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85487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6.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下面层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标准要求

试验结果

相对密度(25℃)

g/cm3

1.030

针入度(25℃,5s,100g)

0.1mm

60-80

71

针入度指数

-1.0~+1.0

软化点(R&

B)

≧46

61.9

60℃动力粘度

Pa.s

≧180

15℃延度

cm

≧100

>100

10℃延度

≧22

28

含蜡量(蒸馏法)

%

≦2

闪点

≧260

314

溶解度

≧99.5

TFOT后

质量变化

≦±

0.8

0.31

残留针入度比

≧65

72.3

残留延度(15℃)

≧18

残留延度(10℃)

≧8

11

四、矿料:

矿料混和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计算:

100÷

(13÷

2.818+16÷

2.828+16÷

2.828+20÷

2.818+30÷

2.669+5÷

2.822)=2.775

1粗集料的技术性质如下(相关试验表格附后):

表2、粗集料(4.75mm以上)技术性质

10-30mm

10-20mm

5-10mm

压碎值

≦20

10.3

洛杉矶磨耗损失

≦22

表观相关密度

2.6

2.847

2.851

2.845

毛体积相对密度

2.818

2.828

吸水率

0.43

0.36

0.42

对沥青的粘附性

≧4

4

坚固性

≦10

针片状含量

≦12(18)

7.3

8.1

7.1

软石含量

﹤0.075mm含量

≦1

0.5

0.2

0.3

﹤0.075mm含泥量

≦3

0.4

棱角性

s

≧30

42

②细集料的技术性质如下(相关试验表格附后):

表观相对密度

2.748

2.669

砂当量

>60

75

3

1.7

38

3矿粉的技术性质如下(相关试验表格附后):

表3、

表观密度

2.822

塑性指数

﹤4

从以上试验数据可以看出,各种矿料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可以用于郑石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中、下面层。

四AC-25C型沥青混和料生产配合比设计

按照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并根据委托河南省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所做的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进行。

a)生产配合比矿料级配的确定

对从各热料仓所取的集料及矿粉进行筛分,根据筛分结果及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各筛孔的通过量,确定各仓矿料的组成比例,使其合成级配尽量与目标配合比所确定的级配接近,结果如下:

1#仓:

2#仓:

3#仓:

4#仓:

5#仓:

各仓矿料及矿粉的单级配及合成级配见后附表。

b)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的油石比

在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为4%的基础上±

0.3%增加两个油石比,加上最佳油石比,成型油石比分别为3.7%、4%、4.3%的三组马歇尔试件,对全部马歇尔指标值进行试验。

后根据试验结果,采取空隙率相等的原则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

具体的做法是:

以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对应的空隙率,反定生产配合比的油石比;

即将生产配合比的油石比与空隙率的关系曲线画在目标配合比油石比与空隙率的关系图上,从目标配合比最佳油石比对应的空隙率点引水平线与生产配合比的曲线相交,交点即为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

c)根据确定的矿料级配及最佳油石比4.1%成型马歇尔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结果如下:

表5、最佳油石比4.1%时的马歇尔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规范要求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2.635

2.528

空隙率(%)

4.1

3~6

矿料间隙率(%)

12.5

VV=4%时,VMA≧12

沥青饱和度(%)

67.2

55~70

稳定度(KN)

10.71

﹥8

流值(0.1mm)

27.5

15~40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d)水稳定性检验

1根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按既定矿料比例成型油石比4.1%的马歇尔试件,用浸水马歇尔试验检验沥青混和料的水稳定性。

经试验马歇尔残留稳定度为89.6%,符合设计及规范大于80%的规定。

表6、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

组类

试验条件

稳定度

残留稳定度

标准马歇尔试验

浸水时间0.5h

89.6

浸水马歇尔试验

浸水时间48h

9.6

2根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按既定矿料比例成型油石比4.1%的马歇尔试件,用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来检验混和料的水稳定性。

经试验,马歇尔试件劈裂抗拉强度比为%,符合设计及规范大于75%的规定。

表7、冻融劈裂马歇尔试验结果

劈裂抗拉强度(MPa)

劈裂抗拉强度比(%)

未进行冻融劈裂组

进行冻融劈裂组

e)高温稳定性检验

根据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按既定矿料比例成型油石比4.1%的车辙试件对所配制的沥青混和料的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按马歇尔击实试验得到的标准精密度g/cm3成型尺寸为300mm×

300mm×

50mm的车辙试件,在60℃、0.7MPa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检验沥青混和料的高温稳定性。

车辙试验动稳定度为1215次/mm,符合设计及规范不小于1000次/mm的规定。

表8、车辙动稳定度试验结果如下;

动稳定度(次/mm)

1215

≥1000

f)渗水系数检验

对成型的车辙试件进行室内渗水试验,渗水系数为18ml/min,满足设计及规范不大于120ml/min的规定。

7、混和料的粉胶比:

经计算,混和料在最佳油石比4.1%时的粉胶比FB=1.15,符合规范0.6~1.6的要求。

8、低温弯曲试验

将成型的板状试件切割成250mm×

30mm×

35mm棱柱体小梁试件,在-10℃、加载速率为50mm/min的条件下,测得破坏时的梁底最大弯拉应变值为με,符合规范大于2000με的要求,试验结果见表9:

表9、低温弯曲应变试验结果:

破坏时的抗弯拉强度

(MPa)

破坏时的最大弯拉应变

(με)

破坏时的弯曲劲度模量

 

沥青试验报告

D—13

建设项目:

郑石高速公路工程合同号:

路面№8

施工单位河南中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路段K97+550~109+760

试样编号厂牌种类韩国SK的A-70道路石油沥青

取样地点拌和站出厂日期2007.

标准

实测结果

备注

针入度(25℃)(0.1㎜)

60~80

延度(15℃)(㎝)

﹥100

延度(10℃)(㎝)

软化点(环球法)(℃)

61.9

粘度(Pa.S)

闪点(℃)

333

燃点(℃)

含水率(%)

溶解度(%)

(三氯乙烯)

薄膜加热

试验

(163℃,5h)

质量损失(%)

针入度比(%)

延度(25℃)(㎝)

延度(15℃)(㎝)

20.5

蒸发损失

试验:

计算:

复核:

试验日期

沥青针入度试验记录

D—15

郑石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合同号:

路面№8

施工单位河南中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施工路段K97+550~K109+760

取样名称A-70沥青取样地点拌和站

样品编号

试验温度(℃)

试验时间(s)

试验荷重(g)

指针读数(0.1mm)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针入度

A

25

100

72

69

备注及评语:

试验日期:

2007.06.08

沥青延度试验记录

D—16

施工单位:

河南中州路桥有限公司施工路段:

K97+550-K109+760

取样名称:

取样地点:

延伸速度(cm/min)

延度(cm)

1

2

平均值

15

10

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