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166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docx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样本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

(-)

 

二00五年十月

 

新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规划

(-)

第一部分学院发展背景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地处国家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是克拉玛依市规模最大的全日制高等学校。

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乌鲁木齐矿业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新疆石油学院;1961年,新疆石油学院停办,并与技工学校合并,成立独山子石油学校,校址也由乌鲁木齐市搬迁至克拉玛依的独山子地区;1984年,学校更名为新疆石油学校;,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当前,学院占地面积1280亩,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价值3000多万元,图书馆藏书量30万册。

学院现有教职工471人,其中,专任教师213人,高级职称6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3472人,成人教育学生2100人,培训生1000人。

学院经过4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办学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为国家的石油、化工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万多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石油行业的骨干力量。

1.学院发展的优势分析

1.1开拓进取的领导队伍

学院经过几年的结构调整,当前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学院领导一致认为当前职教发展有很好的机遇,而且意识到学校要进入全国一流高职院校队伍,依然需要加强各方面的建设。

1.2石油行业办学的独特背景优势

学院多年来一直是行业办学,行政关系隶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

学院是由新疆石油学校升格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伴随着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而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具有石油行业办学的独特背景优势,学院的石油、石化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质量有口皆碑。

随着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石油发展战略的实施,学院的这一优势将得到充分地施展。

1.3悠久的发展历史

学院创立于1956年,当时名为乌鲁木齐石油学校,1958年升格为新疆石油学院,1961年迁往独山子油田,八十年代后期迁至当前校区,先后更名为独山子石油学校、新疆石油学校,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国家普通高校,更名为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

到,学院已经有48年的发展历史。

1.4良好的就业形势

学院积极转变办学思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实行了四项教学改革,以突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毕业生就业率为97.1%,居自治区高校榜首;就业率为95.3%,居自治区高校第三位。

而且在校学生大多被自治区和内地的一些企业“预定”,特别是一些和市场需求十分贴近的专业的学生呈供不应求的态势。

1.5优良的办学声誉

学院创办40多年来,为新疆的石油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0000余名,许多毕业生在企业和政府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油田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力量,素有“新疆油田黄埔军校”的美誉。

1.6初步形成的素质教育体系

学校加强德育研究,建构科学、规范的德育体系,实施高职生素质拓展工程,率先在全国高职院校推行素质拓展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学院发展的劣势分析

2.1师资力量薄弱

学院现有的师资水平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学校进一步的发展要求。

学院现有教职工471人,专兼职教师253人,专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60余名,高级职称占32.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65%。

其中,部分高级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来自于社会聘请,教师的学历结构大多数为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在读和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占39.4%,大多为在读,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要求。

而且部分教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

2.2教学设备不足

当前,学院有固定资产1.2亿元,教学实验实训设备3000多万元,图书馆6000余平方米,藏书30万册,多媒体教室12间(大、小报告厅,仿真室,各系部多媒体教室)。

电气工程、汽车维修、旅游三个专业有较好的校内实验实训设备,其它专业实训设备台套数及技术有待增加和提高。

2.3生源基础较差

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家长、学生甚至有些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低,学生都想尽一切办法上大学,拿本科学历,学生和家长都向往内地的学校,对新疆的高职教育缺乏认可。

因而造成高职生源缺乏,生源基础和素质都比较差。

2.4内部管理体系尚不尽完善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刚刚开始,许多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用人机制、惩戒机制、奖励机制等还没有健全,有些制度由于教职工的思想意识还没有树立,实行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学院发展面临的机会分析

3.1国家大力发展高职的政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7月28日至30日,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8月28日下发了《国务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的颁布与实施,必将对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3.2西部大开发带来了机遇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会推动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新疆农产品加工、石油化工、旅游、汽车、商贸等产业注入生机,将拉动生产、建设、服务、管理领域对一线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最终推动职业教育的需求,带动新疆职业教育的发展。

3.3国家石油战略重心的转移

新疆的石油储量占全国陆上石油储量的30%,当前新疆正在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基地,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土哈等四大石化基地。

10月份开始的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以及投资5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独山子至兰州成品油管道和投资30亿元以上的塔里木至兰州原油输送管道也将在今年动工兴建,这将对新疆石油化工产业和新疆经济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带动石化职业教育的需求。

3.4新疆纺织业、旅游业的大发展

新疆拥有种植棉花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棉花加工业在新疆已经崭露头角,振兴棉纺工程,建立棉花生产、销售与纺织企业进行嫁接,新疆纺织业具有培育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厚基础。

新疆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资源优势和沿边地缘优势,经过挖掘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能够开发更多的旅游精品,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旅游品牌。

新疆纺织业、旅游业大发展为职业教育创造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3.5劳动厅直通车的批准开通

,学院的汽车工程、电气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三个专业,被自治区劳动厅确定为新疆唯一的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直通车试点专业,直通车工程不但在新疆而且在全国也是首例,树立起了示范作用,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

3.6国家在学院重点投资实训基地

,汽车专业被国家六部委确定为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被自治区旅游局确定为自治区旅游定点培训单位,克拉玛依旅游局确定为旅游培训中心,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汽车工程、电气工程、旅游与酒店管理三个专业被确定为“直通车”,这些专业国家都将重点投资,加强对实训基地的建设。

3.7参加国家教育部门评估的挑战

学院将参加全国统一的高职院校评估,距评估仅有两年时间,当前学校已做了各项准备工作,但要达到评估优秀的标准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对于学校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能够经过迎接评估,将各项工作深入迅速的开展起来。

3.8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增加

随着新疆石油石化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轻工业、旅游业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必然加大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需求,而企业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增加正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3.9克拉玛依市唯一的高校

克拉玛依市作为新疆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非常迅速,人均GDP已经达到5000美元,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教育加快发展为经济服务。

而且,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各个地级市都要建设一所高等院校,当前克拉玛依市仅有克拉玛依职业学院一所高校,政府和教育部门必将加大对学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4.学院发展可能面正确威胁分析

4.1石油行业需求变化快,学生就业不确定

石油作为国际重要的战略物资和能源物资,关系到国计民生,因而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很大。

而且,石油行业的需求变化也非常快,随着高新技术的应用,石油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化,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就业不稳定,对于学校而言,重点发展石油石化专业会带来一定的威胁。

4.2自治区内高等兄弟院校的竞争

自治区有很多普通高等院校,而且大都集中在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在普通高等院校扩招的政策下,乌鲁木齐市区的高等院校具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必然对生源产生争夺,对克拉玛依学院造成威胁。

4.3高职生源不稳定

由于经济不发达,高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加之受到普通高等教育扩招的冲击,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不够稳定而且整体素质偏低。

4.4新疆整体经济落后

自治区整体经济水平落后,少数民族较为集中,教育整体水平滞后,特别是少数民族集中的南疆地区。

由于经济落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需求度都不高,也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一个瓶颈。

第二部分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5.规划的指导思想

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提升学院的办学水平,增强学院主动服务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的能力,为新疆经济结构调整战略、能源转换战略的实施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6.学院发展总目标

到,把学院建设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工文兼备、工科为主,区域性的、具有全国一流水平的职业技术学院。

7.学院定位

服务定位:

立足油城、辐射北疆、面向全疆、服务全国

办学定位:

“三教”统筹、学历为主、培训为重、协调发展

8.学院具体发展目标

8.1发展规模

以前,学院的发展以经过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水平评估为主要目标,规模发展以稳定为主,重在提高质量,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000人。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4500人,成人教育与培训学生达到人。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6000人,成人教育与培训学生达到人。

根据生均成本与学校规模反向发展规律,生均成本随学校规模的扩大而下降,但下降的速率递减。

学院在规划在校生规模的同时,还要密切关注生均成本(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

建筑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发展基金等;变动成本:

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教职员工人员经费等)的提高与降低。

学院生均成本的指标,既要作绝对比较,又要作相对比较。

绝对比较是指生均成本努力争取低于全国同类学院的水平,相对比较是指生均成本努力争取每年略有下降。

8.2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以突出石油、石化行业特色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原则。

一是专业设置以工科为主,以石油、石化类专业为主要特色;二是对现有专业进行适当整合,规划发展石油工程、石油化工、建筑、机电、汽车、计算机、电子、通讯、旅游、商贸管理、金融共十一大类专业;三是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专业,前重点投资建设石油石化、旅游、汽车维修、电器工程等专业。

并力争2~3个专业进入全国重点建设专业行列。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需求,又要考虑实际可能,要充分兼顾“轻”“重”专业的比例,努力做到以“轻”专业养“重”专业。

8.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因此,建设一支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学院办出特色、提升质量的关键。

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首先是在数量上达到学院教学工作的要求,其次,在质量上达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

因此,在数量上,以全日制在校生6000人规模为标准,学院的专任教师要求达到420人左右,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其中兼职教师(含网络兼职教师)的比例可适当高一些。

学院发展所需的兼职师资队伍要经过聘请当地企业的技术人员、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人员及退休人员,经过与具有优质师资资源的学校共建等方式解决。

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