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71572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心理学 第六章旅游者的个性Word格式.docx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流程:

 

第一节个性的概述

一、个性的概念

(一)个性的定义

个性是一个人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个人所特有的风格,它具有稳定性、整体性、独特性、社会性等基本的特性。

P130—131。

(二)个性与人格

在应用心理学的领域中个性概念等同于人格的概念。

但个性更强调其差异性,更注重先天因素的影响;

而人格更重视心理特征的稳定和独特,及后天环境的影响、

二、个性理论

(一)弗洛伊德

1、个性结构

人的个性结构包括相互关联且相互作用的三个部分,由于三个部分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内驱力,支配个人的所有行为。

1)本我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是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之内包含着一些生物性的或本能性的冲动(最原始的动机),其中又以性的冲动和破坏性冲动为主,这些动机就是推动个人行为的原始动力。

本我是受“快乐原则”支配的,由本我支配的行为不但不受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约束,甚至由本我支配的一切都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认为生物需要在人的一生中持续存在,是人格的一个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本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2)自我

自我是个体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由本我发展而来的人格部分、在本我时期因为个体的原始性冲动需要获得满足,就必须与周围的现实世界相接触,从而形成自我习惯现实环境的作用、因此,人格的自、我部分是受“现实原则”所支配。

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获得基本需要的满足以维持个体的生存;

二是调节本我的原始需要以符合现实环境的条件;

三是管制不为超我所接受的冲动;

四是调节并解决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由此可见,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主要部分。

3)超我

超我是在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标准、价值判断等内化之后形成的结果。

平常所说的良心、良知、理性等,都是超我的功能。

本我寻求快乐,自我考虑到现实环境的限制,超我则明查是非善恶。

因此,超我是本我与自我的监督者,它的主要功能有:

管制社会所不接受的原始冲动;

诱导自我使其能以合于社会规范的目标代替较低的现实目标;

使个人向理想努力达

成完美的人格。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交互作用而构成人格整体、一个正常的人,其人格中的三部分经常是相互平衡而和谐的。

本我的冲动应该有机会在合于现实的条件下,并在社会规范许可的范围内,获得适当的满足。

2、个性发展的五个时期:

1)口唇期(0——1)

里比多重要投放在口唇部位,口唇刺激(吸吮、吃手指、咬东西等)是愉快的来源,因为如此能减轻饥饿产生的紧张,并引起吸吮产生的快感。

假如在这个时期内婴儿的口腔活动受到过分的限制,使口唇期本能发展顺利,就会影响以后的发展而产生滞留现象。

若滞留现象出现在口唇期,以后长大后估计保留下一种“口唇性格”。

依照弗洛依德的说法,具有口唇性格的人,在人格上常偏向悲观、依赖、退缩、猜忌、苛求甚至对人仇视等性格。

2)肛门期(1——3)

幼儿由于排泄粪便解除内急压力所得到的快感经验,因而对肛门的活动产生满足、这个时期对儿童进行卫生训练特别重要,训练的好坏能够影响儿童以后性格的发展。

假如训练过分严格,儿童在情绪上受到威胁恐吓时,估计导致其以后性格冷酷无情、顽固、吝啬、暴躁,甚至生活秩序紊乱。

依照弗洛依德的解释,这种现象是由于肛门期不能顺利发展所产生的滞留作用影响而形成的。

因此,弗洛依德称之为“肛门性格”。

3)性器期(3--4、5)

儿童长到四、五岁左右,开始产生恋母(男孩)或恋父(女孩)情结。

这一时期的儿童在行为上有了性别之分,同时开始模仿父母中的同性别者,但却以父母中的异性作为爱恋的对象。

与此同时,它们惧怕双亲中与自己同性的,“并努力使自己成为双亲中同性的那样,因此就产生自居作用”。

这导致儿童采取父亲或母亲的行为和评价。

如此,“超我”就发展起来

4)潜伏期(5、6——12)

弗洛依德认为,儿童到6岁以后,其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而是注意周围环境中的事物。

因此,从儿童性的发展看,6岁以后进入潜伏期。

性潜伏期一直延续到12岁左右,这段时间正是儿童的小学时期。

在这一时期,儿童由于生活范围的扩大和接受系统的知识,因而使他们人格中超我的部分得到发展。

同时,儿童与异性间的交往比较少,团体活动时常常是男女分开。

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青春期后才发生转变。

5)青春期(12以后)

儿童到了青春期以后,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喜爱参加两性组成的活动,而且在心理上逐渐发展而有了与性别关联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等。

从理论的观点看,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完善的、它不但解释了人格结构,而且也详述了人格的发展。

尤其是他对潜意识历程的研究,不但扩大了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范围,而且对整个心理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只是,弗洛伊德的理论也有局限性、首先,他的理论大多是以心理失常者的行为为基础,因而未必能适用于解释一般人的行为。

其次,资料多是依照个人的观察经验,缺乏实验性的量化研究。

最后,他过分重视人类本能的性冲动对行为的支配作用,而忽视社会文化对行为发展的影响。

也正是由于这最后一点,他不断地受到批评,甚至他的学生和继承者也表示反对,因而产生了“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艾森克

艾森克认为一个人是在多维空间生活着,他的人格也必定和空间维度有关。

因此他认为人格能够从两方面描述:

即一方面是外倾与内倾。

外倾是指变化的一端,内倾是不变的另一端;

另一方面的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的一端和情绪不稳定的一端、

现代对个性评定的主要方法有投射技术和问卷法两种。

这个地方运用统计学方法,从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筛选出20题,用我评定个性,如此便可对自己的个性有一粗略的了解。

问卷

1、您是否比较活跃?

……………………………………是否

2、您是否健谈?

………………………………………是否

3、您有许多朋友不?

4、您是否喜爱对朋友讲笑话或有趣的故事?

…………是否

5、新交朋友时一般是您采取主动不?

…………………是否

6、您是否常常参加许多活动,超过您的时间所允许?

……是否

7、您认为您是个乐天派不?

……………………………是否

8、您喜爱忙忙碌碌和热热闹闹地过生活不?

9、您有许多不同的业余喜好不?

………………………是否

10、别人认为您是生气勃勃的不?

……………………是否

11、您常常无缘无故感到无精打采和倦怠不?

………是否

12、您是一个多忧多虑的人不?

………………………是否

13、您觉得自己是一个神经过敏的人不?

 ……………是否

14、您是否常常觉得人一辈子特别无味?

…………………是否

15、您是否总在担心会发生可怕的情况?

……………是否

16、您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

17、您曾经无缘无故觉得“真是难受"

不?

 …………是否

18、您常感到孤单不?

  ………………………………是否

19、您认为自己特别紧张,如同拉紧的弦一样不?

……是否

20、当人家寻您的差错,找您工作中的缺点时,您是

否容易在精神上受挫伤?

 …………………………是否

个性倾向:

内向、中间、外向,稳定、中间、不稳。

记分:

每题回答“是"

即记一分,答“否"

不记分。

前10题的总分反映您个性的倾向:

1-3分为内向,4为中间,8—10分为外向。

后10题的总分反映您情绪的稳定性,即神经质水平:

1—3分为稳定,4-7分为中间型,8-10分为不稳定、相交处便是您的个性类型、如某人前10题为8分、后10题为3分,即表示此人个性外向、稳定,属多血质型。

 

第二节 个性与旅游行为

一、个性类型与旅游行为

(一)、加拿大旅游局对个性特征的研究

个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个体对他所生存的环境中反复出现的刺激和事件的稳定的反应方式上面。

加拿大旅游局对个性特征的研究表明,各个个性特征与旅游行为之间有紧密的关系。

度假者比不度假者更加活跃、更有信心、更好奇、更善于交际、心情更活泼、更健康、

个性影响旅游者去的目的地、使用的交通工具、度假中的活动选择和安排、选择的旅游季节等。

(二)个性内倾型与外倾型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里比多"

是个体全部的生命力,提出人分为内倾型与外倾型。

(三)追新猎奇型与安乐小康型

 美国斯坦利、帕洛格提出了追新猎奇型与安乐小康型。

安乐小康型的人强烈要求生活具有可预见性,他们的行为倾向是消极、被动的,以休息和松弛为主要旅游动机、他们理想中的度假旅游应该是有条不紊、事先都安排好的,包括旅游的全部活动、旅游设施、餐馆以及提供接待等方面。

追新猎奇型,在他们的生活中不需要事先的预料和安排,他们渴望出现不可预见的事物。

他们的行为倾向是积极、主动、灵活,他们理想中的度假旅游应该是无法事先估计到,而且是复杂多变的。

他们喜爱光临那些鲜为人知的旅游地,喜爱去国外,喜爱乘飞机。

他们还喜爱跟不同文化、不同历史背景的人交谈。

这一类型的旅游者因能去一些不被人明白的旅游地、获得新的经历,而幸免出现那些意料之中和雷同的事而感到满意。

安乐小康型和追新猎奇型的人所喜爱的旅游地也不同、

二、自我意识与旅游行为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体验。

它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部分、

(二)、自我形象与旅游产品

人对自己身心的评价所形成的“自我形象”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巨大影响和推动作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不惜任何代价来保卫和维护自我形象,同时一有机会还要设法抬高自我形象。

人们对自我形象的关怀,会使他把他所占有的或希望占有的东西,对他自己以及对其他人的意义联系起来、换句话说,一个人想要占有的东西具有抬高或补充自我形象的象征。

假如某一旅游产品象征与一个人的自我形象相一致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去获得它。

一般说来,一项产品越引人注目,就越具有象征意义,人们都会设法得到它,从而证明自己确实是一个具有这种个性的人。

旅游产品是最富有象征意义的产品。

它不仅能够反映一个人事业是否得意,工作是否有成就,而且也能反映一个人为人是否高雅、善于处世和在社会上是否有地位等。

的确旅游能够增进一个人的自我形象,表明一个人的个性。

(三)、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

在现实生活中,人对自己有两种自我形象。

第一,是真实的自我。

这是自己对自己的实际的认识、第二,是理想的自我。

这是自己希望达到的形象。

假如一个人的两种自我形象有差距,这一差距对此人就构成一种动力。

旅游正是象征着去达到许多人都具有的理想自我的—种方式、

三、生活方式与旅游行为

(一)平静生活者(文静者) 

   这类旅游者重视家庭,关怀小孩,维护传统,喜好整洁,而且对身体健康异常注意。

尽管他们也有足够的钱用来旅游,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