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茶文化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
《潮汕茶文化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潮汕茶文化的发展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著《潮州民俗志》、《潮州文物图志》、《潮州金石考》等。
《潮州茶经》,作于1957年清明,以抄本行世。
翁氏《潮州茶经》,较为全面反映潮洲工夫茶的概貌,吸收唐、宋以降历代先贤论茶精苹,融大潮地产茶铭区、嗜茶品类、取水掌火、茶具、冲泡、啜饮、寻韵等基本内容,总结成简洁的文字。
规范的程式。
工夫茶就是从择茶到冲泡全过程“求粗、求工”,并由此体味工天茶的“味云腴,食秀美,芳香溢齿颊,甘泽润喉吻,神明凌霄汉,思想驰古今”的“三昧”境界。
二、潮州日工夫茶的特点
《潮州茶经》问世已有40多年,它在总结和发扬潮汕茶俗文化方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潮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交汇融合的特殊地域,潮州茶俗文化的形成便是特例之一。
潮式工夫茶的特点,第一是在开放、多元中形成鲜明的个性。
从技茬的观点和物质的观点来衡量,始终是开放的、多元的,由于开放,就有吸取相创造。
工夫茶“四宝”:
“宜兴紫砂壶,景德镇若琛杯,枫溪砂桃,潮阳红泥炉”,还有“潮阳颜家锡罐”,“潮安陈氏羽扇”等,即是一例。
饮茶的“茶品”,甚至种植的茶树品种、单丛,也是多元的、开放的。
潮州工夫茶有它的鲜明个性,走进哪家哪户,茶盘家伙一摆,不用问,便是工夫茶,如翁氏所说“潮人所用茶具大体相同,不过以家资有无,精粗有别而已”。
有了“大体相同,精粗有别”,就有“雅俗共赏”的基础。
翁氏在序言中说明白:
“无论嘉会盛宴,闲处独居,商店工场,下至街边路侧,豆棚瓜下,每于百忙当中,抑或闲情逸致,无不借此泥炉砂挑,擎杯提壶,长斟短酌,以度此快乐人生。
”潮州工夫茶以“精细”的工夫“收工夫茶之功”,就是鲜明个性中的“特质”。
潮州工夫茶特点之二,是运用工夫茶艺追求“真美”。
好茶好味,“酽、热、香、滑”,人各一杯,不玄虚,不造作,平易自然。
翁辉东《潮州茶经》对传统工夫茶艺的择茶、选水、备具及冲泡法有如下概述:
1.茶之木质,(有名区、品种、制法之别)“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2.取水:
(本之陆羽《茶经》)“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潮人嗜饮之家…诣某山某坑取水,不避劳云。
3.活火:
“潮人多用绞积炭”(坚硬木烧的炭),“更有(用)橄榄核炭者”。
4.茶具:
茶壶(俗名冲罐),盖瓯(代替冲罐),茶杯(宜小宜浅。
径不及寸),茶洗(一正二
副),茶盘,茶垫,水瓶(备烹茶),水钵(贮水),龙缸(容多量水),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著,茶罐,竹箸,茶桌,茶担(用于登山游水烹茗),茶罐锡盒。
(共18器)。
5.烹法:
(1)始器:
洁器,候火。
淋杯。
(2)纳茶:
先“淋罐淋杯令热”,再纳茶至罐约七八成。
(3)候汤:
木之《茶说》“若水面浮珠,声若松涛,是为第二沸,正好之候也”。
(4)冲点:
“缘壶边冲入,切忌直冲壶心,不可断续又不可迫促。
挑宜提高倾注”。
(5)刮沫:
“冲水必使满而忌溢,满时茶沫浮白,提壶盖从壶口平刮之”。
(6)淋罐:
“复以热汤淋壶,以去其沫,壶外追热,则香咪盈溢于壶中”。
(7)烫杯:
“烧盅热罐,方能起香”。
(8)洒茶:
“茶叶纳后,淋罐淋杯,倾水,几番经过,正洒茶适当时候”,“洒则各杯轮匀,又必余沥全尽,两三洒后,覆转冲罐,俾滴尽之”。
“洒茶既毕,乘热,人各一杯饮之”,“一缀而尽,三嗅杯底”寻韵,闻香。
近数十年来,与翁氏时期相比,程式依然,而茶品、取水、用火、茶具,均有新的发展。
其原因,一是科技进步,潮汕单丛茶产区大大扩大。
茶品丰富多彩:
电器的应用,茶具型、制、花色多样化;
二是闽、台、潮茶艺交流,进人新的交汇融合期。
闽、台、潮工夫茶,本是“同源分流”,如今融汇,共创“中国工夫茶”。
《潮州茶经》“三嗅杯底”;
钱塘陈于厚。
……金茎邑露只闻杯演化为台式“闻香杯”;
“茶漏”、“公道壶”加入潮州茶具的行列;
凤凰单秘迸人台式茶艺馆,潮汕人喜爱铁观音,冻顶乌龙。
为何都属“中国工夫茶”。
三、工夫茶由来与“潮式工夫茶”
探究工夫茶由来,一从茶器茶具。
一从泡饮方式,一从称谓。
翁辉东有一段很有意思的话:
“工夫茶之特别赴,不在茶之本质(指茶类),而在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之烹制。
”因此,翁氏又说:
“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在泡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铁观音。
”翁氏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说出了工夫茶的泡制法的初始,沿用了绿茶、焙茶的泡制法。
从工夫茶己有的茶具来看,其“萌芽期”似可追溯到明代后期,即16世纪下半叶。
明代是我国制茶技术有较多创新的时期,绿茶的制作由蒸、焙改为炒青,饮茶方法由煮饮改为开水冲泡,随之适于冲饮的茶具型制也趋向小型、多样。
1597年,明代万历二十五年许次纤撰《茶疏》有如下记录:
产茶……于今贡茶,两地独多,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非最上,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炒茶生叶初摘,香气未透,必借火力,以发其香……旋摘旋炒……。
以半熟为度,微似发香,是其候矣,急用小扇,钞置被(焙)笼,纯棉大纸,底燥焙,积多候冷,入瓶收。
秤量茶注宜小不宜大,小则香气氤氲,大则易于散漫……独自斟酌,愈小愈佳,容水半升者,量茶五分,其余以是增减。
瓯注茶瓯古取建窑……碾茶用之宜耳。
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近日时彬所制,大为时人宝惜,盖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无土气耳。
饮啜一壶之茶,只堪再巡。
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
所以茶注要小,小则再巡已终。
……若巨器屡巡……何论品尝。
何知风味乎。
这里,许次纾强调绿茶的品饮,茶注小则香气氤氲,茶瓯以自为佳,兼贵于小。
这个观点,在后期工人茶的品饮中是一脉相承的。
《茶疏》问世40多年后,1642年。
明末冯可宾撰《岕茶笺》,则说得更为明白,他在论及茶壶、茶杯时说。
或问茶壶宜大宜小,茶壶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饮,方办得趣,何也,壹小则香不涣散,味不耽阁。
工夫茶品饮程式的“成型期”,应在乌龙茶创制之后才得以确立。
庄任《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品饮艺术》一文,根据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王草堂《茶说》和释超全《武夷茶歌》(清18世纪)和阮晏《安溪茶歌》,推断乌龙茶创始于17世纪中后期,即明代中后期,适于乌龙茶的“工夫茶”品饮方式也随之兴起,首先行于武夷,再及于闽南、潮州。
见之文献明确描述武夷品茶的,是清代袁枚在乾隆五十一年(786)游武夷天游寺僧道献茶的记载,见之于《随园食单》: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逮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
徐徐咀嚼而体味之,果然请香扑鼻,舌有余甘。
但袁枚在武夷品茶,并未提到品饮“工夫茶”这一名目。
袁枚的记载距乌龙茶创制已近百年,期间有关武夷茶的品饮方式的沿变就有待于查考了。
工夫茶饮法之传人潮汕,当与茶叶商旅有密切关系。
武夷品茶技艺。
主要集中在寺观僧道,前述袁枚天游寺品茶即为一例。
1804年清代姚衡《寒秀草堂笔记》转述崇安县令柯易堂的话:
言茶之至美,名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予以金定此树…惟寺僧乞得一、二两,以饷富商大贾求檀施。
此前(约1753以后),清代刘靖撰《片刻余闻集》论及武夷茶高下,分岩茶、洲茶二种,岩茶由各岩僧道采制,远近贾客于各寺庙求购。
洲茶中“芽茶为属真伪相参……惟粤东人能辨之”,说明粤东人(广东人)也是评茶能人。
它如《崇安县志》(807)、《崇安县新志》(1940)、《武夷山志》(1710)均记录了清初至乾嘉以至民国期间,“潮帮”、“厂府帮”在闽北采办茶叶极为活跃,工夫茶品饮方式传人潮汕,商旅的作用应是主要途径。
但是,“工夫茶”这一名目,由“茶名”转化为“品饮”名称,是武夷寺僧,抑或“潮帮”还不清楚,而工夫茶的品饮方式,源于闽北武夷,是毫无疑问的。
潮州工夫茶品饮方式,至迟在18世纪下半叶就已确立了。
据黄挺《潮汕文化源流》的论述,最先把“工夫茶”作为一种品茶程式的名称载诸文献的,是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
俞于乾隆五十八至嘉庆五年(1793-1800)任广东兴宁曲史,《潮嘉风月》记载了当时韩江六篷船上饮茶习俗,从用茶,器具,茶具到品呷等程式和今天相同。
《潮嘉风月》最重要的话是:
“工夫茶烹治之法……”
翁氏《茶经》在列出“工夫茶”的茶具之后,作出结论:
饮茶之家,必须一一毕具,方可称为“工夫”,否则牛饮止渴,工夫茶云乎哉?
”,看来,茶具是“工夫茶”的要件之一。
潮式工夫茶,简而言之,就是:
茶具器具配备精良和闲情逸致的烹制。
四、潮人饮茶的历史
从潮人。
识茶、种茶,惟断潮人。
饮茶。
潮人对于茶的认识,经历了启蒙、普及、提高再普及三个阶段。
位于岭东的潮州地域,与岭南韶州(东昌、仁化、南雄等)不同,岭东不属于茶树自然分布区,近代的地方群体品种,如丰顺乌图茶,大埔石筒茶,平远锅三茶,均带有“北种南引”的印记:
叶小,抗寒,味薄。
海阳(潮安)、饶平的栽培种则带有“闽种西迁”的印记。
叶大,小乔木,味厚,耐寒性一般。
茶树人工传播往往是与人口迁移同步的,潮地引人茶种,早期可能源于宋代中后期(13世纪中期),所以潮人识茶相对较晚,是自然条件使然。
潮人“识茶”的“启蒙”阶段。
即由宋代至明代初期,由闽人移潮和人仕潮州的官宦阶层推动的。
茶树引种,以饶平一县最为突出。
许州《广东茶叶》1987.10)调查饶平待诏山下林姓族
谱,林姓家族是在宋代淳拓年间(1250年)从福建福清迁入的,大约在乾隆十五年(1750)从福建引人“黄茶”(武夷茶?
)种于沙米坝,此前,己有当地“土人”在待诏山种茶。
又据饶平柏峻乡刘姓族谱第六代(1684)后从台湾带回乌龙茶种籽种于柏峻。
又据《饶平茶叶志》(1988,末刊稿)资料,从19世纪下半叶至加世纪,仅饶平一地,从福建引进的品种,达16个之多。
这里,存在一个疑案,就是位于凤凰山“凤凰水仙”的来源,潮人认为是本地种,福建人认为来自福建某地,解决这个问题,都需要拿出有力证据。
但无论如何,“凤凰水仙”这个群体,确是一个“宝库”,从这个“宝库”中,发掘出许多“单丛”,对潮汕茶叶贡献殊大,对“潮州工夫茶”,更是“锦上添花”。
16世纪初期至、9世纪的200多年间,是潮人“识茶”的普及期,表现之一是出产茶叶,见之方志记载产地的如下:
桑浦山:
1535年《广东通志》初稿,1602年《广东通志》
待诏山:
1684年《潮州府志》,686年饶平县志大1709年《潮州府志》,1730年《海阳县志》
凤凰山:
1686年、1935年《饶平县志儿1709年《潮州府志》,1902年《海阳县志》惠来县:
1687年,1730年《惠来县志》
丰顺县:
1746年,1943年《丰顺县志》
揭阳县:
1741年,1779年《揭阳县志》1890年《揭阳县续志》
上列,即明代嘉靖十四年(1535年)“桑浦山有茶”为已知最早记录,但后期似已销声匿迹。
自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至清末,潮州各县有记录的茶名有:
待诏山茶,亦名细茶、细黄茶,产饶平。
苦茶,产大埔、丰顺。
土茶,亦名炒子茶,产揭阳。
鸟喙茶,产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