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6086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山地的形成学案新人教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断块山

(1)断层

①内力作用:

强大的压力和张力。

②标志:

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

(2)断层的地貌类型

位移类型

地貌类型

水平方向

会错断原有的各种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垂直

方向

相对

下降

形成谷地或低地

相对上升

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

3.火山

(1)形成:

岩浆沿着地壳的中央喷出口或管道喷出地表而形成。

(2)组成:

图中甲火山口和乙火山锥两部分。

[易误点拨]

(1)褶皱构造并不是因地壳的垂直运动形成的

褶皱构造是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形成的,故显示的是地壳的水平运动,所以地壳的水平运动形成了褶皱。

(2)岩层发生断裂不一定形成断层

岩层在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但如果没有沿断裂面发生两侧岩体的错动,则不会形成断层。

[理解—要点突破]

1.常见的地质构造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从形态上

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

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

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图示

2.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质

构造

未侵蚀

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

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

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

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沿断层线常发育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

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质构造的判断分析

(2017·

江苏高考)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1     B.2     C.3     D.4

1.B 2.B [第1题,读图可知,该区域先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层,后来发生断裂移动,形成断层乙;

接着经过一段时间的侵蚀和沉积作用,而后岩浆侵入形成岩层丙;

最终经过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岩层甲。

第2题,由乙处的断层可判断形成了一次褶皱;

甲层的上覆岩层分布与下侧岩层分布顺序一致,说明又形成了一次褶皱,故共形成了2次褶皱。

]

[再练一题](教师备用题)

(2016·

浙江高考)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

(1)~

(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向斜 东侧大B.背斜 东侧小

C.向斜 西侧大D.背斜 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C 

(2)B [第

(1)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

根据河流阶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C正确。

(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选项B正确。

[解题技巧]

判断地质构造的三个“依据”

(1)依据形态判断背斜与向斜:

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向下弯曲的是向斜。

利用此方法判断时,要把缺失岩层补画完整(如下图中乙处)。

(2)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背斜与向斜。

在岩层弯曲不明显的地质构造图中,在水平方向上显示出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的是背斜;

而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的是向斜(如下图中A所示为背斜,B所示为向斜)。

(3)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看岩体是否受力产生破裂;

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是断层而仅为断裂(地质学上将这类断裂称为节理)。

⊙考向2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过程分析

(2018·

湘中名校联合体模拟)断层形态多样,如果破裂面两侧岩块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种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简称走滑断层。

如果两侧岩块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

其中,上盘相对下盘(断层面倾斜时,断层面上部的岩块称为上盘,下部的称为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反之是逆断层。

读常见断层形态示意图(下图),完成3~4题。

3.关于断层,我们可以推断(  )

A.正断层是岩层受拉力形成的

B.所谓逆断层就是常说的地垒构造

C.走滑断层常形成裂谷和块状山地

D.受外力侵蚀,正断层可转化为逆断层

4.大的断层往往出现在板块边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断层多出现在板块的消亡边界

B.逆断层的附近常有褶皱构造出现

C.走滑断层只分布在板块生长边界

D.大洋中脊附近多为逆断层构造

3.A 4.B [第3题,结合材料关于上盘和下盘的介绍及正断层和逆断层的示意图可推测,正断层最可能是因为岩层受到拉力,上盘相对于下盘向下滑动而形成,逆断层最可能是因为岩层受到挤压力,上盘相对向上滑动而形成,A对。

地垒是两侧岩层相对下降、中间岩层相对上升的地质构造,无论逆断层还是正断层都有可能形成,B错;

根据走滑断层示意图,走滑断层不会形成裂谷和块状山地,C错;

断层由内力作用形成,外力作用无法将正断层转化为逆断层,D错。

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正断层主要是岩层受拉力形成,所以更多出现在板块的生长边界,A错;

逆断层主要是岩层受挤压而成,因此逆断层附近容易形成褶皱,B对;

走滑断层是岩层的水平错位,其形成可能受拉力,也可能受到挤压,不一定只分布在生长边界,C错;

大洋中脊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最有可能出现正断层,D错。

浮来山因山顶岩石类型在东西两侧30千米内绝无仅有,被古人称为浮来峰、飞来峰,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其成因。

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的岩块之上。

读推覆构造示意图,完成5~6题。

【导学号:

21490056】

5.图中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

6.据题干材料推断浮来山的形成过程是(  )

A.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地壳上升

D.推移上覆—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断块抬升

5.C 6.B [第5题,先要结合地质构造图理解新的概念——推覆构造,然后以黑色岩层为参照岩层进行新老关系推断。

在没有发生水平挤压时,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最上面的②岩层最新,最下面的①岩层最老,黑色岩层之上的④岩层要比黑色岩层之下的③岩层新。

选C。

第6题,据地质构造图推断,该处岩层先是水平挤压并发生了断裂,之后左边岩块在相对运动中推移到右边岩块之上,经过长期的外力作用,上覆岩块中破碎的部分被侵蚀,剩下孤零零的浮来山。

选B。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

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

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

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

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规律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备用资料)

根据岩层相互关系判断地壳变动过程的方法

(1)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见图1)

图1

(2)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

岩层颠倒是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见图2)

图2

(3)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

二是当地开始时有沉积过程,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见图3)

图3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上部地层遭受外力侵蚀。

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

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见图4)

图4

(5)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见图5)

图5

考点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71页)

结合山区交通图,归纳总结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影响

运输方式选择

线路分布

延伸方向

表现

首选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主要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迂回前进

原因

与铁路相比,公路的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

地势相对和缓 

避开地势起伏大的地区,以降低线路坡度

[图文助记]

山区交通路线建设示意图

1.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原则

举例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其次是铁路运输

①山区修建交通运输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②建造公路的成本、技术难度较铁路小

西藏先有新藏、青藏、滇藏等公路,后有青藏铁路

河网密集的平原地区可发展水运

河网密集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长江中下游地区

2.地形对线路走向的影响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呈“之”字形弯曲可以减缓道路的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一般呈网状分布,但一般应避开沼泽、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离大中城市的距离较近

节约建设成本、保证运输安全、节约用地、满足运输需求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少灾害的影响

3.地形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考向1 山区公路路线的选择

湖北联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