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8325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Word格式.docx

商品作为使用物品的“自然形式”,这是一眼可见的。

但它作为价值物,是表现价值实体的“价值形式”,却不是一眼可见的。

“商品的价值对象性不同于快嘴桂嫂,你不知道对它怎幺办。

”(61页)(注:

“快嘴桂嫂”一语在郭大力、王亚南译本中译作“翟克莱夫人”,此语来自英译文DameQuickly,并非德文原词。

德文原词是witwehurtig(机灵的寡妇),俄译作(寡妇瞿克莱),均指瞿克莱夫人。

瞿克莱夫人是莎士比亚剧本《亨利四世》中的一个人物。

此人特点是到处抛头露面,口齿灵巧,能说会道,还有些油滑。

在剧本中,福斯泰夫爵士骂瞿克莱夫人是一件不可捉摸的东西,瞿克莱夫人回嘴说,谁都知道自己是一个老实的女人,从不藏头盖脸。

马克思用此人比喻商品体作为价值物是不可捉摸的,但它会在商品交换中以交换价值表现出来。

因英国人是熟悉莎士比亚剧本的,故英译文采用了该剧角色原称DameQuickly。

这里的汉译作“快嘴桂嫂”,是因为《亨利四世》一剧曾有一汉译本似为通俗化而把瞿克莱夫人译作“怏嘴桂嫂”,此处则延用了这个译文。

此译不妥,因与翟克莱夫人不是一个村妇,她是一个跻身于上流社会的贵妇。

又此人虽然快嘴,但这里用以比喻的不在于快嘴。

)“快嘴佳嫂”是莎士比亚剧本中的一一个角色,名为瞿克莱夫人,此人十分活跃,随处可见,内里却又让人摸不透。

“你不知道对它怎么办”,就是指的这一点。

商品作为价值物,也正像瞿克莱夫人一样:

商品体随处可见,它所体现的价值实体也是客观存在,可是你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

“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总是不可捉摸的。

”(61页)

“但是如果我们记住,商品只有作为同一的社会单位即人类劳动的表现才具有价值对象性,因而它们的价值对象性纯粹是社会的,那么不用说,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

”(61页)这告诉我们,价值作为客观存在实体是离不开商品体的,也必须由商品体来表现,所以价值的“对象性”也即客观实在性只能在商品和商品的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

这也表明,价值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关系,是由物和物的关系来表现的人和人的关系。

现在,我们就从商品的价值形式出发,由表及里地去探索隐藏在商品体内的价值实体。

谁都知道,表现商品价值的共同形式是货币形式。

“在这里,我们要做资产阶级经济学从来没有打算做的事情:

指明这种货币形式的起源”(61页),解开货币之谜。

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向复杂发展的。

“最简单的价值关系就是一个商品同另一个不同种的商品(不管是哪一种商品都一样)的价值关系。

”(61—62页)下面就从简单的价值形式开始考察。

第一小节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62页2段一77页3段)

一种商品的价值通过任何另外一种商品来表现,我们通常叫做简单的价值形式。

列式表示就是:

20码麻布=1件上衣

本小节标题把它叫做“简单的、个别的、偶然的价值形式”,这是更确切的命名。

因为历史上最初出现商品交换还是个别行为,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由另一种商品的实物来表现,这种表现商品价值的等价形式是简单的。

1.价值表现的两极

任何事物都是从简单发展到复杂。

逐渐发展起来的复杂事物所包含着的本质的东西,在最初的简单事物中就已经具有了。

价值形式的发展也是这样,最初的简单价值形式包含着以后发展起来的各种复杂形式共有的矛盾,表现各种复杂形式的共同本质。

所以说,“一切价值形式的秘密都隐藏在这个简单的价值形式中。

因此,分析这个形式确实困难”(62页)。

20码麻布=1件上衣。

这个公式里,“麻布通过上衣表现自己的价值,上衣则成为这种价值表现的材料”(62页)。

麻布起主动作用,是价值被表现的形式,称为相对价值形式;

上衣则起被动作用,是被表现价值的等价物,称为等价形式。

人是看不见自己的,等价形式有如镜子,而相对价值形式有如镜中人。

“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不可分离的两个要素,同时又是同一价值表现的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两端即两极;

这两种形式总是分配在通过价值表现互相发生关系的不同的商品上。

”(62页)作为相对价值形式的麻布的价值只能用另一种商品的实物量来表现,它只能相对地表现出来,而不能自己表现自己。

另一方面,处于等价形式的上衣也不能同时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它也不表现自己的价值。

当然,20码麻布=1件上衣也包含着相反的关系,即1件上衣=20码麻布。

这时,只是两种商品在交换中的位置反过来了。

一个商品是处于相对价值形式还是处于等价形式,这不是死的,它在不同场合会改变的。

2.相对价值形式

(1)相对价值形式的内容。

要发现一个商品的价值怎样隐藏在两个商品的价值关系中,“首先必须完全撇开这个价值关系的量的方面来考察这个关系”(63页)。

资产阶级学者的做法正好相反,他们只看到所交换的两种商品的实物比例,所以考察得不到任何结果。

“他们忽略了,不同物的量只有化为同一单位后,才能在量上互相比较。

不同物的量只有作为同一单位的表现,才是同名称的,因而是可通约的。

”(63页)

这就必须认识20码麻布:

l件上衣这个等式的基础。

“这样的比例总是包含这样的意思:

麻布和上衣作为价值量是同一单位的表现,是同一性质的物。

麻布=上衣是这一等式的基础。

”(64页)这个等式的内容并不在于20比1,而在于麻布和上衣包含着“等同的东西”,即价值。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包含着“等同的东西”,这有如性状不同的化学物质可以有相同的分子构成,即相同的“化学实体”。

“比如,丁酸是同甲酸丙酯不同的物体。

但二者是由同一些化学实体——碳(C)、氢(H)、氧(O)构成,而且是以相同的百分比构成,即C4H8O2。

”(64页)(注:

丁酸是具有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油状液体,它的分子结构式是。

甲酸丙脂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易于挥发的稠粘液体,它的分子结构式是,但二者的分子式是相同的,都是C4H8O2。

如果说作为价值的商品只是人类劳动的凝结,那只是我们的分析把商品作了抽象,并没有把价值表现出来。

只有在一个商品和另一个商品的关系中,才能使一个商品的价值性质通过这个商品与另一个商品的关系显露出来。

发生关系的两个商品,例如麻布和上衣是两个不同的使用价值,是互不相同的具体劳动的产物。

在“麻布=上衣”这个等式中,上衣包含的劳动被看作是与麻布包含的劳动相等。

“固然,缝上衣的劳动是一种与织麻布的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

但是,把缝看作与织相等,实际上就是把缝化为两种劳动中确实等同的东西,化为它们的人类劳动的共同性质。

”(64~65页)这种不同具体劳动向共同性质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转化,是通过商品交换“这种间接的办法”取得的。

“因为这种等价表现实际上是把不同种商品所包含的不同种劳动化为它们的共同东西,化为一般人类劳动。

”(65页)

但是,只知道一般人类劳动要由劳动的特殊性质表现出来还不够,还必须知道流动状态的即活的人类劳动本身并不是价值,而是形成价值。

一般人类劳动,“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要使麻布的价值表现为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必须使它表现为一种‘对象性”’(65页)。

(注:

“对象性”原文为Gegenst?

ndlichkeit,指物质性。

)这表明“价值”范畴决不是观念的东西,价值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物质来表现。

在麻布=上衣这个价值关系中,麻布和上衣都是当作价值物而不表现自己的价值。

在这里,上衣所处的位置是:

(1)“它是当作表现价值的物,或者说,是以自己的可以捉摸的自然形式表示价值的物”。

(2)它自己“只是使用价值”,并不表现自己的价值。

(3)上衣的使用价值表现麻布的价值,“这只是证明,上衣在同麻布的价值关系中,比在这种关系之外,多一层意义”:

在这种关系之外,上衣只是一种有用物;

而在这种关系之内,它还是表现麻布价值的有用物(65页)。

上衣不单是使用价值,还是表现麻布价值的使用价值,这表明上衣这个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承担者”。

如果我们单独考察上衣,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出这一点的。

但是,在上衣和麻布的价值关系中,我们就能看到上衣是“当作物体化的价值,当作价值体”,即作为价值物同麻布发生关系的。

正因为上衣本身有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才能表现麻布的价值。

可见,在上衣成为麻布的等价物的价值关系中,上衣是起着表现麻布价值的作用,是麻布价值的表现形式。

反过来说,麻布的价值是表现在上衣这个物体上,也就是“一个商品的价值表现在另一个商品的使用价值上”(66页)。

作为使用价值,麻布和上衣是不同的可感物;

但是作为价值,麻布和上衣却是等同的东西,同样是价值物。

麻布的价值性质是通过它和上衣相等表现出来的。

这也和基督徒的羊性是通过他和基督的羊性相等表现出来一样。

在圣经的说教中,基督是上帝的独生子,他性情温顺有如羔羊,故谓之上帝的羔羊。

圣经说教要求教徒以基督为楷模,做上帝的羔羊。

马克思所作这个比拟也兼有讥讽这种说教的意思。

从这里可以看到,在“价值”一词的用语上,“除希伯来语以外,商品语言中还有其他许多确切程度不同的方言。

例如,要表达商品B同商品A相等是商品A自己的价值表现,德文‘Wertsein’[价值,价值存在]就不如罗曼语的动词valere,valer,valoir[值]表达得确切。

巴黎确实值一次弥撒!

”(66—67页)(注:

按“价值”一词在德语中是Wert,把Wertsein直译作“价值存在”是对的。

既然强调价值是客观存在,那就以译作“价值实体”为贴切。

但汉译中“价值实体”的原文是“Wertsubstanz"

,此词实指价值的质的方面,似以译作“价值本体”为宜。

“本体”和“实体”虽然说的是一回事,但视角有所不同。

汉译中对Wertsein和valere、valer、valoir等几个外语词的注解都是汉译注,并非原著所有。

按valere是意大利语,valer是西班牙语。

valoir是法语。

“罗曼语”即罗马系语言,系指由古罗马拉丁语演变而来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语言。

希伯来语是犹太民族语,现今以色列国使用。

“巴黎确实值一次弥撒!

”是中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在即位时所说的一句话。

此话在本书德文原著以及英、俄译本中均直书法语原话:

Parisvautunemesse!

只有汉译中把它译作汉语。

亨利四世说这句话的原因是,他本属胡格诺新教派,但首都巴黎是天主教旧教派的势力范围。

巴黎的天主教贵族要求他改宗,才拥戴他当国王,他就接受了。

改宗时,要举行宗教仪式“弥撒”。

这时,他就说了上面那句话,意思是说:

为了换取王位,做一次弥撒是值得的。

)以前,我们分析“交换价值”的内容时,曾指出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即具有“对象性”的价值,这用德语Wertsein(价值存在,价值实体)表示最恰切了,但是“价值”(Wert)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能看见的是在表现为物的价值关系之中,因此含有对比之意的valere、valer、valoir(值得、比值)就比德语的Wertsein(价值实体)“表达得确切”。

由此可见,“价值”和“交换价值”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互有长短的:

价值(Wet-t)就它的质来说,确切地说,是指Wertsubstanz(价值本体);

如果从强调它的客观性质来说,则以“Wertsein'

’(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