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3908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docx

银川能源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电力系统分析

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设计

学院:

电力学院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1303

姓名:

周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1310240076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李莉、李静

日期:

2015年12月21日—2016年1月2日

摘要

电力系统是一个具有高度非线性的复杂系统,随着电力工业发展和商业化运营,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对电力系统稳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大型电力系统中,电压不稳定/电压崩溃事故已成为电力系统丧失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对电压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仍然是电力系统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国内外一些大的电力系统事故的分析来看,发生电压崩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预计负荷增长或事故发生后可能导致的电压失稳的程度和范围,难以拟定预防和校正的具体措施。

本文在简要分析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常见形式的基础上,着重在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两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

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控制。

目录

摘要 1

1电压稳定的研究 3

1.1电压稳定性及其类型 3

1.2电压稳定的研究内容 4

1.3电压稳定的研究展望 6

2电压稳定的研究方法 6

2.1静态分析方法 6

2.1.1灵敏度分析法 6

2.1.2特征值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和奇异值分解法 7

2.1.3连续潮流法 7

2.1.4非线性规划法 7

2.2动态分析方法 7

2.2.1小干扰分析法 8

2.2.2大干扰分析法 8

2.2.3电压稳定的概率分析 8

3负荷模型的结构 9

3.1静态负荷模型 9

3.1.1指数负荷模型 9

3.1.2多项式负荷模型 10

3.1.3与频率有关的负荷模型 10

4电力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 11

4.1节点类型 11

4.2待求量 11

4.3导纳矩阵 11

4.4潮流方程 12

结论 14

总结与体会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5

1电压稳定的研究

1.1电压稳定性及其类型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在远距离输送大功率负荷情况下突出的问题。

在初期的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距离较短,负荷较小,显然稳定问题不是很重要的问题。

而目前,在我国的电力网越来越大,输送距离越来越长,输送容量越来越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

在这样的电力系统中,主要靠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用户)提供可靠而不间断的电力,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优质,稳定性问题显得十分重要。

电力系统稳定性的破坏,是危害很严重的事故,会造成大面积停电,给国民经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这种后果促使人民严重关注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

可以说现代电力系统的很多方面都与稳定性问题密切相关的。

所谓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当系统在某种正常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某种干扰时,能否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的稳定运行状态或者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如果能够,则认为系统在该正常运行方式下是稳定的。

反之,若系统不能回到原来的运行状态,也不能建立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则说明系统的状态变量(电流、电压、功率)没有一个稳定值,而是随着时间不断增大或者振荡,系统是不稳定的。

知道电网甩去相当大的一部分负荷,甚至是系统瓦解成几个部分为止,这种稳定性的丧失带来的后果极为严重。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按系统遭受到大小不同的干扰情况,可分为静态稳定性和暂态稳定性。

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某种正常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某种小干扰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来的运行状态的能力。

实际上电力系统中任意小的干扰是随时都存在的,例如,某个用户需要增减一点负荷,风雨造成的摇摆,系统末端的小操作,调速器、励磁调节器工作点变化等。

在小干扰作用下,系统中各状态变量变化很小。

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是指系统在某种正常运行状态下,突然受到某种较大的干扰后,能够自动过渡到一个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

可见,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即是大干扰下的稳定性。

系统运行中的大干扰包括正常操作和故障情况引起的。

正常操作如大负荷的投入或切除,大容量发电机、变压器及高压输电线路的投入或切除,都可能对系统产生一个较大的扰动。

故障情况如系统中发生各种形式的短路、断路,这对系统的扰动极为严重。

电力系统受到较大扰动时,系统中的运行参数(电压、电流和功率)都将发生急剧的、不同程度的变化。

由于电源测原动机调速系统具有相当大的惯性,致使原动机的机械功率与发电机的电磁功率失去了平衡,于是在机组大轴上相应将产生不平衡转矩,在这个不平衡转矩的作用下,转子的转速将发生变化。

而系统中各发电机转子相对位置的变化,反过来又将影响系统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且各状态变量的变化较大。

综上所述,不论是静态稳定性还是暂态稳定性问题,都是研究电力系统受到某种干扰后的运行过程。

由于两种稳定性问题中受到的干扰不同,因而分析的方法也不同,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动态稳定。

动态稳定是指当系统受到某种大干扰将使系统丧失稳定,当采用自动调节装置后,可将系统调节到不致丧失稳定,把这种靠自动调节装置作用得到的稳定叫做动态稳定。

所谓动态稳定是指电力系统都到大干扰后,在计及自动调节和控制装置的作用下,保持系统稳定运行的能力。

当系统遭受到某种扰动,而打破系统功率平衡时,各发电机组将因功率的不平衡而发生转速的变化。

由于各发电机组的转动惯量不等,因此它们的转速变化也各不相同有的变化较大,有的变化较小,从而在各发电机组的转子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主要是研究电力系统中发电机之间的相对运动问题。

由于牵涉到机械运动,所以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也称电力系统的几点暂态过程的分析。

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还可以分为电源的稳定性和负荷大稳定性两类,电源的稳定性就是要分析同步发电机是否失步;负荷的稳定性就是要分析异步电动机是否失速、停顿。

但往往是电源和负荷同时失去稳定。

1.2电压稳定的研究内容

目前的研究工作按照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

电压失稳现象机理探讨、电压稳定安全计算和预防/控制措施研究。

(1)电压失稳机理探讨:

其目的是要弄清楚主导电压失稳发生的本质因素,以及电压稳定问题和电力系统中其它问题的相互关系,电力系统中众多元件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在电压崩溃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建立起分析电压稳定问题的恰当系统模型。

在这方面主要的研究手段有定性的物理讨论、电压崩溃现象的剖析、小干扰分析方法和时域仿真计算。

早期的静态研究中机理认识集中体现在P-V曲线和Q-V曲线分析、潮流多解的稳定性分析和基于灵敏度系数的物理概念讨论。

动态因素受到重视以后,负荷的动态特性,OLTC的负调压作用受到了普遍关注。

目前普遍认为无功功率的平衡、发动机的无功出力限制、OLTC的动态和负荷的动态特性与电压崩溃关系密切。

但是对电压崩溃的机理认识还很不一致,不同研究人员所采用的系统模型也有很大差别,这种现状表明迫切需要全面深入地分析电压稳定问题,分析它与电力系统中其它问题的相互关系,弄清各种因素的作用,抓住问题的本质,为不同情况下的电压稳定研究建模提供必要的指导原则。

(2)电压稳定安全计算: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寻找恰当的稳定指标和快速且有足够精度的计算方法。

电压稳定指标(多为静态指标)总体上分成两类:

裕度指标和状态指标。

目前已提出的主要有:

各类灵敏度指标、最小模特征值指标、电压稳定性接近指标、局部指标、负荷裕度指标等。

现在又提出了很多新的指标,如文献[3]的快速电压稳定指标FVSI,通过常规潮流程序计算每条线路的静态稳定指标,并按指标排列。

从而确定特定运行点到崩溃点的距离,来判断系统的安全性。

这个指标实现容易、计算简单、概念清晰,且预测结果较精确,可作为警告指标来预防电压崩溃;文献[4]在线电压稳定指标Lvsi,反映的是系统在当前运行状态下,某一支路电压稳定的程度;文献[5]基于网损灵敏度理论的二阶指标ILSI,可以很好指示电压稳定水平,并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也可用于在线评估;文献[6]提出将整个系统等值为一个简单的两节点系统,在此基础上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得到负荷母线在线小干扰电压稳定指标。

两类指标都能给出系统当前运行点离电压崩溃点距离的某种量度。

状态指标只取用当前运行状态的信息,计算比较简单,但存在非线性;而裕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电压稳定水平,但其计算涉及过渡过程的模拟和临界点的求取问题,计算量较大。

从目前研究看,尽管许多电压稳定指标已被提出,但由于各种指标都采用了不同程度的简化,其准确性与合理性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改进。

这方面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①快速、准确的指标计算方法;②根据动态机理对各类指标的合理性、准确性进行检验,为运行部门选择指标提供依据;③在快速算法中计及影响电压稳定的主要动态元件的作用,比如发电机无功越限和负荷特性的影响等。

(3)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

以日本和法国采取的事故对策最为出色。

前者强调增强事故状态下的电压控制能力,后者以其对电压崩溃过程的时段的划分,侧重于事故发生前的紧急状态下的预防措施。

目前普遍认为,加强无功备用、提高无功应变能力、防止无功功率的远距离传输、紧急切负荷、闭锁甚至反调OLTC是预防严重事故的有效措施。

1.3电压稳定的研究展望

电压稳定研究作为电力系统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实际课题,在近三十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一些电网工程人员研制了电压稳定分析和监测应用软件。

但目前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表明,对电压稳定问题的认识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还远远不能与功角稳定问题研究所取得的理论认识深度及应用成果相比拟,还不能通过对电压稳定全面的分析、预防、监测、控制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因此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研究方向主要有:

(1)电压崩溃的机理研究;

(2)对各种元件的动态特性还缺乏全面的分析和统一的认识,负荷建模仍然是电压稳定研究的最大难题;(3)影响电压稳定的主要随机因素的统计特性的获取,以及这些随机因素统计特性比较复杂时,如何进行电压稳定概率分析;(4)根据各种不同的电压稳定裕度指标,开发相应的监测应用软件,使电压稳定的研究成果真正地为电力系统服务。

2电压稳定的研究方法

根据所采用的数学模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基于稳态潮流方程的静态分析方法,基于非线性微分方程的动态分析方法。

2.1静态分析方法

静态分析方法大多都基于电压稳定机理的某种认识,主要研究平衡点的稳定性问题,即把网络传输极限功率时的系统运行状态当作静态电压稳定极限状态,以系统稳态潮流方程进行分析。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计算当前运行状态下的电压稳定指标、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寻找提高系统电压稳定裕度的控制策略等。

静态分析方法众多,以下扼要地综述一些广泛使用的、具有代表性的方法。

2.1.1灵敏度分析法

灵敏度法是通过计算在某种扰动下系统变量对扰动的灵敏度来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灵敏度分析的物理概念明确,求解方便,计一算量小,因此在电压稳定分析的初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对简单系统的分析也较为理想。

2.1.2特征值分析法、模态分析法和奇异值分解法

它们都是通过分析潮流雅可比矩阵来揭示系统的某些特性。

特征值分析法将雅可比矩阵的最小特征值作为系统的稳定指标;模态分析法在假设某种功率增长方向的基础上,利用最小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计算出各节点参与最危险模式的程度;奇异值分析法和特征值分析法类似,最小奇异值对应的奇异向量与特征值分析法对应的特征向量有相同的功能,在数值计算中前者只涉及实数运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