理论中的基本特征的地位。

换言之,它们主X,“强制力”的运用不是法律存在和法律实施的本质特征。

这种弱化,明示着西方法律概念乃至法律制度的概念变化更新的机制,标志着西方法理学诸多观念的本体论层面上的变革。

笔者以为,为探究西方法理学的演变并为深化我国法理学的研究,对这种弱化予以关注具有重要意义。

“强制力”一词与“制裁”的概念密切相关,可以认为,“制裁”就是“强制力”的具体实现。

在法理学思想发展的早期,人们习惯于从被粗糙理解的法律义务和控制权力的视角观察、分析法律现象,这样,对法律义务和控制权力的实现的期待,使人们寄希望于“制裁”,也因此,人们深信没有“强制力”的法律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而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西方法理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推崇应然价值的法学观念还是充满实证精神的法学观念,都曾大致地重复过类似的思维方式。

“人们普遍认为,制裁、强制和武力在法律中起着重要甚至必要的作用,理解这些现象是恰当地理解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基本前提。

”[1]中世纪神学自然法倡导者阿奎那(St.T.Aquinas)主X:

“法律有两个基本的特点:

第一个是指导人类行动的规则的特点;第二个是强制力量的特点。

”[2]近代英国分析法学鼓吹者奥斯丁(J.Austin)断言:

法律是一种命令,而“命令、义务和制裁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的术语,换言之,每个术语都像其他术语一样具有同样的含义。

”[3]他还以为:

并非任何一种命令都是法律,只有普遍的命令,即强制某个人或某些人必须为某种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命令,才具有法律的性质。

[4]较为重要的是,随着近代分析法学的法律命令说的影响日渐扩大,在后来的各种法理学理论中,“强制力”的观念大致成为分析法律本质特征的基本出发点。

现代意大利新康德主义法学家韦基奥(G.Vecchio)指出:

强制力与法律是两个在逻辑上具有必然联系的概念,“哪里没有强制,哪里就没有法律”。

[5]美国社会法学派法学家庞德(R.Pound)认为:

“法律包含强力。

调整和安排必须最终地依靠强力,纵使它们之所以有可能,除了对一种反社会的残余必须加以强制,主要是由于所有的人都有服从的习惯。

其实,服从的习惯在不小的程度上是依靠聪明人意识到如果他们坚持作为反社会的残余,那么强力就会适用于他们。

”[6]美国法学家帕特森(E.Patterson)同样认为:

“任何法律在一定意义上都具有某种法律制裁形式”,而且“制裁是任何法体、任何法律规定的必要特征。

”[7]

当然,正像法理学的其他观念一样,“强制力”的观念就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也曾遇到过人们的质疑。

人们发现,在所有法律制度中都存在着某些不具有直接制裁规定的非强制性规X,如规定个人与法人享有权利、授予国家机构的管理权力的规X。

对于这些规X显然无需附设制裁条款。

但是,这种质疑的意识并未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在那些影响广泛的主流法理学理论看来,用稍加调整的“强制力”观念便可化解这种质疑。

美籍纯粹法学法学家凯尔森(H.Kelsen)强调指出:

“那些本身并未规定强制行为(从而并不命令但却允许创设规X或者明确允许一定行为)的规X是从属规X,这些规X性只有同那些的确规定强制行为的规X相联系才会具有效力。

”[8]丹麦现实主义法学家罗斯(A·Ross)也强调指出:

“事实上,如果认为所有法律规则都必须以强制为制裁,那么强制就不可能是法律概念的必要部分。

但在另一方面,法和强制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因为在任何意义上说,不以制裁为基础的制度就不会是法律制度。

”就整体而言,强制是法律制度的“一个必要的不可分割的部分”。

[9]瑞典现实主义法学家奥利维克罗纳(K.Olivecrona)更是认为:

强制与法律无关或是只居次要地位这样一种观念,“不论怎样,都是一种致命的错觉,武力的使用得以减少到目前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正是法律所支配的力量势不可当,任何可能和它作对的人都会难以与之抗衡。

”[10]

法律依赖“强制力”的观念具有四个理论支撑点。

其一是人性恶论;其二是统治者权力至上说;其三是立法意志说;其四是功利主义。

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将人性恶作为法律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是西方法学思潮的重要特征。

人们以为,人类本身便是罪恶的化身,其本性中根植着黑暗与危险的力量,即使承认人类具有某些良知的意念,也必须看到其内在的贪欲以与腐化的倾向时常使良知的意念所剩无几。

所以,为使人类社会不致彻底毁灭,就必须用法律对人性予以强制性的控制。

早期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St.Augustine)声称,人类来世以后,其本性已被原罪完全败坏了,以前那种爱的秩序已经让位给色欲、贪婪和权欲,这样,理性不得不设计出政府、法律以惩罚遏制人的腐败。

从人性恶的角度反观法律强制力的必要性的思维观念,在近代英国哲学家霍布斯(T.Hobbes)那里发展到了极致。

他从心理学出发,认为人类自然而然地便具有贪婪的心理基础,于是在自然状况中人对人像狼一样处在战争之中,因此“没有有形的力量使人们畏服、并以刑法之威约束他们履行信约和遵守……自然法时,这种战争状况便是人类自然激情的必然结果”。

[11]正是在霍布斯的理论之后,人们开始普遍接受人性恶论作为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心理学基础。

在现代,庞德较为典型地表达了这种论说,他认为:

对人类内在本性的约束,过去和现在都是通过社会控制即通过对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来实现的,法律就是一种社会控制,其“目的在于迫使个人尽守本份,支持文明社会并制止个人违反社会秩序。

”[12]

像人性恶论一样,对法律依赖统治者权力的强调,是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西方法学思考的又一特征。

人们时常认为,法律是以统治者的权力为基础的,法律的力量主要在于统治阶层的权力。

在一般社会中,统治者可以制定法律并实施法律,完全是由于统治者具有主权或权力。

反之,如果法律失去了效力或实效,也正是因为统治者失却了至上的主权或权力。

这样,在法律背后具有权力进而具有强制力的支撑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阿奎那认为,法律是由任何负有管理社会之责的人予以公布的;在此基础上,他承认强制的力量属于“代表社会的负惩罚之责的官吏”。

[13]而在16世纪,随着主权的、独立的、民族的国家的崛起,法国政治家学布丹(J.Bodin)首先将统治者权力的思想系统化,并将其和国家主权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他看来,统治者的最高权力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不同于在特定时间内所授予的有限的权力;最高权力不受法律的约束,因为主权者是法律的来源;统治者的权力的特点就在于不经他人同意便可为公民制定法律。

布丹的主权理论经由霍布斯加以发挥,伴随奥斯丁的法理学的详尽分析,最终成为近代法律“强制力”观念的政治学基础。

而17世纪古典自然法学派思想家洛克(J.Locke)亦类似地认为:

“……谁能对另一个人制定法律就必须是在他之上。

”[14]在现代,即使是极为强调法律科学纯粹性的凯尔森,也部分地接受了这一政治学基础。

他在批评奥斯丁法律命令说并主X国家权能依赖法律规X的同时,也承认法律规则在某一方面是权力所创立的规X,用以规X个人的行为,而制裁由法律秩序所规定,用以促成立法者所希望的个人行为;并据此以为“法律是规定制裁的一般规X”。

[15]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它必然体现了人的尤其是制定者的愿望或意志,这种立法(包括法官创立判例)意志说(辅之以统治者权力至上说),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的西方法理学中亦是一种颇为流行的理论观点。

显然,如果接受这样一种观点,并承认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愿望会出现彼此矛盾的情况,而且并非所有人都会自觉或自愿或习惯地遵从法律制定者的意愿,那么,就自然会导致主X用强制力来确保法律的遵守与实施的思维观念。

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I.Kant)也宣称立法权属于公众的联合意志,在任何情况下对立法意志是不能抗拒的;忍受立法权的滥用是人民的义务,因为体现立法者意志的立法是一切法律的渊源。

正是以此为出发点,他认为国家制定的法律才具有现实的强制性。

[16]立法意志说在奥斯丁的法律命令说中得到了较为详尽的阐发。

奥斯丁认为,法律是一种命令,这种命令表达的是命令者要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愿望,而愿望和意志在命令者那里是一致的。

他确信,如果被命令的人未能满足命令者的愿望,就会出现对被命令者的不利状态即制裁。

[17]可以看到,随着18世纪西方立法运动的展开,立法意志说便逐渐成为了法律“强制力”观念的立基法学础。

法律具有或应当具有“强制力”的观念,意味着法律要对那些不服从法律的人予以强制约束。

这必然会引出一个层次较深的问题:

法律如此强制的社会目的是什么?

在本世纪50年代末以前,西方法理学思考都大致地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信念。

作为对社会进行整体思考的伦理学的“目的论”或“效果论”,功利主义以为,行为或实践的正确与错误仅仅取决于其对受其影响的全体人们的普遍福利所产生的结果;所谓行为在道德上的对错,是就该行为所产生的总体善或恶而言的,它与行为本身是无关的。

与此相适应,功利主义主X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从属于最大利益的概念或由最大利益所决定。

而功利主义的基本信念与法律应当强调“秩序”价值的意识默契配合,从而使手段性的法律制裁在目的性的法律价值之下得以获得法律基本特征的地位。

阿奎那便说:

“社会的利益大于个人的利益,并且更为神圣。

所以,对于某一个个人的伤害有时是可以容忍的,如果这种伤害是有利于社会福利的话……”[18]他将某社会福利和社会秩序联系起来,并以此作为法律的目的,进而阐明法律强制力量的必要性。

庞德则指出:

作为社会控制形式之一的法律控制,其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以最小损失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

[19]而在社会利益中,和平与秩序是法律承认的第一个利益。

[20]所以法律包含着强制力。

在近现代,由于边沁(J.Banthem)的政治伦理学说和社会法学派的理论影响逐步扩大,社会伦理学意义的功利主义便成为法律“强制力”观念的伦理学基础。

(此外,作为对个人心理结构的一种假说,早期的功利主义认为,人类的本性就是趋利避害。

于是,在某些法律理论尤其是近代法律实证主义的理论看来,为诱发个人对法律的服从,“制裁”无疑是对个人施加痛苦的必要的威胁手段。

而这种较为粗糙的心理假说,显然是对“人性恶”论的辅助与配合)。

虽然“强制力”的观念在西方法理学中长期占据着支柱性的位置,但在理论上,这种观念毕竟未能对复杂纷然的法律现象作出令人信服的诠释说明。

在大多数当代西方法理学家看来,这一观念不能圆满地解释法律内容、法律作用、法律活动和法律适用X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具有牵强附会的人为因素,实际上,它是对法律某些现象(甚至病态现象)的过度关注与夸大的结果。

于是,在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法律“强制力”的观念终于遭到了法学家的全方位的严厉发难,其主导地位终于飘浮动摇。

而这一影响深远的全方位发难肇始于英国新分析法学家哈特(H.Hart)和美国新自然法学家富勒(L.Fuller)。

在法律的内容上,哈特指出:

并非所有法律都命令人们去做或不做某事。

将授予个人立遗嘱、订契约或结婚的权利的法律和赋予官员权力如审判权或立法权的法律,归类于以制裁为后盾的命令式的法律,显然是错误的。

就立遗嘱的法律而言,人们可以“遵守”也可以不“遵守”。

如果未遵守,遗嘱将不是一个“有效的”法律文件。

但是,尽管如此,“未遵守”的行为也不会因此而招致制裁。

就有关授权立法的法律来说,由于立法是在创立法律权利义务中行使“有作用的”或有效的法律权力,如不遵守该法律的条件,实施的行为就会无效并成为无用的行为,但不会因此受到制裁。

[21]像哈特一样,富勒也认为在现代法律中,有些规则根本没有使用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