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9005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6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x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课题名称: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

学生:

骆天阳

指导教师:

刘昭

[摘要]选排课系统功能的设计上,学生选排课系统可以分为登录、排课和选课3个子系统。

登录子系统区分排课者(也即系统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这三者的不同身份,给出不同的权限,在页面中根据身份判断其相应具有的功能来使用这套系统。

排课子系统主要供排课者使用,排课者可以在这里进行一切与排课有关的活动。

选课系统主要供学生选课使用,在这里可以进行与选课有关的活动;教师可在教师反馈系统中对排课者提出反馈意见,供排课者在排课时可参考使用。

学生选排课系统使用Delphi7平台开发。

在数据库上考虑到快捷、有效,同时考虑到多台服务器共同使用同一个数据库的情况,这里选择SQLServer2008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关键词]Delphi7学生排课学生选课SQLServer

第一章任务书

1.1题目及要求

学生排课选课管理系统

要求:

某中学的排课管理系统。

实现班级、课程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实现学生、教师信息的管理;实现班级课程及课程的任课教师和排课管理;创建存储过程检测指定教师、指定节次是否有课;创建存储过程生成指定班级的课程表;创建存储过程生成指定老师的课程表;建立数据库相关表之间的参照完整性约束

1.2设计时间

(1)第14-15周搜集、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

(2)第16周对用户进行需求分析

(3)第17周系统功能模块分析及其划分

(4)第18周数据库设计、系统设计及撰写文档

(7)第19周准备答辩

总计6周

1.3其他相关内容

项目提出者:

石河子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内容:

详见第六章系统设计

指导老师:

刘昭老师

开发人员: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管11级1班骆天阳(2011508096)

软件用户:

学生、教师

1.4设计资料

指导老师提供题目要求。

国家标准:

《项目开发计划规范》(GB8567——88)

《软件需求说明书规范》(GB8567——88)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规范》(GB8567——88)

《数据要求说明书规范》(GB8567——88)

《详细设计说明书规范》(GB8567——88)

《操作手册规范》(GB8567——88)

《用户手册规范》(GB8567——88)

《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规范》(GB8567——88)

《详细设计说明书规范》(GB8567——88)

1.5工作内容

1.5.1系统可行性分析和需求分析

分析系统的可行性,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并且对系统需求做出较为全面的规定;给出系统的约束条件以及某些数据格式。

对所开发软件的功能、用户界面及运行环境等作出详细的说明。

它是在用户与开发人员双方对软件需求取得共同理解并达成协议的条件下编写的,也是实施开发工作的基础。

1.5.2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软件的质量以及软件开发的成败。

该部分内容对数据库做出定义,依照数据库设计的规范步骤进行设计数据库,使数据库达到较高的规范化要求,以指导下一阶段的系统设计工作。

1.5.3系统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该部分内容是概要实际阶段的工作成果,它应进行系统功能分配、模块划分、系统框架构建、运行设计等,为详细设计提供基础。

详细设计着重描述每一模块是怎样实现的,包括实现算法、逻辑流程等。

照已经分析出的系统模块进行编码设计,生成学生排课选课系统的源代码。

1.5.4系统测试

为了更好的对本软件的正确性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一步的对本软件进行验证,给用户一个满意的软件,让用户更好的使用本软件,从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

为此,我们要制定一个测试计划并对已完成系统进行测试。

测试计划应包括测试的内容、进度、条件、人员、测试用例的选取原则、测试结果允许的偏差范围等。

测试工作完成以后,应提交测试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对测试结果加以分析,并提出测试的结论意见。

第二章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分析系统的可行性,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2.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等。

本课题是以Delphi7平台和MicrosoftVisualStudio2010作为开发工具,运用Pascal等语言进行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库是MicrosoftSQLServer2008。

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小巧、速度快,而且功能也十分完善,非常适合软件的开发。

而且,平台降低开发和管理他们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时间和成本,使得系统可以以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来运行他们最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

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

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

综上所述,本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系统的开发。

2.2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开发所涉及的操作平台、开发工具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机房已具备的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而且如今的市场情况是:

其他都在涨价,就电子类产品在降价。

而且我们可以免费参阅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免费下载相关文献资料,所以在经济上不存在很大的负担。

2.3操作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以数据、图表作为人机交互载体的,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从来需要用户输入相关信息,根据相应提示进行选择即可,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和易用性,用户只需要阅读用户手册,或者观看别人演示,即可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使用。

因此从操作可行性方面来说,本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三章开发运行环境

3.1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3.1.1系统开发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7

数据库:

MicrosoftSQLServer2008

集成开发环境:

MicrosoftVisualStudio平台、Delphi7

设计工具:

MicrosoftSQLServer2008数据库、Delphi7

3.1.2系统运行环境

1.服务器:

CPU:

P42.0G以上

内存:

512M

硬盘:

60G以上

网络:

100M/1000MEthenet

2.客户机:

CPU:

500Mz

内存:

64M以上

硬盘:

1G以上

网络:

10MEthenet

3.2开发工具介绍

本系统使用Pascal语言开发,使用的开发工具基本都是Windows平台下的工具。

Delphi7、MicrosoftSQLServer2008等

3.2.1Delphi7

Delphi,是Windows平台下著名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工具(RapidApplicationDevelopment,简称RAD)。

它的前身,即是DOS时代盛行一时的“BorlandTurboPascal”,最早的版本由美国Borland(宝兰)公司于1995年开发。

主创者为AndersHejlsberg。

经过数年的发展,此产品也转移至Embarcadero公司旗下。

Delphi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IDE),使用的核心是由传统Pascal语言发展而来的ObjectPascal,以图形用户界面为开发环境,透过IDE、VCL工具与编译器,配合连结数据库的功能,构成一个以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为中心的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3.2.2MicrosoftSQLServer2008

MicrosoftSQLServer2008是一个重大的产品版本,它推出了许多新的特性和关键的改进,使得它成为至今为止的最强大和最全面的SQLServer版本。

在现今数据的世界里,公司要获得成功和不断发展,他们需要定位主要的数据趋势的愿景。

微软的这个数据平台愿景帮助公司满足这些数据爆炸和下一代数据驱动应用程序的需求。

微软将继续投入和发展以下的关键领域来支持他们的数据平台愿景:

关键任务企业数据平台、动态开发、关系数据和商业智能。

第四章需求分析

4.1引言

为了规范、有条理的进行本系统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使后续的开发维护工作变得可靠而轻松,编写本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旨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参考,使系统在需求的范围之内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劳动,加快开发进度以及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也是为以后系统维护服务提供指南。

4.2编写目的

本软件需求说明旨在分析、确定本系统的任务,以及明确系统在功能、性能、操作使用上、运行环境、与外界的数据接口、输入/输出等各相关方面的要求,用来给本系统的开发人员和用户阅读,同时也作为开发过程中的开发标准,当双方确认之后,以供开发参考。

预期读者是系统设计人员、数据库设计人员。

4.3研究背景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

面对庞大的信息量,就需要有学生教务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学校为方便学生管理,需开发一个学生管理系统。

为便于学生,老师,教务管理人员信息查询,注册以及信息修改,学校把学生的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成绩等信息输入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库,然后在管理终端可以对数据进行查询和修改操作。

要求系统能有效、快速、安全、可靠和无误的完成上述操作。

并要求系统界面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程序利于维护。

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

很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验:

同样专业的学生在4年中,教学计划一样,课程设置一样,所完成的课时数也一样。

在这样的环境中谈什么素质,谈什么创新?

因此,大学探索完全学分制的改革,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自由广阔的学习空间。

大学的学习时间可以变长也可以缩短,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服务来规划未来的人生。

但是,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选课问题,本课程设计的开发就是解决教学管理系统中存在的这个问题,它为大学实现完全学分制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平台。

4.4系统描述

教师任课管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排课子系统的关键技术是形成采用框架式可维护的排课策略库。

这个策略库要具有学生、教师、教室、课程等多因素自动综合的求优排课算法,课程时间分布的自动平衡和时间段限定,由计算机生成课程安排表。

在教室管理子系统中则要求该系统与自动排课系统联动,可以对排课后的教室用计算机进行借用管理、查询、分析统计,可生成全校教室使用情况汇总表。

网上选课及包含自动排课、学籍管理、教室资源管理、任课教师管理等系统融为一体。

4.5系统需求分析

新系统查询方便、存储量大、保密性好、成本低、可靠性高。

系统需求提供以下功能:

A.要提供学生基本信息的维护功能,管理者能够通过此项功能及时添加、修改和删除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动态管理学生。

B.系统分三个模块端:

学生端模块,教师端模块,管理员管理模块。

信息从这三大模块分类,有序完整地进行管理。

C.每一个模块都以不同的身份进行登录。

学生模块需要登录以及注册;师端模块分两个身份登录,不同的教师进入的界面有所不同;而管理员则是管理这个系统的所以信息,以管理员的身份进入,则其界面功能不同。

D.系统可以根据选课信息提供每位学生的各学期的成绩,使得辅导员能迅速地询到任意一位学生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