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594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0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铁五局茂县茂县指挥部三管两线布置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压入式通风布置形式

 

风机距离洞门原则上不小于10m,出风口距开挖作业面距离不大于20m。

1.2通风管的安装

⑴风管与风管之间采用拉链连接,通过风管上锁扣(吊扣)将风管固定在钢丝绳上;

风管上每隔3.0m有1道加固索和1个锁扣,顺直风管,减少风流阻力。

⑵钢丝绳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隧道拱顶或边墙上,采用φ12膨胀螺栓,锚固长度不小于7cm,间距为3.0m。

风管吊挂要平直,拉紧吊稳,避免出现褶皱增加局部阻力,在与横洞交接处宜避免死弯。

⑶风管安装高度不得遮挡监控量测水平测线,并保证洞内有足够的净空高度,避免发生过往车辆和机械刮破风管而影响施工。

⑷风管出口应与工作面保持一定距离,对于大断面、大风量、大直径风管,该距离应控制在20~30m以内。

⑸对于压入式通风,主风机原则上安装在距离洞口大于10m、并有一定净空高度的支架上。

风机前后5m范围内不得堆放杂物,风机进气口应设置铁箅,并应装有保险装置,当发生故障时应能自动停机。

1.3施工通风管理

⑴由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风管安装平、直、顺,通风管路转弯处应安设刚性弯头,并且弯度平缓,避免转锐角弯,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平时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

⑵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通风系统作局部调整,保证洞内气温不得高于28℃、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在通风30min后分别降到30mg/m3和5mg/m3以下。

2、辅助坑道(斜井、平导、横洞)

辅助坑道通风应根据进入正洞后工作面的数量及施工长度等因素设计,有两个以上工作面时,建议分别采用独立通风方式。

2.1通风管的连接:

进入正洞后有两个工作面时,如果共用一套通风系统,则采用“三通”接头方式向正洞作业面供风。

2.2通风管布置

辅助坑道通风管布置在辅助坑道拱顶,与洞外主风机相连,主风机固定在辅助坑道洞口外设置的通风机门架上。

2.2.1通风机门架材料采用I16工字钢,由三至四榀拱架组合而成。

2.2.2门架纵向采用槽钢联接牢固,必要时可增加斜撑。

2.2.3通风机门架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基础顶面尺寸要保证能安装通风机配电柜及遮雨棚。

2.2.4通风机基础及通风机门架尺寸结合现场隧道情况具体调整。

2.2.5通风机门架顶面铺设Φ14螺纹钢钢筋网片,网格间距15cm*15cm。

图2:

通风机门架示意图(单位mm)

注:

具体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洞口通风机门架现场照片

二、洞内管线布置

(一)动力线与照明线

1、高压进洞动力线采用高压电缆,悬挂距人行地面不小于3.5m。

2、施工动力线采用三相五线制,动力线按颜色区分:

L1(黄色)L2(浅绿色)、L3(红色)、N(蓝色)、PE(黄绿双色)。

3、洞内线路宜架设在风水管路相对一侧,电线悬挂距人行地面:

380V及以下,不小于2.5m。

瓦斯地段的电缆应沿侧壁铺设,不得悬空架设。

4、输电干线与施工动力线路安装在同一侧时,必须分层架设,原则是:

高压在上,低压在下;

干线在上,支线在下;

动力线在上,照明线在下。

5、普通电力线和高压线电缆横担每隔10m安设一个,横担采用角钢并用膨胀螺栓锚固,瓷瓶间距15cm,与横担间采用螺栓固定,瓷瓶与横担之间尽可能垫一层薄橡皮,以防紧固螺栓时压碎瓷瓶。

6、动力干线上的每一分支线,必须装设开关及保险装置,按照“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的原则设置。

7、严禁在动力线上加挂照明设施。

8、隧道照明应保证光照度充足、均匀,每隔20m~30m安设一个照明灯;

每隔300m安设一个照明灯控制开关;

渗漏水地段用防水灯头和灯罩。

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等重要处所,应有足够亮度的安全照明。

9、作业面采用36V低压照明设备,36V低压变压器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

手提作业灯为12~24V;

成洞段照明可采用220V,瓦斯地段不得超过110V。

10、洞内每隔50~100m应设置应急照明灯一盏。

11、瓦斯隧道内,供电照明及电气设备须采用防爆型设备。

(二)高压风水管路、排水管路

1、风水管布置在空压机房(站)一侧,风水管固定采用螺纹钢筋,架设高度应不影响二衬及水沟电缆槽施工。

隧道洞内高压风管与通风管同侧布置,高压风水管外表统一喷涂为红白相间颜色,红白间距统一为20cm,水管涂成红色,高压风管采用φ150mm钢管,水管采用φ100mm,用钢筋统一布设于进洞左侧岩体或衬砌体上,安装在高出水沟盖板顶上40cm高度位置,风水管设置参照后附示意图4:

2、横洞、斜井进入正洞风机安装平面布置图

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大小里程同时施工时,在正洞安装风箱,风箱大小为2m*2m*2m(长*宽*高),2台轴流式风机错开安装,保证风机相互不对抽如下图所示,(若大小里程只有一个掌子面施工,未施工掌子面风箱关闭)。

风箱采用门式架子安装同洞口安装原理一致。

2、排水管路

(1)反坡排水采用设置多级泵站接力排水,工作面积水采用移动式潜水泵抽至就近泵站或临时积水池内,临时积水池根据汇水段汇水量大小确定。

(2)工作水泵按使用1台,备用1台,检修1台配备,针对隧道涌水量大时要适当增加工作水泵。

(3)积水池接力式反坡排水。

采用积水池反坡道排水方式,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分段开挖反坡排水沟,在每一段的终点开挖积水池,设抽水机一台,把积水抽至最后一段反坡,最后一个抽水机将积水排出洞外,采用接力的方式将水抽至洞外的沉淀池。

LK-积水池间距is-线路坡度

图3:

积水池接力式反坡排水示意

(4)积水池每隔150m~200m设置1处,可根据隧道内出水量情况适当调整。

(5)工作面排水采用移动式水泵,抽排至就近泵站或临时积水池内。

洞内渗水不允许漫流,通过侧沟引入积水池内,确保洞内道路干爽。

(6)积水池处挂设警示灯及警示牌,并进行围护,防止车辆及人员触碰。

积水池现场照片

图4:

隧道内管线布置示意图(单位cm)

(三)逃生管道

1、Ⅳ、Ⅴ、Ⅵ级围岩段应设置逃生管道,管材采用¢600~

¢800mm的钢管,管节长度宜为6~8m,壁厚不小于10mm,管节间可采用法兰盘连接,或采用直径大于逃生管道10cm的套管连接,套管每端连接1m,采用橡胶圈或木楔临时固定,管内预留工作绳。

2、施工现场应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等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道外,应同时备足2~3m短节管道、转弯接头(135°

)等。

3、逃生通道设置位置如下图所示:

4、逃生管道设置起点为最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10m,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20m以内的适当位置。

如果在锚喷支护辅助坑道地段,逃生管道设置范围应为辅助坑道铺底位置至距掌子面开挖距离不大于20m处。

5、逃生管道在二衬台车移动就位过程中,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以随时确保逃生管道的效用。

(注:

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