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1341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法基本概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第一章基本概念

【引导】

1.谈谈你对概念的认识

2.谈谈你对物的理解

3.谈谈你对民事权利体系的认识

4.谈谈你对物权体系的认识

5.谈谈你对中国物权法了解

6.请注意与不动产有关的法规

【讲述】

第一节物

一、物的法律意义

(一)物的界定

1.从罗马法到德国法到中国法

2.基本要素

(二)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1.物与财产的关系

2.作为客体的权利

《物权法》第2条第2款第2句: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

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三)单个问题

1.人体

2.动物

二、物的基本种类

(一)动产/不动产

1.意义

2.不动产的确定和类型

3.土地

4.建筑物

5.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

(二)整体/部分

2.规范

(三)主物/从物

《物权法》第115条:

主物转让的,从物随主物转让,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四)原物/孳息

《物权法》第116条:

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

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

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

三、知识延伸

(一)问题

1.民法中人与物的关系

2.人格利益和物的关系

3.物的归属与违法性的关系

(二)文献

1.【德】卡尔·

拉伦茨:

《德国民法通论》,法律出版社。

2.【德】迪特尔·

梅迪库斯: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

3.常鹏翱:

《人与物关系的法律规则》、《物权客体制度之反思》,《物权法的展开与反思》,法律出版社。

4.颜厥安:

《没有脸庞的权利主体》,《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5.颜厥安:

《财产、人格,还是资讯?

》,《鼠肝与虫臂的管制》,北京大学出版社。

6.方新军:

《盖尤斯无体物概念的建构与分解》,《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7.苏力:

《“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易继明、周琼:

《论具有人格利益的财产》,《法学研究》2008年第1期。

9.常鹏翱:

《民法中的物》,《法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第二节物权

一、物权的特性

(一)支配权

(二)绝对权

(三)物权与占有

《物权法》第2条第3款: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二、物权的种类

(一)中国法的种类

(二)学理上的种类

1.法律根据

(1)公法物权和私法物权

(2)普通法中的物权与特别法中的物权

(3)国际法中的物权和国内法中的物权

2.主体

(1)国有物权、集体物权和私有物权

(2)单一主体物权和多数主体物权

(3)属人权和属物权

3.客体

(1)动产物权

(2)不动产物权

(3)权利物权

4.内容

(1)完全物权和限制物权

(2)用益权和变价权

5.产生

(1)法定物权和意定物权

(2)独立物权和附属物权

物权的形态

债的类型

物权和债权的关系

1.【德】赫尔曼·

魏特瑙尔:

《物权化的债之关系》,《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2.苏永钦:

《从债物二分的底蕴看债物分编的体例》,《中德私法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三节物权法

一、物权法的范畴

甲想购买乙的机器,双方于2003年1月2日签订了买卖合同,按照约定,甲当日支付了货款,乙应当在2003年3月5日将机器交付给甲。

丙也急需乙这台机器,就出高价购买,乙在2003年2月2日把机器交付给丙。

请问:

(1)甲乙、乙丙之间的买卖合同涉及几种权利?

(2)甲是否已经取得机器的所有权?

(3)丙能否取得机器的所有权?

(二)分析

1.对问题

(1)的分析

(1)寻找法条规范基础

(2)重温物债的二分法

2.对问题

(2)的分析

(2)一个延伸思考:

法律的适用方法

(3)重温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和履行

(4)债权变动与物权变动的分离

3.对问题(3)的分析

(1)生活经验和社会情理的角度

(2)法条规范和法律原理的角度

(3)如何保护交易中的第三人

(4)一个延伸思考:

交易类型、社会类型对规则的影响

(三)结论

1.静态范畴

2.动态范畴

二、物权法的意义

(一)规范物对人之归属

1.不动产法和动产法的二分

2.确定物上权利类型和内容

3.规范物上权利的得丧变更

4.协调数权利人对物的关系

(二)作为财产法的一部分

1.物权法与债法的关联

2.对物权人的经济意义

(三)个人集体的相互协调

1.个人主义的方向

2.集体主义的约束

(四)多元而发展的物权法

1.公法发展的影响

2.私法立法的跟进

3.法官造法的补充

4.交易实践的践行

三、物权法的结构

(一)欧陆经典

1.德国民法典(BGB)第3编:

占有、土地权利通则、所有权、地上权、役权、先买权、实物负担、(抵押权、土地债务和定期金债务)、(动产和权利质权)。

2.瑞士民法典(ZGB)第4编:

所有权、限制物权、(占有和不动产登记簿)。

3.日本民法典第2编:

总则、占有权、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留置权、先取特权、质权、抵押权。

4.台湾地区民法第3编:

通则、所有权、地上权、永佃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典权、留置权、占有。

(二)中国大陆

第一编总则:

第一章基本原则;

第二章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第一节不动产登记;

第二节动产交付;

第三节其他规定);

  第三章物权的保护。

第二编所有权:

第四章一般规定;

第五章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相邻关系;

第八章共有;

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编用益物权:

第十章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地役权。

第四编担保物权:

第十五章一般规定;

第十六章抵押权(第一节一般抵押权;

第二节最高额抵押权);

第十七章质权(第一节动产质权;

第二节权利质权);

第十八章留置权。

第五编占有:

第十九章占有。

附则

四、知识延伸

物权法的基本定位

1.苏永钦:

《社会主义下的私法自治》,《走入新世纪的私法自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孙宪忠:

《物权法的基本范畴及主要制度反思》,《论物权法》,法律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