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7130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大全最新文档格式.docx

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7.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

学记》

玉石不经过雕琢,不能成为有用的玉器;

人不经过学习,就不懂得事理。

  8.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儒行》

不要见到财利就做有损于大义的事,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改变自己的志节。

  9.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祭义》

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

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0.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2.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

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1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两人心意相同,行动一致的力量犹如利刃可以截断金属;

在语言上谈的来,说出话来像兰草那样芬芳、高雅,娓娓动听。

  1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

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

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8.不怨天,不尤人。

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9.不迁怒,不贰过。

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0.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篇二】

  1.小人之过也必文。

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三思而后行。

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

为人正直坦荡,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不做任何有愧于人的事。

  5.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君子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忧患使人得以生存发展,贪图安逸享乐会使人萎靡死亡。

  7.人皆可以为尧舜。

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

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造福天下,使天下人都能这样。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金钱地位不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才是大丈夫。

  11.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

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

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

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讲事实,不凭空猜测;

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

行事要灵活,不死板;

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

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富贵不能扰乱他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他的节操,威武不能屈服他的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18.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

自己损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

自己抛弃自己(对自己极不负责任)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19.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人的毛病,在于喜欢教导别人,做别人的老师。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又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

  20.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篇三】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2.不以一眚(shěng)掩大德。

  ——《左传》

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

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5.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有技巧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没有本事的人没有追求。

  6.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7.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

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8.事随心,心随欲。

欲无度者,其心无度。

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

  ——《吕氏春秋》

事从心出,心随欲来,如果不从心欲的细微处观察事物,我们往往会被事物的表象所欺骗。

纵横古今中外,详细考察事情的成败得失。

如果深入观察,就会发现。

事情的发展往往是被人的心欲所控制。

  9.多行不义必自毙。

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1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是的了。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12.学不可以已。

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13、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4.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

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15.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

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1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是为了利益而来往(为了利益而奔波)。

  17.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1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

司马迁

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2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

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国学经典哲理名句摘抄【篇四】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

而再笨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2.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后汉书》

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后汉书·

王符传》

聪明人舍弃短处,发挥长处,以此来取得成功。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

相反,对于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