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711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岭市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温岭的农业规模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专业生产、品牌效应。

温岭的农业规模种植始于2000年的大棚西瓜,逐渐发展到果蔗、大棚葡萄、西兰花、水稻、各种蔬菜等多种农作物。

规模逐渐扩大,向着生产规模化、布局集中化、运作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批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产品。

目前,全市共有193只农产品注册了商标,57只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权,72只农产品获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标志。

“玉麟”牌西瓜本地年种植规模发展到8万亩,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品牌和拥有了自主产权,2007年荣膺“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

“玉麟”牌西瓜风靡全国,畅销华东。

“温联”牌果蔗2007年发展到3.4万亩,成为浙江品牌农产品,畅销上海等华东市场。

西兰花年播种面积在万亩以上,短短几年已成为新兴的优势产业,产品质量和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还有叶芥菜、茭白、葡萄、早熟梨、高橙、杨梅等在市场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近年来,我市从五个方面来发展规模效益农业,推进农业品牌化:

一是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以产业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逐步形成了东部沿海西瓜、中北部平原果蔗、南部山区温岭高橙、西南部山区半山区温岭草鸡和白毛乌骨鸡、东北部葡萄等六大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区域化特色农业结构模式。

二是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以标准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1998年开始,我市陆续制定了玉麟西瓜、温联果蔗、温岭草鸡、温岭高橙、葡萄、早熟梨、优质大米等25个农产品73项地方系列标准,使主要农产品生产有标准可依,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提供了标准质量控制和检验管理规范。

三是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组织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全市建立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96家,其中省级示范性合作社4家。

入社农户4323户,带动农户4.5万户,达到一个特色产品至少有一家合作社带动的目标。

四是加强市场营销宣传,以信息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分别在南京、上海、温州、杭州等大中城市多次召开“玉麟”西瓜、“温联”果蔗、大棚葡萄推介新闻发布会。

五是政府扶持、培育品牌,以制度化推进农业品牌化。

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财政每年安排400多万元扶持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基地,200万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150万元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对获国家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称号、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取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的农产品,分别给予不同奖额的政府奖励。

扶持政策的出台掀起了农业品牌开发的热潮。

2、规模经营、效益提高。

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是继农村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现代管理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结果。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最终实现农业增产、土地增效、农民增收。

近几年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为应用机械化作业和农产品运输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农业部门调查,按照目前的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产特点,经营规模在30—100亩为效益最佳。

规模化经营可有效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如高产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测报防治技术等,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规模化经营比农户分散零星种植效益好、产量高。

据温岭调查队粮食产量抽样调查,2007年早稻受水稻黑条矮缩病和二化螟危害,零星种植农户防治措施不到位,造成早稻减产,平均亩产327.5公斤。

种粮大户防治得当,早稻平均亩产417.2公斤。

箬横镇岁坊村种粮大户王某2007年承包耕地200亩,种植早籼稻180亩,亩产460公斤,晚糯稻200亩,亩产430公斤,出售稻谷收入30.2万元,政府种粮直补1.8万元,扣除成本28.65万元,年净利润3.35万元。

据农业部门2007年调查,规模种植西瓜平均每亩净收益1600元,果蔗2000元,早稻41元,晚稻322元,西兰花1000元,茭白5000元。

各种生产经营主体,可享受政府粮食直接补贴。

此外还提高了粮食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标准,对应用水稻机械化插秧作业或接受植保合作社服务的农民,继续以“农机作业券”的形式补贴。

为保护种粮农户利益、提高粮食安全提供政策保障。

但是随着农资价格和人工费用不断上涨,使得政府补贴大打折扣。

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农民“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问题较为突出。

从2006年4月开始,温岭作为全省11个试点之一,全面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行保费财政补贴,农险品种为水稻、大棚蔬菜(瓜果)、生猪、鸡、鸭等5种。

2006年全市共参保农户1148户,保费总额264.20万元(占全省的26.18%),赔款金额570.71万元,简单赔付率为216.01%。

2007年全市共参保农户1487户,保费总额486万元,赔款金额590.9万元。

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户撑起“保护伞”,解决了规模户和种植大户的后顾之忧,为稳定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5、科技创新、技术服务。

农业规模经营离不开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技术创新、研究和技术服务支撑。

全市开展以服务“三农”、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为内容的“十、百、千、万”工程活动,实施超级稻示范推广,开展水稻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万村优质高产示范活动。

2007年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11.5万亩、水稻优质品种26.5万亩、稻鸭共育2.1万亩,应用单季稻强化栽培技术8.3万亩、“五改”高产技术9.1万亩、双百工程15.1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面应用,同时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和农业信息服务工作。

《甬优6号超高产栽培集成技术研究推广》2006年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一等奖。

《玉麟西瓜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成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突破了我国南方湿润多雨地区长季节栽培的技术难题,取得品质优、产量高、上市季节长的成效,被专家评价为“是我国西瓜生产技术的一大创新,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玉麟”西瓜栽培技术除在“中国大棚西瓜之乡”——温岭全面应用外,还辐射到海南、广东、上海等15个省市。

《设施西瓜连作丰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成果获浙江省农业丰收二等奖,突破了西瓜不能连作和有新途径控制枯萎病发生的重大技术难题。

今年我市与浙江省农科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发展特色农业和建设新农村的框架协议书,进行技术协作对接,重点帮助我市解决西瓜根结线虫害防治技术、大棚葡萄裂果防治技术等8项急需解决的突出技术难题。

二、存在问题

目前,我市的农业规模经营还处于初级阶段,在推进规模化经营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现实的问题,主要有:

1、土地流转机制尚不健全,扩大规模经营难度大。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市土地资源更加稀缺。

一方面是土地资源的紧缺,另一方面却是季节性抛荒、全年性抛荒现象十分普遍,造成有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台州市农业局调查,2007年全市全年性抛荒面积0.86万亩,约占耕地面积的0.4%;

季节性抛荒面积23.1万亩,其中冬季抛荒21.7万亩,占94%,温岭不同程度的存在。

抛荒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是散户种植比较效益低;

三是零星种植水旱混作、粮经混播造成管理困难;

四是对抛荒行为的处罚缺少法律依据。

尽管我市已建立耕地抛荒“黑名单”制度,但作用有限,关键在于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因此,推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解决抛荒问题的根本所在。

目前,我市的农业规模经营主要分布在箬横、滨海、新河、松门等村留地集中的沿海镇村、原国有农场和部分已开展土地流转的村。

囿于现有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分散、零碎,使得扩大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

2、跨区经营权益难维护、技术服务难跟进。

跨区域经营的企业或者农户在外地经营过程中,权益经常受到侵犯。

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在承包土地过程中,往往遭遇当地村民单方面毁约,甚至连承包款都无法要回;

二是在农业品牌运作中,遭受假冒等侵权行为时,往往难以维权;

三是在生产过程中,特别是瓜果类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遭遇各类盗窃事件时,往往得不到有效处置;

四是在外企业和大户难以享受到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

跨区域农业经营已普遍实施规模化经营,具备解决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但遇到突发性问题时,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

如因不了解当地的气候条件在高温下使用农药而产生药害、不了解土壤条件而产生的作物缺素症、2006年上海突发“烟粉虱”西瓜虫害等等。

此类突发性事件经常造成严重损失,甚至灭顶之灾。

而农技部门因无法详细准确地掌握跨区域经营地的生产条件及遇到的问题,难以为经营户提供有效的技术服务。

3、“绿色通道”开通不彻底、农业保险项目不全面。

从2005年3月份起,我省运输农产品的车辆享受在省内所有收费公路(包括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绿色通道”待遇,大大降低了农产品运输成本,搞活了农产品流通。

但是,该政策仅对省内牌照车辆,省外牌照车辆并不能享受到同等待遇。

譬如温岭至上海530公里高速公路8吨货车全程收费610元,省内的运输车辆免去了610元,但是如果使用省外的车辆,这笔费用又免不了,农民还是没有受益。

温岭生产的西瓜、果蔗、葡萄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90%销往市外,其中50-60%出省销售。

由于省外牌照车辆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在我省运输农产品没有积极性,农产品生产旺季,本省车辆又运力有限,导致不少地方出现农产品运输难问题。

自2006年开始在全市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两年来,虽然增强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但还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部分保险条款赔付条件设置不合理;

二是农险品种不全面,没有涵盖主要农产品,例如果蔗、葡萄、梨等没有列入农险品种;

三是农保赔付率过高与保费收入偏低矛盾突出,影响农保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4、农资上涨、工费提高、影响生产效益。

据温岭调查队调查,2007年种粮大户种稻每亩生产成本约670元,其中:

育秧50元、机耕70元、机收70元、机灌20元、化肥130元、农药30元、移栽120元、晒工20元、喷药40元、管理120元。

2007年10月以来,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人工工资费用全面提高。

据物价部门今年4月份调查,化肥零售价格同期平均上涨35.8%,其中:

尿素23.5%、碳铵28.3%、磷肥24.1%、钾肥60.0%、复合肥48.0%、复混肥43.7%;

农药不同程度上涨,尤以有机磷农药涨幅较大,平均在35%;

种子价格相对稳定。

另据调查,农膜上涨5%左右,柴油上涨10%,农工工价提高10%。

农资价格的上涨,人工费用的提高,农业生产成本将上升15%,对种植业的规模发展将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粮食生产影响更大,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国家应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稳定和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