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744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外教育史复习提纲Word文档格式.docx

汉武帝设五经博士—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博士

2.鸿都门学—东汉灵帝,中国古代最早传授书法绘画艺术专科学校—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场所

3.地方官学:

文翁兴学—西汉最早地方官学(汉景帝曾嘉奖)

(四)唐代儒学与专科学校特点

西晋—国子学;

北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

隋炀帝改国子寺为国子监

(五)宋元明清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的特点

1.中央官学特点(简答/论述):

第一,加强了教育改革,重视发挥太学的地位和作用。

宋代先后兴起了三次著名的“兴学”活动。

第一次是“庆历兴学”,在宋仁宗庆历年间,主持人范仲淹为整顿太学,专派人去湖州总结著名教育局胡瑗的“苏湖教法”,设“经义”、“治事”两斋实行分斋教学;

第二次是“熙宁兴学”,是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人王安石为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三次是“崇宁兴学”,是宋徽宗年间,蔡京极力主张太学、州学、县学三级均推行“三舍法”。

第二,教育世俗化进程加快,教育对象不断扩大,入学资格逐渐放宽。

第三,学校类型多样化。

第四,教学内容不断扩大、不断扩充。

第五,对学生的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2.地方官学特点:

【元—首创社学】

(简答/论述)

第一,加强了地方官学的管理,建立了专门的行政机构。

宋徽宗崇宁二年创设“提举学事司”。

第二,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

第三,学校经费获得稳定来源。

第四,学校分布地区更广远,开始重视边疆及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第五,学校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

明清地方官学和科举制度合二为一,科举制度的第一级考试,就是地方官学的入学考试。

苏湖教法(名词解释):

是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在主持苏州和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教学制度。

主要内容:

在太学内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根据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分斋教学。

经义斋学习儒家经典,治事斋学习治兵、治民、水利、算数等学科,学生可选择其中的一门主修和辅修科目。

两斋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经义斋以培养高级统治人才为主;

治事斋是造就具有专长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三舍法(名词解释):

也称三舍选察升补法或三舍考选法,是王安石兴学时所创。

它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然后依据考试成绩的好坏依次升入不同的斋舍。

初入太学者经考试合格可以进入外舍学习,成为外舍生;

外舍每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第一、二”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舍内学习,成为内舍生;

内舍每两年举行一次升舍考试,成绩为“优”、“平”两等且平常表现较好者升入上舍学习,成为上舍生。

上舍也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者免殿试直接授予官职;

中等者免礼部考试直接参加殿试;

下等者免贡举直接参加礼部考试。

“三舍法”是我国古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创新,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太学内融养士和选士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太学的地位,对当时及后来学校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中国古代私学制度的发展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及意义(简答/论述)

第一,促进了学术下移。

突破了“学术官守”,促进“学术下移”;

(稷下学宫-学术自由、兼收并畜)

第二,促进了百家争鸣。

私学不能传递官府法定的典章制度和文献。

私学则有思想自由,各派有自己的教育思想。

私学是学术繁荣、百家争鸣的摇篮。

第三,扩大了受教育对象范围。

私学大师与王官分离,不享有世袭的特权,属于士的行列。

第四,促进了教师职业的独立。

官学是“官师合一”,私学是官师分离,以具有知识技能的贤士为师,不由职官来兼任。

教师成为社会中一种独立的职业。

(二)古代高等私学—经师聚徒讲学“绛帐授徒”

(三)古代初等私学

坐馆/教馆—富人聘请教师在家教学(明清)

家塾/私塾—教师在自己家内设学

义学/义塾—地方或个人出钱资助设立小学,收贫寒弟子

《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最早的蒙学教材

蒙学教材内容可以分为六大类:

1.综合类:

综合各种常识的识字课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最有影响。

2.伦理道德类:

《太公家教》、《名贤集》、《二十四孝》等。

3.历史类:

《蒙求》、《十七史蒙求》、《史学提要》、《龙文鞭影》等。

4.诗歌文学类:

《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

5.博物自然类:

《名物蒙求》等。

6.数学类:

《日用算法》、《算学启蒙》等。

三、中国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和演变

(一)古代书院制度的起源

古代书院萌芽于唐末五代时期,原因如下:

1.官学衰落,士人失学;

朱熹在《衡州石鼓书院记》一文中所说:

“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无所于学,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

2.五代以后,雕版印刷被广泛采用,印书、藏书之风广为流行;

3.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

宋代形成了新的理学教育思潮,一些著名的理学家和知名学者,效法佛教徒于山林名胜之地修习讲经制度。

4.受佛教禅林的影响。

(二)古代书院制度的发展历程

白鹿洞书院揭示:

五教之目: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为学之序: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修身之要: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处事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接物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三)书院在组织管理与教学上的特点及其影响

(一)组织管理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2.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

3.学规严密。

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有奖惩制度。

4.经费自主。

主持人往往自筹办学经费,名人捐款,官方赐田产房屋。

开支主要用于教学、购书与研究。

5.重视自己的特色。

每个书院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内容。

(二)教育教学

书院在教育教学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2.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3.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4.教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多采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5.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四、中国选士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从汉代的“察举”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汉代选官取士制度—察举;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察举”(名词解释):

汉代选官取士制度叫“察举”,是由地方官根据一定的科目和标准考察选拔,层层推荐,最后向朝廷荐举,经皇帝亲自策问,按成绩高下授以不同的官职。

“九品中正制”(名词解释):

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这实际是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

(二)隋唐科举考试制度的产生与实施

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被视作科举考试制度诞生的标志。

(三)宋代科举制的强化及王安石的教育改革

1.科举制的强化

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有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

(1)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自宋太宗以后,科举名额大为扩张,每榜多达数百人。

(2)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

除皇帝赐宴、题名金榜等荣誉外,最主要的是及第后即可直接授官,而不需要像唐朝那样还必须通过吏部考试。

(3)严密立法,防止作弊。

建立“别头试”、“锁院”、“糊名”和“誉录”制度,为科场上的公平竞争提供了保证。

【《三经新义》—王安石】

(四)明清科举制的发展与八股取士

1.明清科举制的发展(简答/论述):

明清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大致分为

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称为“童试”,也可说是预备性考试;

第二步称为“乡试”,是省一级的考试;

第三步称为“会试”,是中央级的考试,由礼部主持;

第四步称为“廷试”或“殿试”,会试之后(农历四月)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

2.八股文(名词解释):

明清科举考试采用排偶文体,称为“八股文”。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要求,专取“四书”、“五经”内容命题,内容诠释必须以程朱理学的注释为标准,不得自由发挥,每篇文章由八个部分组成,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每一部分都有两股两相比偶的文字,其文字繁简,声调缓急,都要相对成文,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都很严格,形式死板,内容空洞,陈陈相因,千篇一律。

(五)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流弊及对教育的影响【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

科举制的作用和流弊(简答/论述)(作用)

1.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政治的要求,发挥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2.科举制度扩大了考试取士的规模,以一定的客观标准选拔人才,相对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它更公正、更合理、更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3.由于选才与育才的标准和要求比较一致,科举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

但科举考什么,学校教育就跟着学什么,这使学校教育完全服从于科举的要求,沦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流弊)

1.国家只重科举考试,忽略学校教育;

2.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3.表面看来公平合理,实际上录取过程仍受权势门第左右;

4.由于科举指挥棒的影响,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五、中国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及学制的沿革

(一)中国近代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

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它也是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近代新式学堂

1872年,最早倡行“留美”的是容闳

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澳门首创“马礼逊学堂”

1877年,在华基督教派联合组成“学校教科书委员会”

1890年,“教科书委员会”改名“中华教育会”

(二)清末新教育制度——壬寅癸卯学制的建立

1902年,清政府《壬寅学制》

1904年,清政府《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名词解释):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正式颁布实施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

它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尊孔读经为教育宗旨,内容比壬寅学制更详备。

(三)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与壬子癸丑学制

1912,拟定新的学校系统,颁布《壬子学制》

1913,修改合并为《壬子癸丑学制》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1919)推动下的教育改革与壬戌学制

“壬戌学制”(名词解释):

1922年,民国再次修改学制,仿照美国建立了“六三三”学制,史称“壬戌学制”,又称“1922年新学制”。

第二章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简答):

学而优则仕

孔子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亦即: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张》),教育就是要培养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2.教学思想(简答/论述):

第一,因材施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

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特点,这样,教育和教学才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所以,他的学生程度不同,能力各异,各有特长。

第二,启发诱导,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既能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发展思维能力。

第三,学思并重,主要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而不思则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