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7783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5.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打印第2课教案 网络生活空间.docx

可打印第2课教案网络生活空间

八上《道德与法治》新版教案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1.知识目标:

(1)认识网络应用的利与弊。

(2)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3)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能力目标:

(1)具有对网络交往的利与弊的分辨能力。

(2)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1.重点:

(1)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知道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2)知道网络谣言的危害及防范措施;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2.难点:

知道沉迷网络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知道个人隐私在网上遭到泄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各国领导人合影,提问:

是什么让这些人走到了一起?

2.教师简介此次大会:

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举办的互联网盛会,于2016年11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乌镇举办。

大会的主题是“创新驱动 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本次峰会的出席嘉宾中,国外嘉宾约占一半,来自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8位外国领导人、近50位外国部长级官员。

3.教师提问: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各国领导人齐聚乌镇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出示课题:

网络改变世界。

二、讲授新课

(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1.教师出示材料:

离开家乡远在广东汕头腾讯公司上班的张强,记挂家乡的父母,想给父母买一台空调,可是张强又没时间回家,你认为他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请学生猜测张强解决问题的办法。

2.教师提问:

现代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请三名学生将答案写到黑板上,教师和学生将以上列举的网络使用情况分类。

可以分为购物、学习、寻医问药、娱乐、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

设计意图:

了解互联网对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感受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变化。

(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活动探究一

1.教师出示探究内容:

(1)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以“创新驱动,造福人类——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围绕互联网经济、互联网创新、互联网文化、互联网治理和互联网国际合作五个方面上演头脑风暴。

(2)张强跟随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参加了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目前,腾讯在全国30个城市建设了众创空间,还有针对性地提供人才、产品、融资、营销及资源对接等服务。

马化腾说:

“经过五年的发展,我们和合作伙伴共建的新生态不断发展。

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注册的创业者已经超过600万,其中已经有30家创业公司跻身为上市公司。

创业者从腾讯的开放平台当中获得的总收益也超过了160亿人民币。

”在大会上,马化腾透露,接下来,腾讯还计划在海外包括美国等地推出众创空间,促进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创新与全球的同步性。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1)你认为张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2)张强所在的腾讯公司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哪些作用?

【教师总结】

(1)张强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抓住世界互联网大会这样一个机遇,推动公司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推动中国互联网创新发展。

(2)张强所在的腾讯公司对推动社会进步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创新互联网发展方式;促进我国劳动力就业;促进国内外创业者的交流和合作,增强中国创新的步伐。

活动探究二

1.教师出示探究内容: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

但是张强同时也发现了互联网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比如互联网中的陷阱防不胜防,使许多人遭受了精神和财产上的损失;人们在互联网平台大多都是工作和娱乐,运用互联网学习和阅读的很少。

于是,张强给相关管理部门写了一封信,要求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公开自己的工作电话,便于公民及时举报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几条合理化建议。

同时,张强还写了一份合理利用网络的倡议书,提倡人们利用互联网加强学习,加强文化交流与沟通,减少不必要的在互联网上的时间消耗。

2.教师出示探究问题:

(1)相关部门会公开自己的工作电话吗?

为什么?

(2)张强有给相关部门提建议的权利吗?

为什么?

(3)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都有哪些?

(4)你认为张强的倡议书会起到怎样的影响?

教师要求学生总结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

教师同时板书:

网络促进经济发展;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网络促进资源的流动,利于合作和共享。

设计意图:

帮助学生认识互联网在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感受互联网的正能量。

(三)网络是把双刃剑

1.活动探究

(1)教师出示问题:

在张强的建议信中,他提到了网络谣言的危害与防范措施、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与预防措施、个人隐私在网络中受到侵害的影响与防范措施。

请各位同学说说以上三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要求学生看书后总结)

(2)教师出示张强所写的建议信的具体内容:

危害

防范措施

网络谣言

误导大众,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侵害他人或集体的合法权益;散播网络谣言的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劝阻和举报散播网络谣言的行为。

沉迷于网络

形成对网络的依赖,不仅影响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影响人际关系,严重的还会危害身心健康。

扩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节制上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个人隐私容

易被侵犯

造成困扰和伤害,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心理压力,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不在网络公开个人的信息,提高警惕性;不随便打开链接;不散播他人隐私。

  (3)教师做简单板书归纳。

2.教师出示图文材料,再次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的“弊”。

2016年8月19日,临沂市罗庄区发生一起电信诈骗案,18岁的准大学生徐玉玉被他人以发放助学金为由,通过银行ATM机转账的方式诈骗9900元。

发现被骗后,徐玉玉与其父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回家途中晕倒,出现心脏骤停,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徐玉玉案件成功告破,4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获,但逝者无法生还。

设计意图:

本环节属于自主学习,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和自己的经验总结三个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归纳的能力。

徐玉玉的案例再次让学生思考网络的不良影响。

三、课堂小结

网络有利有弊,在网络中,我们要提高辨别能力,用利避弊,拥有健康安全的网络空间。

四、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

1.知识目标:

(1)了解媒介素养的要求。

(2)了解网络交往的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掌握网络交往自我保护的知识。

2.能力目标:

(1)提高媒介素养,提高正确使用网络的应用能力,培养网上自我保护的能力。

(2)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3)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4)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抑恶扬善,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

(2)培养网络规则意识,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为维护网络环境尽自己的责任。

1.重点:

(1)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传播正能量,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公共生活。

(2)在网络上,能自觉遵守网络规则,遵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做对人对己有益的事情。

2.难点:

(1)既不回避也不沉溺于网络交往,恰当运用网下交往与网络交往。

(2)具有对网络交往的优势与陷阱的分辨能力。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勒索病毒图片以及勒索病毒的解释。

勒索病毒,是一种新型电脑病毒,主要以邮件和恶链木马的形式进行传播。

主要通过邮件附件、钓鱼邮件群发下载网址链接、用户在恶意站点下载病毒文件以及网页挂马后进行传播。

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这种病毒利用系统内部的加密处理,而且是一种不可逆的加密,必须拿到解密的密钥才有机会破解。

提问:

勒索病毒的出现,使许多人出现了恐慌,你知道他们恐慌的原因都有哪些吗?

2.学生根据课前对勒索病毒的了解,列举人们害怕勒索病毒的原因。

3.请学生说说应对勒索病毒的简单方法。

教师指出正是勒索病毒的制造者非法利用网络,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

出示课题——合理利用网络。

设计意图:

勒索病毒这一网络大敌的出现,正是由于其制造者对网络非法利用造成的,从而警示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自然地引出本节课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经验回答,怎样做才是合理利用网络?

2.教师将学生的答案整理为副板书,并将其做出简单分类,即学习工具、交往平台、沟通工具。

3.教师肯定学生回答中符合要求的具有媒介素养的行为,并介绍媒介素养的定义。

4.活动探究

(1)出示材料:

明亮放学回到家,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今天的作业发到校讯通。

发完校讯通,一则新闻网页弹了出来,还是自己喜欢的篮球明星,明亮忍不住打开了网页;看完明星,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视频,还转发了小学同学发的“紫菜是用塑料做的”的消息;又看到求助机构发的一个孩子因疾病需要救助的信息,捐了十元钱……明亮越来越投入,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要不是妈妈下班回来,后果难以想象。

明亮看着妈妈无奈的脸,又想起今天和同学还约了去打球,他懊悔极了……

(2)出示探究问题:

①请你评价明亮的行为。

②明亮为什么会懊悔?

③明亮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

(3)屏幕展示:

①明亮利用网络将作业发到校讯通是促进家校沟通的行为,是在合理运用网络;明亮通过网络了解新闻是关注社会的表现;明亮在不确定信息的准确性之前随意转发信息,是缺乏分辨是非能力的表现;明亮为救助他人捐款是利用网络帮助他人的表现。

②因为自己没有做到合理使用网络,影响了学习和正常的生活,影响了亲子关系,还失信于同学。

③网络上的信息是无限的,但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合理利用网络。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要注意浏览促进学习和工作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前停留,更不可沉溺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遵守网络规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5.屏幕展示“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齐读。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要树立良好榜样,不违反行为准则。

设计意图:

通过明亮这样一个人物,再现学生自己身上发生的事件,引发学生对自身的思考,认识合理利用网络的重要性,知道合理利用网络的要求。

(二)传播网络正能量

1.教师出示材料:

中秋节三天假期,明亮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一份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在摘抄关于中秋节的诗句时,他深深地体会到中华诗词文化的璀璨,为中华传统文化而由衷自豪。

于是他突发了一个想法,人们在节日贺词中,都是复制粘贴现代语言,于是他引用诗句创作了几条祝贺中秋节的段子,并推荐给了同学,还得到了许多的赞。

要求学生回答:

明亮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

【教师总结】明亮利用网络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是传播正能量的行为。

我们在网络生活中,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2.活动探究

(1)要求学生思考:

现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