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934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docx

未来版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全册教案

 

 

学科:

品德与生活上册

年级:

二年级

任课教师:

___

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教案未来出版社

一、本学期具体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习生活后,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美好的向往和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参与能力。

二、本学期课程内容标准的重点:

1.健康、安全地生活:

能在生活中运用学到身体保健知识和安全知识;自觉养成护眼、护耳、护牙的习惯,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的姿势。

2.愉快、积极地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团结合作的喜悦;在生活中体验友爱和温暖,诚实不说谎;在过去的一年中自己和班级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和自豪的同时,对二年级学习和生活有新的打算和期待。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体验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的温暖,初步了解与自己生活密切的人们的劳动;并对劳动者充满尊重和感激之情,向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愿意为他人,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自己生活的地方,初步形成环保意识。

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对人体、植物以及身边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积极地探索兴趣,能用小试验、调查、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知识;并能与老师、同学一起对探索的结果进行初步的总结。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目标:

1.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

2.了解我们的课余生活,意识到它们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性。

3.爱护自己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课时多彩的课余生活

教学目标:

1.认识我们的课余生活,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

2.用多种方式表现课余生活,增强保护意识。

活动课时:

1课时

活动过程:

1.开课:

(老师先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

这学期是同学们的品德与生活课老师。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很有意思。

这里,我们先来整体感知一下本学期所学内容。

(老师先带学生把课本从头到尾认真看一遍;然后让学生自己把课本看一遍;最后同桌俩互相讨论讲讲自己最喜欢哪部分内容。

2.老师讲本学期具体要求。

老师:

既然有这么多同学喜欢的内容,我们就要努力学好这门课。

这里,老师提几点要求:

(1)每节课要按时带书来。

(必要时借书)

(2)每节课要带水彩笔、大美术本。

(3)学期考评方法:

数数谁的五角星最多得分。

3.布置作业:

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用米尺量身高、胸围记在书上。

第二课时快乐的双休日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

3.情感:

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还记得以前的假期生活是怎样过得吗?

你打算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二、活动一:

我的假期愿望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各自以前的假期生活,再说一说现在自己的假期愿望。

目的: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假期。

2.全班范围内交流:

3.全班同学讨论。

4.教师小结:

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应该是学玩结合、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三、活动二:

学习制定计划表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3)修改哪些内容?

(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

(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

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

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第三课时巧安排,会节约

教学目标:

1.认知:

学会记录自己的成长进步,从而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2.技能:

能够在成人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自己的暑假生活。

3.情感:

懂得放假期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并懂得做事情应该持之以恒。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制定计划表

1.引导学生想一想:

(1)教材中的举例包括哪些内容?

(2)还可以添加哪些内容?

(3)修改哪些内容?

(4)哪些内容是每天都要做的?

(5)哪些内容可能不能实现?

2.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与小组同学交流,作些补充、调整。

3.教师小结:

1.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并持之以恒地实施,就会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意义。

2.如果自己任务完成得好,就为自己画个笑脸,以资鼓励。

 

第二单元我可爱的家乡

第一课时走进我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2.思考:

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3.交流:

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

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

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

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

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观察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

四.说一说。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五、总结:

你有什么感想?

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课时爱护我们生活的地方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2.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空闲时间你会不会和家人一起到湖边走走,到公园去逛逛呢?

呼吸湖边新鲜的空气,欣赏公园的美丽景色,这是件多么令人神往,多么惬意的事情啊!

2.生活当中除了咱们这有这么优美的地方,其它的城市也有。

世界各地都一样,因为我们拥有同一个地球。

3.小结:

阳光、空气、水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三元素,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它们。

动物、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富有趣味。

二、焦点访谈:

我们的环境怎么了?

1.现实的生活与理想永远都会隔很远。

人类生活周围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卫生、光、声音等)都存在着被污染、被破坏的情况。

2.同学们好好想想造成污染与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

3.学生讨论学习。

4.小结:

环境被污染、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急功近利或愚昧无知造成的,有的污染与破坏的后果一时一刻看不出来,但最终还是会给人类带来不利。

美好的环境人人喜爱,但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来创造与维系。

三、留住美好的家园。

活动:

小调查。

1.大家一起看看书上的小调查,我们和小兔贝贝一起参详一下吧。

2.四人小组讨论,书上小朋友提出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说说你的理由。

(通过插图去想想当时周围是怎样的环境。

3.刚才大家谈论了书上的环境,那现在我们就商讨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吧。

咱们周围的水清吗?

你每天呼吸时觉得困难,空气新鲜吗:

看看周围,你觉得干净吗?

4.刚才同学们评论的结果,大家都看到很清楚了,那老师请大家好好的想一想,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是我们造成的?

我们能为美化环境做些什么呢?

在实际生活当中,你有没有乱扔垃圾。

有没有向水里扔垃圾。

是不是经常放鞭炮,这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

第三课我的家乡真好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对家乡的理解和感受、想法。

2.理解怎样做才是热爱家乡。

重难点:

理解热爱家乡的具体做法。

教学过程:

一、自己心目中的家乡

1.感受与体验:

我们生活的地方叫什么,你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2.诉说与交流:

说说自己对认识和理解。

如:

“家乡都出产、生产什么”。

二、家乡对我多么重要

1.从吃的、用的、上学、看病等方面说说家乡为我们提供的方便。

2.看书。

第三单元吃的学问

第一课我们的食物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2.学习用分类的方法认识食物,培养分类能力。

3.学习用简单的图表进行统计,培养学生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4.、激发学生关心食物的兴趣,增进学生的健康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需要的主要营养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以及整理资料和评价统计结果的初步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认识食物、了解食物

(1)拿出你制作的食物卡片,在小组内交流你

昨天吃的食物情况,然后老师找几个同学

向全班汇报昨天所吃的食物情况,并说说

你对食物知道些什么?

还想了解些什么?

(2)给你所吃的食物进行分类,看谁分的方法多?

(用学生自制的卡片分类、摆在桌子上)

(3)汇报你的分类情况,并说说你的根据是什么?

(对学生的分类结果,只要合理应给与肯定)

(4)师:

大家一天中吃了这么多种食物,吸收了很多人体所需的营养,你知道人体主要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吗?

这些营养对人体有什么作用?

你能说出几种主要含有这种营养的食物吗?

小组讨论,将自己搜集来的资料相互交流。

(5)汇报讨论的结果。

(6)请你按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为标准给你吃的食物重新分类,并想一想哪些食物支持我们生长发育?

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

哪些食物支持我们活动又不能吃得太多?

哪些食物让我们保持健康?

(7)汇报你分类的结果,并说说这些食物对我们人体的作用。

(8)你能找到一种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的食物吗?

(9)讨论并汇报:

只吃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好吗?

为什么?

2.统计、评价全班一天所吃的食物情况

(1)教师按照黑板上食物的分类情况统计全班所吃的每种食物的人数。

(老师将人数标在食物卡片下面)

(2)请同学们将黑板上的数据整理后填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3)分组讨论:

从统计的结果中,你发现了什么?

将你的发现写在《科学活动手册》上。

(4)汇报你的发现。

3.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延伸:

老师给大家提出一个课下思考的问题:

同样一日三餐,可是有的人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吗?

第二课食物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体会粮食来之不易,有尊重劳动人民的情感。

2、能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有爱惜粮食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猜谜语:

(黄袍加身,金屋藏娇,粒粒皆辛苦,颗颗宝中宝。

稻谷)

(1)表演《一粒米的自述》

我是一粒米,别把我看不起,农民伯伯冒着风雨来种我,忙呀,忙呀忙,费了多少力。

我呀来得不呀不容易。

(2)产过引导学生讨论粮食的生程。

(翻地、打垄、播种、浇水、锄草、施肥、除害虫、收割、脱粒、晾晒)

朗读古诗《悯农》: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和思考浪费粮食的现象

2、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1)小组内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浪费粮食的现象调查结果,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3)学生边说边展示自己的画,或老师出示图片。

3、讨论如何爱惜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