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860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0.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第二节进化性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课时作业1浙科版必修2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③过程:

④结果:

经过长期的选择,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产生出新的类型或物种。

3.达尔文认为进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机制是自然选择。

二、种群的变异性与基因频率的平衡与变化

1.基本概念

基因型频率

每种基因型个体数占种群总个体数的比例

基因座位

一个特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基因库

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

基因频率

在种群中,某一个等位基因的数目占这个基因可能出现的所有等位基因总数的比例

2.遗传平衡定律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

3.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突变、基因迁移、遗传漂变、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

判断正误:

(1)生物通过变异产生新的基因,这里的变异包括染色体畸变。

(  )

(2)自然状态下的种群通常不处于遗传平衡状态。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及物种多样性的形成。

(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5)环境改变诱导生物产生变异,不同环境选择不同的变异得以保存,因此变异是定向的,选择是不定向的。

(6)基因频率改变,生物一定进化。

(7)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 

(1)×

 

(2)√ (3)√ (4)×

 (5)×

 (6)√ (7)×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分析

(1)关系图解

(2)分析:

①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②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动力:

生存斗争包括三个方面: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竞争)。

而种内斗争对某个个体是不利的,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

③遗传和变异——进化的内因:

生物的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变异

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存或淘汰。

自然选择只选择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生物微小的变异得到积累。

一般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越剧烈,选择越频繁,生物进化速度越快。

2.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选择的对象:

表面上,是对个体的选择,实质上直接对个体所包括的变异性状进行选择。

(2)选择的因素:

外界环境,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环境。

(3)选择的手段:

生存斗争。

3.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

项目

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

选择因素

自然环境

选择对象

家养生物

自然界中的生物

选择目的

满足人们需要

适应当地环境

选择手段

人工干预

生存斗争

选择进度

较快

十分缓慢

结果

培育出人类需要的新品种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1.环境引起的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是否都可以遗传给后代?

答案 不一定;

环境的变化如果没有造成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2.生存斗争对生物体都是不利的吗?

答案 不是;

生存斗争对失败(死亡)的个体是不利的,但对整个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它推动着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各有什么作用?

答案 ①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繁殖产生的大量变异类型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

②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自然选择使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保留下来,并不断积累,从而产生新的类型、新的物种。

1.利用生物进化理论解释病菌抗药性不断增强的原因是(  )。

A.使用抗生素的剂量不断加大,病菌向抗药能力增强的方向变异

B.抗生素对病菌进行人工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C.抗生素对病菌进行自然选择,生存下来的病菌都是抗药能力强的

D.病菌中原来没有抗药性强的个体,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产生了抗药性强的个体

问题导析

(1)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

(2)病菌中有少量个体由于基因突变等原因,本身就存在能够抵抗抗生素的可遗传变异,当人们使用抗生素后,抗生素对病菌起到一个选择作用,绝大多数没有抗药性的个体死亡,少数产生了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将抗药性这一性状遗传给了后代。

(3)经过多次用药后,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答案 C

一题多变

病菌中的抗药性状的出现,对于病菌来说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

答案 变异的利与弊要看环境条件,对于使用抗生素的环境条件来说,抗药性变异就是有利变异;

对于没有抗生素的环境来说,抗药性就显示不出其有利性。

二、种群基因频率的平衡和变化

1.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

比较 

含义

变化后与进化的关系

基因型

×

100%

生物不一定进化

导致生物进化

2.遗传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定律)

(1)内容:

在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的种群里,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没有迁移、突变、选择的情况下,世代相传不发生变化,并且基因型频率是由基因频率所决定的。

(2)五个条件

①没有突变发生。

②没有基因迁移。

③没有遗传漂变。

④种群中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

⑤没有自然选择。

(3)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一对(A、a)时。

①设p代表A基因的频率,q代表a基因的频率,则:

(p+q)2=p2+2pq+q2=1。

②基因型频率:

AA=p2,Aa=2pq,aa=q2。

③上述计算方法只有在理想的状态下才能成立。

理解状态就是指遗传平衡状态。

在自然条件下,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种群是不存在的。

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迟早要发生变化,即种群的进化是必然的。

(1)突变

(2)基因迁移

影响

(3)遗传漂变

(4)非随机交配

(5)自然选择:

1.种群的基因库是一直不变的吗?

试分析原因。

答案 不是。

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自然选择、种群个体的迁入迁出等都会使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改变。

2.为什么说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

答案 个体的基因型是终身不变的,无论它在自然选择中具有多大优势,其基因型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遗传给下一代个体。

种群中个体的基因来自种群基因库,个体死亡后又通过其后代把基因延续下去。

如果一个个体不能与种群中其他个体交配产生后代,这个个体在进化上就没有意义。

2.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

(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不发生________、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

如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________(会、不会)发生改变。

明确:

(1)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2)在理想条件下,种群达到遗传平衡,种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变,否则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可能改变。

答案 

(1)0.5 

(2)足够大 基因突变(或突变) 选择

0.25 不会 (3)0.4 0.2 0.4 会

解析 

(1)AA=0.3、Aa=0.4、aa=0.3,所以a=0.4×

1/2+0.3=0.5。

(2)由a=0.5,可以计算出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0.5)2=0.25,且该基因型的频率不会发生改变,但是该结论的前提条件是种群足够大、不发生基因突变、不发生选择、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

(3)AA=0.3,Aa=0.4,aa=0.3,题目中叙述的情况相当于植物的自交,结果如下:

0.3AA×

AA得到0.3AA,0.4Aa×

Aa得到0.1AA、0.2Aa、0.1aa,0.3aa×

aa得到0.3aa,所以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后代中AA=0.3+0.1=0.4、Aa=0.2、aa=0.3+0.1=0.4,同理可以计算该代相同基因型个体之间的交配后代中AA=0.45、Aa=0.1、aa=0.45,所以基因型频率会发生改变。

(1)当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并随机交配时,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答案 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说明种群达到了遗传平衡,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变,即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0.5。

(2)第(3)问中,若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多少?

种群进化了吗?

答案 A的基因频率=AA的基因型频率+1/2Aa的基因型频率=0.4+1/2×

0.2=0.4+0.1=0.5,可得a的基因频率=1-0.5=0.5;

由于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因此种群没有进化。

1.对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关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同样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

B.人工选择进化的过程可不受自然选择限制

C.自然选择进化的过程可不受人工选择限制

D.两种选择的前提均是生物存在可遗传变异

答案 B

解析 人工选择或自然选择是在生物存在可遗传变异的前提下,保存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加速生物进化的进程。

二者都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和机制;

自然选择以自然条件为选择标准,不受人的意愿限制;

人工选择以人们的需要为选择标准,但被选择的生物也必须适应自然条件。

2.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答案 D

3.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2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个,那么基因A和基因a的频率分别是(  )。

A.28%、72%B.36%、64%

C.57%、43%D.60%、40%

解析 在100个个体中,AA占24个,Aa占72个,aa占4个,则AA%=24%,Aa%=72%,aa%=4%。

根据公式得A%=AA%+1/2Aa%=24%+36%=60%,a%=aa%+1/2Aa%=4%+36%=40%。

4.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但随着杀虫剂的继续使用,该种害虫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

实验证明,害虫种群中原来就存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

这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