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doc
《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的文献综述Word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随着我国家庭的“小型化”和“高龄化”的趋势,家庭养老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样的前提下,社区居家养老呗提上日程,并且越来越被受到重视。
目前各地的居家养老的实践层出不穷,并且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如何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也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对我国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理清目前的研究成果,同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研究和建设的不断发展。
正文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涵的界定
有关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界定,学术界的观点不尽相同。
王锦成社区居家养老定义为:
由社区提供居住在家的老年人一系列或户内或户外的养老服务。
从而构建一个符合老年人自身意愿又切实可行的居家养老体系[1]。
而陈赛权给出的定义则是:
居家养老是建立在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国家的基础之上,以家庭为载体,以社区网络为依托,以国家制度、政策和法律为保障,家庭养老和社区养老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陈赛权认为居家养老应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和精神慰藉为主要服务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区日托为主要服务形式[2]。
学者祁峰则认为,居家养老是与我国传统家庭养老紧密联系的新型养老方式,指在城市的各个社区建立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站,人们可以向服务站申请医疗、家政服务,由服务站派服务员到家中提供各种有偿服务的养老方式[3]。
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
养老经济供给从家庭保障被社会保障所替代,但家庭的养老功能并未完全消失,家庭在养老中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所以居家养老是一种兼具家庭养老特征和社会养老特征的混合型养老模式。
从发展趋势看,居家养老的社会养老特征日渐突出,家庭养老的特征逐渐弱化,并最终演化成社会养老模式。
张新宽认为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现实要求,其次研究构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最后,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辟了养老方式新思路,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完善了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事业[4]。
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向和方法
国内有关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上。
第一类是提出了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所面临的问题,针对于此提出了居家养老在未来应该避免和注意的问题。
发达国家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完成现代化后才面临老龄化问题,而我国面临的是经济相对滞后的情况下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因此中国必须找到适合自己国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方式,而不能一昧的照搬西方福利国家的养老模式[5]。
第二类则是研究着重从老年人需求的视角出发,阐述老年人对居家养老需求与否和需求程度。
穆光宗在马斯洛五层次需求理论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划分,将老年人需求归纳为生存性需求、展性需求以及价值性需求三大类[6]。
王丽华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与老年人的需求进行匹配和梳理,将老年人需求分为
(1)生理需求(食物、服饰等方面),
(2)安全需求(健康长寿、医疗健全),(3)社交和情感的需求(沟通交流、互助友爱),(4)尊重的需求(受人尊敬),(5)自我实现的需求(老有所为)[7]。
并且大多数学者从文化传统的角度上赞同居家养老,因为它符合多数老年人落叶归根的传统观念。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方法主要有1、文献研究法。
利用文献研究法对有关概念、观点和理论进行梳理、分析,归纳出各种理论已经取得的成果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问卷调查法。
通过在城市的主要街道、公园、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较为密集的场所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一定的深度访谈,了解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向及重点,通过数据的搜集与整理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
3、灰色预测模型。
本文在梳理过去10年之间老年人人口总量基础上,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的人口总量进行预测,为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人口总量预测做基础[8]。
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当前的现状及问题
(一)服务经费不足、筹资渠道单一。
张新宽认为目前,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列入政府年度预算的财政投入,然而“未富先老”的现状和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使得居家养老服务经费并不宽裕,许多地方的服务对象仅仅限于生活极端困难的老年人,财力上的限制直接制约着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及该模式效果的发挥[9]。
(二)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志愿者队伍薄弱。
苏畅认为我国从事居家养老的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服务队伍的弊端与不足日益显现。
从而导致了我国居家养老人力支持不足,缺乏专业的从事人员,服务人员的素质不高,无法向老人提供高效服务[10]。
(三)养老服务单一、缺乏行业标准和评估机制。
孙泽宇认为目前全国各地都已基本实施政府对困难老人实行居家养老补贴制度,但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化评估机制。
如上海虽然业已建立,但评估工作还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或服务机构自行评估,容易造成角色混乱。
绝大多数的评估员由社区中的退休医生、街道社保科工作人员担任,缺乏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评估技巧[11]。
(四)老人需求日益增加,政府和社区供给不足。
肖童认为由于我国城市家庭小型化发展,父母和子女分居成普遍现象,以致于老人的精神慰藉难以保证,并且老人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服务呈一种上升态势[12]。
苏畅认为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导致我国的养老服务供给缺口很大,护理服务和精神服务等匮乏[13]。
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的研究
(一)是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意识。
胡永琴认为发展社区养老首先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意识,只有使居民以及社区管理者对社区养老有足够的重视程度,才能推动我国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社区服务是福利型的,主要是向需要困难孤寡老人提供帮助%以至于社区内的许多人根本不知有社区养老服务这个项目,也不知道它的具体内容因此,作为新型的社区养老,应主张由社区内的居民积极将自己可共享的资源与他人共享,这不仅能扩大社区养老的覆盖范围,更是一种先进意识的体[14]。
(二)是健全政策法规。
张凌晨认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社区养老是解决我国养老的有效途径,因此政府在社区养老问题上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扶持政府可主要从两方面着手制定政策,增加投入。
政府要制定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并制定鼓励社区养老服务的优惠政策,对社会福利机构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企业等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同时倡导建立养老慈善基金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政府补贴购买服务,大力资助社区为老服务的设施建设[15]。
(三)是拓宽社区养老筹资渠道,整合有资源。
李香宁认为在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在其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和完善管理水平,制定居家养老的政策,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拓宽社区养老筹资渠道,加强社区资源整合,购买为老年人服务公益岗位,并培育非政府组织[16]。
(四)是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水平。
杨莲秀认为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条件成熟的社区,可以根据居家养老日托照料、医疗保健、护理康复、心理疏导等项目的需求情况对志愿者或义工进行培训,提高服务人员专业水平[17]。
六、小结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既研究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及其服务的理论性的探讨,做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和与其他的养老模式进行比较。
又对居家养老模式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比较完善的阐述。
居家养老模式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进行有机结合,既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又接受社会化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是解决城市老年人养老的一条适宜的经济方式。
它既立足于我国国情,又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
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研究如有效提供对老人的医疗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等方面提供专业的服务的有效措施,并且在如何有效将社区居家养老的各个主体联动起来,合理整合养老资源以及合理配置资源。
参考文献
[1]王锦成.居家养老:
中国城镇老人的必然选择[J].人口学刊.2000.
[2]陈赛权.中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0(3), 30-51.
[3]祁峰.建立具有中B特色的养老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讨.2005.
[4]张新宽.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5]肖童.天津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现状与需求研究[D].广西大学,2012.
[6]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北京[M].华龄出版社.2002.
[7]王丽华.金华市老年人需求的调查分析和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
[8]张鹏,天津老年人居家养老需求分析与设立方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2.
[9]张新宽.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
[10]苏畅,天津市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1]孙泽宇.关于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7.
[12]肖童,天津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现状与需求研究[D],广西大学,2012.
[13]苏畅,天津市城市居家养老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4]胡永琴.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机制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
[15]张凌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养老模式探究以苏州市——社区为例[J].社会研究.2011.
[16]李香宁.社区服务介入居家养老的模式探究,天津理工大学[D].2015.
[17]杨莲秀.城市社区照顾视角下的养老服务[J].城市理论前沿.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