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电力基础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 文档.docx
《220kV电力基础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0kV电力基础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 文档.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20kV电力基础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Word文档
*******工程
深基坑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工程
2020年5月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编制依据
本基础施工方案参照了以下技术标准、相关规程规范以及有关文件进行编写。
●工程设计文件、图纸及设计变更、设计交底文件、施工图纸会审纪要;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年版);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
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13);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1799.2-2013);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9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110~75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14);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5168-2016);
●《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数码照片管理工作要求》(基建安质〔2016〕56号);
●国家电网公司、江西省赣南电力实业总公司有关文件;
●《江西省赣南电力实业总公司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整合体系管理手册》、《江西省赣南电力实业总公司程序文件》及其它整合体系文件。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说明
1.1工程概况
1)本工程的情况简介
1.2施工说明
(1)塔位中心桩:
铁塔中心的所在位置。
本工程不需要位移。
(2)设计基面:
塔位中心桩与最低基础顶面之间的高差。
(3)铁塔减腿:
相对呼称高最长腿的减短值,未填表示不采用减腿。
(4)基础顶面高差=基础全高+洞底标高,顶面高差为负时,表示基础顶面比中心桩低,高差为正时,表示基础顶面比中心桩高。
(5)本工程基坑开挖遇地质条件与地质报告不符时,应通知设计。
施工时应特别注意杆塔基础附近是否有裂隙、溶洞等不良地质情况,如开挖后发现有这些情况(特别是有大的溶洞的情况),应该及时通知项目部,以便采取处理措施,不得贸然施工。
(6)基面不得出现“负地形”,即塔基面标高低于地面标高,造成基面内积水。
基面要采取排水措施。
基面应保持大于千分之五坡度,以利排水。
同时,掏挖基础及岩石基础施工时要采取可靠措施,防止坑基进水。
(7)基面施工应注意保护环境,施工弃土要妥善处理,一般要清运至基面以外的低洼处,严禁就地向塔位下方倾倒和堆放弃土,以防弃土冲毁塔位下坡方向自然地形和地貌及植被而危及塔基安全。
(8)对于地形特别陡峭的塔位,当全方位高低腿不够用时,为减少基面开方,设计采用下边坡基础深埋适当外露,上边坡基面少量开方的原则。
上边坡基面开方时应尽量不放坡,采用护坡、保坎或挡土墙等措施,防止基面上方垮塌,并做好截排水措施。
(9)对于一般基面边坡,上坡方向的边坡坡度应遵照规定进行开挖,坡度必须一次放够。
如遇到坡度影响减腿保护范围或开挖时有崩塌现象,内坎需砌挡土墙。
为便于操作,根据本工程具体地质情况,综合主要地质允许边坡(高度比)如下:
坡高
风化程度
8m以内
8~15m
风化岩石
1:
0.5
1:
0.75
坡高
状态
5m以内
5~10m
碎石土(中密)
1:
0.5
1:
0.75
粘土(坚硬)
1:
0.75
1:
1.00
(10)施工场地清理及基坑开挖,应保留塔位中心桩,作为校验柱顶标高、基础埋深的参照标志。
若不能保留,应将塔位中心桩引出。
塔位一般不能移动,如需移动,应得到设计单位的允许。
(11)当基坑开挖超过基础设计埋深时,所超过部分,可用C15级素混凝土或铺石灌浆处理。
1.3深基坑开挖明细
桩号
塔腿
基础埋深(m)
基础型式
风险等级
备注
编号
1#
A
*
*
*
*
*
*
B
*
*
C
*
*
D
*
*
2#
A
*
*
*
*
*
*
B
*
*
C
*
*
D
*
*
3#
A
*
*
*
*
*
*
B
*
*
C
*
*
D
*
*
4#
A
*
*
*
*
*
*
B
*
*
C
*
*
D
*
*
5#
A
*
*
*
*
*
*
B
*
*
C
*
*
D
*
*
6#
A
*
*
*
*
*
*
B
*
*
C
*
*
D
*
*
7#
A
*
*
*
*
*
*
B
*
*
C
*
*
D
*
*
8#
A
*
*
*
*
*
*
B
*
*
C
*
*
D
*
*
9#
A
*
*
*
*
*
*
B
*
*
C
*
*
D
*
*
10#
A
*
*
*
*
*
*
B
*
*
C
*
*
D
*
*
11#
A
*
*
*
*
*
*
B
*
*
C
*
*
D
*
*
12#
A
*
*
*
*
*
*
B
*
*
C
*
*
D
*
*
13#
A
*
*
*
*
*
*
B
*
*
C
*
*
D
*
*
14#
A
*
*
*
*
*
*
B
*
*
C
*
*
D
*
*
15#
A
*
*
*
*
*
*
B
*
*
C
*
*
D
*
*
16#
A
*
*
*
*
*
*
B
*
*
C
*
*
D
*
*
17#
A
*
*
*
*
*
*
B
*
*
C
*
*
D
*
*
18#
A
*
*
*
*
*
*
B
*
*
C
*
*
D
*
*
19#
A
*
*
*
*
*
*
B
*
*
C
*
*
D
*
*
20#
A
*
*
*
*
*
*
B
*
*
C
*
*
D
*
*
21#
A
*
*
*
*
*
*
B
*
*
C
*
*
D
*
*
22#
A
*
*
*
*
*
*
B
*
*
C
*
*
D
*
*
23#
A
*
*
*
*
*
*
B
*
*
C
*
*
D
*
*
24#
A
*
*
*
*
*
*
B
*
*
C
*
*
D
*
*
25#
A
*
*
*
*
*
*
B
*
*
C
*
*
D
*
*
26#
A
*
*
*
*
*
*
B
*
*
C
*
*
D
*
*
27#
A
*
*
*
*
*
*
B
*
*
C
*
*
D
*
*
28#
A
*
*
*
*
*
*
B
*
*
C
*
*
D
*
*
29#
A
*
*
*
*
*
*
B
*
*
C
*
*
D
*
*
30#
A
*
*
*
*
*
*
B
*
*
C
*
*
D
*
*
31#
A
*
*
*
*
*
*
B
*
*
C
*
*
D
*
*
32#
A
*
*
*
*
*
*
B
*
*
C
*
*
D
*
*
33#
A
*
*
*
*
*
*
B
*
*
C
*
*
D
*
*
34#
A
*
*
*
*
*
*
B
*
*
C
*
*
D
*
*
35#
A
*
*
*
*
*
*
B
*
*
C
*
*
D
*
*
36#
A
*
*
*
*
*
*
B
*
*
C
*
*
D
*
*
37#
A
*
*
*
*
*
*
B
*
*
C
*
*
D
*
*
38#
A
*
*
*
*
*
*
B
*
*
C
*
*
D
*
*
39#
A
*
*
*
*
*
*
B
*
*
C
*
*
D
*
*
40#
A
*
*
*
*
*
*
B
*
*
C
*
*
D
*
*
41#
A
*
*
*
*
*
*
B
*
*
C
*
*
D
*
*
42#
A
*
*
*
*
*
*
B
*
*
C
*
*
D
*
*
43#
A
*
*
*
*
*
*
B
*
*
C
*
*
D
*
*
44#
A
*
*
*
*
*
*
B
*
*
C
*
*
D
*
*
45#
A
*
*
*
*
*
*
B
*
*
C
*
*
D
*
*
46#
A
*
*
*
*
*
*
B
*
*
C
*
*
D
*
*
47#
A
*
*
*
*
*
*
B
*
*
C
*
*
D
*
*
48#
A
*
*
*
*
*
*
B
*
*
C
*
*
D
*
*
49#
A
*
*
*
*
*
*
B
*
*
C
*
*
D
*
*
50#
A
*
*
*
*
*
*
B
*
*
C
*
*
D
*
*
51#
A
*
*
*
*
*
*
B
*
*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