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5854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二年级下美术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

欣赏、评述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象、创作、表演和展示。

每一课都要准备一些范画,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习作,也可以是老师的画,或者也可以是网上搜集的世界名画。

制作课要预先准备材料及制作好的范样。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行和时代性。

2.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3.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的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一、教学中应注意知识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是学生学好常用的、必要的、有价值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注意体现民族行和时代性。

4.教学中应注意将看看、想想、讲讲、做做、画画、玩玩等活动和绘画、工艺、欣赏等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5.在教学方法上不宜过分的强调严谨的素描结构、透视规律、色彩原理等,以免束缚学生的自由想象和个性发展。

6.努力创造条件,配备必要的美术教育设备。

五、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周次

1.春天在哪里

2

第一周

2.盛开的鲜花

第二周

3.田园风光

第三周

4.我的爱心卡

第四周

5.折剪蝴蝶

第五周

6.小画框

第六周

7.笔筒设计

第七周

8.倒影

第八周

9.印印画画

第九周

10.纸版画人像

第十周

11.民间年画

第十一周

12.闪闪的星星

第十二周

13.美丽的丝巾

第十三周

14.做香囊,迎端午

第十四周

15.向日葵

第十五周

16.夏天

第十六周

17.可爱的猫咪

第十七周

18.潺潺的小溪水

第十八周

19.我们画我们评

课题

1.春天在哪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引起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2.认识常见的色彩

3.尝试用线、形及平涂着色的方法描绘身边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学生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体验画画过程的乐趣。

难点:

尝试让学生独立构图,注意色彩搭配合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表现春天的绘画作品课件

学生准备:

彩色纸﹑画纸﹑水彩笔或蜡笔﹑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师: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

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生:

听过,这是《春天在哪里》表扬学生,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春天吗?

现在啊,老师这里有几张美丽的图片,同学们想看看吗?

二,播放图片(课件),欣赏美景

展示图片一、展示图片二、展示图片三、展示图片四。

(1)教师重点介绍这四幅图片,重点从图片中的造型、颜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来介绍,为学生分组评诉作品时提供一个范例。

(2)学生分小组进行欣赏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景物以及喜欢它的原因。

(3)小组进行学习后的汇报工作。

要多鼓励表扬发言的同学。

同学们,春天美不美啊!

大自然的春天是最美丽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在春天里发现许多美好的东西。

下面就让我们踏着春天的脚步到校园里去寻找更美丽的景色吧!

三,巧设活动,快乐学习

活动一,到校园里去寻找春天的美丽。

组织学生站队,并教育学生注意安全。

引领他们走出教室,让其进行细心观察,看看校园里的树是什么样的?

被风吹动的树叶是什么样的?

花是什么样的?

空中的小鸟又是怎样的……它们都具有什么样的色彩?

活动二,回教室用彩纸拼贴春天。

允许学生自由结合分小组合作彩纸贴画。

适时引导学生可以用撕的方法,也可以用剪的方法,鼓励自由想像创作,最后拼贴成美丽的图画。

学生如果能自己用撕剪的花朵做成了小装饰品或者别的小东西,也要当众表扬。

展示学生作品,并及时提出建议和表扬。

活动三,画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1、首先请学生欣赏几幅表现春天的作品,看看别人是怎样画春天的,但要提醒学生不要一味模仿,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鼓励学生独立创作,大胆想像,尝试用线、形及平涂着色的方法描绘身边的景物,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并留意学生是怎样起稿、构图和设计色彩的。

活动四,举办以“美丽的春天”为题的小画展。

让大家看一看,说一说,谁画的春天最美丽。

学生发言,教师补充。

四,拓展教学内容,畅谈学习收获。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生活中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给我们传递美的信息。

你们感受到了吗?

树木正在发芽,叶子正在由淡绿变成深绿,露珠儿在小草尖上晶莹的闪动着,这一切是多么美好啊!

你们能感受到吗?

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们能为保护她而做点什么呢?

请同学们来自由谈谈。

课题

1.春天在哪里

1.提高对色彩的认识和表现力。

2.培养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学习的形式,把自己对春天的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并选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加以表现。

3.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能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感受。

能抓住春天的特点,有创意的表现春天。

(学生)水彩笔或者油画棒、纸张、废旧材料。

(老师)平面或立体的拼贴作品、课件。

1.导入环节。

(1)除了绘画,我们还有很多方法老表现对春天的喜爱,比如歌唱、舞蹈、诗歌。

今天我们一起动动手,用一些废旧材料来制作一个春天的百花园。

以综合材质的作品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揭示课题:

《春天在哪里》。

2.欣赏环节。

(1)平面作品欣赏:

《小姑娘》、《神奇的大树》。

布贴,综合材质的作品欣赏,在作品中总结剪、撕、拼、贴等一些技法。

(2)立体作品欣赏。

从平面转为立体,教师示范。

学习教材中最基本的手工技法。

立体花束的制作有点难度,教师示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体验环节

(1)学生作业。

动手实践,大胆表现。

互相欣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评价能力。

(2)教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4.课外拓展。

利用完成的作品搞一次以春天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2.盛开的鲜花

1.感受鲜花的美,了解鲜花与人类生活环境的关系。

2.学习渐变色,掌握渐变色的涂色要领,进行涂色练习。

3.培养善于观察、勤于表现的习惯。

掌握几种基本的渐变色涂色方法。

自主探究发现渐变色的涂色新方法。

(学生)鲜花图片资料,水彩笔、油画棒等回话工具材料。

(教师)鲜花图片资料、课件、范画、回话工具材料。

1.谈话导入,欣赏感悟。

(1)教师谈话引导: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柳树发芽,鲜花盛开。

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欣赏盛开的鲜花。

(2)请学生说一说鲜花美在哪里。

小结:

鲜花美在形状和颜色上。

2.观察思考,尝试表现。

(1)师生共同分析鲜花的基本结构。

(2)欣赏不同形态的鲜花,尝试表现喜欢的鲜花。

(3)欣赏不同颜色的鲜花,分析鲜花的色彩规律,发现自然界一部分鲜花花瓣的色彩是渐变色。

(4)渐变色分为单色渐变和多色渐变。

3.探究尝试,总结方法。

(1)同桌合作探究:

怎样画出渐变的色彩?

并动手尝试。

(2)师生交流探究结果。

(3)教师示范几种涂色小技巧。

①通过点、线的疏密变化表现渐变色。

②油画棒由轻到重地涂色表现渐变色。

③平涂深色打底,用浅色由浓到淡地进行覆盖,表现出渐变色。

④挑选出渐变的色彩,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阶梯式排列,依次平涂色彩表现出阶梯式的渐变效果。

(4)师生共同总结渐变色的涂色方法和规律。

4.欣赏同学作品,尝试创作表现。

(1)欣赏同学的作品,思考你能从同学作品中学到什么。

(2)教师提示花朵的各个花瓣渐变方向要一致。

(3)教师提出学习建议:

①选择自己喜爱的鲜花,用渐变色的方法进行表现。

②到室外去写生盛开的鲜花,灵活运用渐变色的方法表现鲜花。

5.评价与拓展。

(1)学生将作业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美丽的大花园,评选出最美丽的花。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从色彩方面进行评价。

(2)说一说:

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渐变色。

(3)总结:

学会用色彩表现美,善于用心灵发现美。

3.田园风光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美丽的田园风光。

2.学习简单的构图方法,并能运用概括的绘画手法表现景物。

3.培养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感受田园美,学习风景写生的方法和培养简单的构图能力。

构图方法和画面空间的划分如何体现画面内容的需要。

景物的点、先、面表达和色彩的运用通过教师直接示范,学生参与尝试来突破。

(学生)课前观察乡村的生活场景,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

绘画工具。

(教师)课件、示范作品。

1.漫步田园。

(1)欣赏田园风光。

郊外的田园景色向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灵动的韵律和丰富的色彩。

你去过田园吗?

风景如画的田园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

请同学们看图片,看看你喜欢哪幅图能勾起你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课件展示。

①整体感受:

俯瞰或远观。

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两种视野下的田园面貌,引导学生观察。

②局部特写:

人物和作物。

通过拉近“镜头”,展现田园中的农作物和劳作的人们,观察田园中各个景物生长饿样子和特点,人们劳动的场面和生活的场景。

(2)交流表达感受。

在欣赏中,教师带领孩子漫步田园,观察中引导学生发现不同视角下田园的不同构成方式。

(如俯瞰时表现田埂的交错分布,平视时表现近景、中景、远景的层叠。

交流:

你觉得田野怎么样?

说说你最喜欢哪块田野?

为什么?

2.开垦田园。

(1)模拟拓荒者,将画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