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026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1).doc

卧龙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材料整理工作落实明细表

发展项目

三年发展规划所有工作目标

所需材料

责任人

分管

领导

重点发展

项目

教师学科素养培养

第一年

①在学校管理层面针对各学科教师学科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的校本研修机制探索,促进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初步形成促进教师学科素养提高的评价标准。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第二年

进一步探索校本研修管理机制;初步探索教师层面的研修模式,形成部分典型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案例;继续完善教师学科素养评价等级标准。

第三年

形成学校层级研修机制,探索出教师为主导的学科素养提升模式;初步形成初中教师学科素养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实现教师学科素养的螺旋式发展。

特色发展

项目

赏识激励教育

第一年

①广泛开展问卷调查,建立学生个性表彰制度。

对涌现出的优秀学生、优秀组织进行表彰,强化成功体验,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王洪强

刘子周

开展“快乐十三中”系列赏识激励活动。

每季度举行一次全校性活动,每周进行一次社团活动,探索学生活动组织的有效途径;

王洪强

拟定《快乐十三中》活动汇编草案和《幸福十三中》图册框架,并在活动实施中进行充实。

多部门合作,探索赏识激励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

王洪强

第二年

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个性表彰制度,让学生会成为学生个性表彰的实施者。

尝试灵活多样的表彰形式,加强表彰的导向性和深刻性;

王洪强

进一步开展“快乐十三中”系列赏识激励活动。

每2个月举行一次全校性活动;努力实现社团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和学部活动自主化;

王洪强

初步形成《快乐十三中》活动汇编,丰富《幸福十三中》图册。

实施赏识激励教育校本课程。

王洪强

第三年

①形成学生个性表彰制度。

将学生表彰制度做为学生会的重要讨论内容,实现个性表彰的生本化。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表彰活动,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在十三中学习和生活的快乐,体验到成长的磨炼和幸福;

王洪强

深入开展“快乐十三中”系列赏识激励活动。

每2月组织一次全校性活动,增加学生会在全校性活动中的参与份额;

王洪强

形成十三中赏识激励教育校本课程。

形成《快乐十三中》活动汇编。

王洪强

基础发展

项目

基础发展

项目

基础发展

项目

基础发展

项目

基础发展

项目

基础发展

项目

师资队伍

第一年

①举行“我说学生的故事”活动,评选“爱生标兵”,汇编《爱生故事集》,唤醒教师职业热情;

王秋平

高志军

②探索建立教师自主发展模式。

引导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规划,建立教师培养档案。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研修活动,推动师资队伍素质提升;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③讨论制定教师考核评价细则,征集意见和建议,完善教师师德考核细则。

李振学

刘子周

第二年

①举行“我说自己的故事”活动,评选“师德标兵”,汇编《“感动十三中”师德事迹故事集》。

引导教师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富有创造性的教育行为、新型的思维方式;

王秋平

刘子周

②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形成部分典型教师成长案例,建立1个以教师命名的校级名师工作室,以点带面,提升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③完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侧重过程评价,定时考核,每学年评选出1个优秀教师团队。

李振学

刘子周

第三年

①举行“我说我家的故事”活动,评选“感动十三中先进集体”,汇编《“我爱我家”故事集》。

形成“领导当楷模、党员做示范、教师创榜样、学生树形象”的良好校园氛围;

王秋平

高志军

②在完善教师自主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学校成立教师成长领航团队,优秀教师自主申报创建各类教师成长研修社,实行项目管理,从中再培养出1至2个成熟的校级名师工作室,建立名师工作室教师档案;

李振学

刘子周

③建立教师团队考核评价标准,引领教师项目团队发展,推动项目团队良性竞争。

培养出2个成熟的优秀教师团队。

李振学

刘子周

德育工作

第一年

①评选2至4名校级优秀班主任,开展2次班主任培训,开展1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提升德育队伍的职业素养;

王洪强

刘子周

②各班级结合市级德育课题,制定“晨修午练”实施方案,开展“晨修午练”方案交流活动,依据方案初步开展活动;

王洪强

刘子周

③上好家长课程,开展家长座谈会1次,开展亲子活动1次,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王洪强

刘子周

④组织本校心理咨询师开展好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班级团体辅导开展1次以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王洪强

刘子周

⑤完善征集家委会成员意见渠道,公开校长信箱、学校E-mail以及学校监督电话,家委会会议召开至少2次,听取学校发展规划,确保全校家庭教育实效;

王洪强

刘子周

⑥团队建设:

完善初中少先队制度,形成团队共建的初步模式,设计活动规划项目,并初步实施;建立预备团员制的相关制度及配套实施办法,从适龄优秀少先队员中培养预备团员,探索预备团员制;

王洪强(张俊利)

刘子周

⑦全员育人导师制完善,育人导师职责明确,每月与学生谈心至少1次,与家长交流1次,促进每一名学生地不断成长。

李振学

刘子周

第二年

①修订完善《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评选2至4名校级优秀班主任,继续开展2次班主任培训,开展1次班主任经验交流,提升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

王洪强

刘子周

②各班级结合市级德育课题,依据“晨修午练”实施方案,深入开展活动,活动相关材料整理归档;

王洪强

刘子周

③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作1次报告,上好家长课程,组织家长认真学习并写出体会,组织家长座谈会1次,开展亲子活动1次,继续提升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

王洪强

刘子周

④组织本校心理咨询师开展好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团体辅导2次,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王洪强

刘子周

⑤家委会会议召开至少2次,及时反馈家长建议,提出学校建设合理化建议,评选优秀家长,增强家委会工作的实效性;

王洪强

刘子周

⑥团队建设:

团课队课形成材料,定期进行团队干部培训,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初步形成活动系列材料;完善预备团员制活动体系,每学期开展至少2次预备团员主题活动;

王洪强(张俊利)

刘子周

⑦全员育人导师制完善,育人导师职责明确,每月与学生谈心至少1次,与家长交流1次,由优秀的育人导师介绍成功经验,引领全体导师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育人帮教实效,促进每一名学生地不断成长。

李振学

刘子周

第三年

①评选2至4名校级优秀班主任,开展2次班主任培训,开展1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形成《班主任经验交流文集》,培养1至2名优秀班主任在区内能引领工作;

王洪强

刘子周

②结合德育市级课题建设,形成“晨修午练”校本课程,使该德育品牌建设在区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王洪强

刘子周

③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作1次报告,组织优秀家长育子经验交流1次,开展家长座谈会1次,开展亲子活动1次,继续提升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提高家庭教育实效;

王洪强

刘子周

④组织本校心理咨询师开展好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活动,开展班级团体辅导2次,不断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王洪强

刘子周

第三年

⑤家委会工作制度完善,家委会会议召开至少2次,听取学校发展规划并进行评议监督,确保全校家庭教育实效,征集优秀家委会成员家教经验,形成优秀家委会成员家教经验汇编,共同做好育人工作;

王洪强

刘子周

⑥团队建设:

形成团队共建的工作模式,每学期开展至少2次预备团员主题活动,形成丰富的活动育人材料集;

王洪强(张俊利)

刘子周

⑦认真做好育人导师工作,总结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实施经验,形成《育人导师成功案例集》。

李振学

刘子周

教学工作

①深化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改革,通过课堂研讨月、教学成果展示月等活动,初步形成快乐课堂基本规范;

李振学

刘子周

②在部分学科进行教师第二课程开发试点工作,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学校逐步形成教师第二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明确课程开发的途径、内容、管理措施,形成《教师第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办法》,打造出1至2门教师第二课程;

齐新宁

刘子周

③以双整谐动研究为依托,细化教学常规管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实效,提高教师个性化课程设计能力,形成优化的学科课程资源库,建立学校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共享课程资源;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④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基本环节,建立教研组和备课组两级教学研究工作规范,多方式收集教学质量信息;

李振学

刘子周

⑤将随班就读工作纳入学校课题管理。

李振学

刘子周

①组织“快乐课堂”评比活动,形成快乐课堂评选办法,学校评出5个以教师命名的快乐课堂,每个年级评选出10名乐学标兵;定期开展“倾听学生的声音”活动,调查学生乐学指数,形成快乐学习调查报告,为调整教学服务方向掌握第一手信息;

李振学

刘子周

②具体实施教师第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管理办法,10%的教师能够开发第二课程,打造出5门教师第二课程;

齐新宁

刘子周

③探索以教研组为核心的校本研修模式,评选出1至2个学校特色教研组;10%的任课教师评为学校个性化特色教师;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④修订教学质量相关责任人的管理职责,制定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监控机制并实施;

李振学

刘子周

⑤加大对随班就读学生的管理力度,每月一次学情会商。

李振学

刘子周

①建立1至2个以教师命名的快乐教师发展工作室,引领教师发展走向个性化、专业化,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继续组织快乐课堂评比,评选出10个以教师命名的快乐课堂;

李振学

刘子周

②继续开发教师第二课程,完善课程评价机制,20%的教师能够开发第二课程,并能规范的实施;10%的教师第二课程能形成精品课程。

学校争取能在各级平台推介课程开发研究成果,形成典型教师第二课程开发与实施系列课程读本;

齐新宁

刘子周

③继续打造特色校本研修模式,评选3至4个学校特色教研组;统考学科每学科培养出1名学校认定的个性化特色教师;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④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管理相关制度,根据质量监控结果,加大过程监控的力度;以典型学科为研究切入口,构建后续监测跟踪体系;

李振学

刘子周

⑤形成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常规工作机制和教学案例集。

李振学

刘子周

科研工作

①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学科素养培养与提高的途径》为研究主题,以课堂教学研究为核心,以个性化特色教师培养与研究为目标,在特色发掘中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

形成多样的教师育己模式,汇集成教师学科素养个性发展档案;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②建立学科组研修机制,形成1至2个特色学科组。

李振学(孙倩)

刘子周

①探索建立部分学科教师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