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5366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基础发展计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发展阶段:

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的前期。

20XX年,我市三大产业结构比例:

第二产业比重比20XX年增加了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比20XX年减少了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

  发展的主要成就与特点

  1、工业生产增速加快,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工业强市”战略,抓重点、促提升,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逐步加快,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20XX年工业总产值增速比20XX年高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比20XX年增长倍。

20XX年完成工业增加值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比20XX年提高了个百分点。

工业门类不断增多,工业产品日趋丰富,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工业体系。

  2、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形成了一批优势产业

  从轻重工业来看,轻工业的增长快于重工业的增长,轻工业化趋势明显。

20XX年全市2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轻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重工业完成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轻工业增速高于重工业增速个百分点。

轻工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

从经济类型来看,民营工业发展迅速,产值比重继续上升,20XX年民营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

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机械、泵阀等传统工业稳步发展,汽车铝轮毂、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一批新的工业迅速兴起,并成为我市工业发展新的优势产业。

  3、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

  通过实施抓大扶强战略,扶持骨干企业的发展,我市已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

20XX年,我市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0家。

涌现出了东风华泰铝轮毂有限公司、益泰药业有限公司、纺织机械有限公司等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拥有了一席之地的企业。

我市已拥有省名牌产品9个和省著名商标13个。

纺机、水泵等名牌产品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

  4、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加大技术改造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对传统工业产业进行改造,促进了工业技术水平提升,工业技术结构得到了改善。

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

纺机和泵业分别荣获省级技术创新奖和省级技术发明奖。

天德环保、天瑞电子、天湖化工等6家企业被评为最具投资潜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纺机、益泰药业、泵业、天宝化工4家企业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

有2个科技项目成果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2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20XX年我市完成新产品开发42项,新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9%。

  5、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业主开发、滚动发展”的思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高起点、高标准地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融资亿元,一次性完成了经济开发区12平方公里“四横七纵”的道路建设,同时完善了水、电、气等配套设施。

引进澳大利亚客商投资1亿元完成了工业园平方公里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工业园向省农业发展银行融资亿元,自主开发建设。

目前已形成“三纵三横”小循环。

抓住汉宜铁路在仙北设站的机遇,适时将工业园开发面积调整扩大到17平方公里。

工业园还与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签定合作协议,建设产业协作园。

全市工业园区及工业集中区建成面积已达20多平方公里。

  6、产业集群雏形初步显现

  随着我市“一区三园”建设水平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各种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日趋完善,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初见端倪,纺织服装、汽车铝轮毂、水泵阀门、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20XX年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5%。

其中,医药产业集群被列入省重点产业集群之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工业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我市工业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1、工业规模较小,整体实力较弱

  20XX年以来,虽然我市工业发展迅速,但由于基础差、起点低,与周边地区相比,工业规模偏小、整体实力较弱。

工业发展落后于周边县市,从我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水平来看,目前我市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前期,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发展水平不高,第三产业发展较滞后。

  2、工业结构不合理

  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主要集中于传统加工行业,这些行业中部分企业是从发达地区转移过来的,不少企业属于下游行业,生产能耗较高、技术含量较低、产出不高,经营较粗放。

工业产品以中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主,加工贸易产品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优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还比较少,企业创新力较弱,品牌意识不强。

  3、新兴产业发展较缓慢

  由于受工业发展基础、综合技术水平、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制约,我市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的步伐较慢。

生物工程、高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等一批代表了当今世界工业产业发展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市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内部园区定位高,发展层次低,整体优势和合力尚未形成。

  4、企业规模较小,产业链条短

  我市工业企业以小型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创新动力不足;

支柱工业规模较小,带动作用弱;

企业间的生产协作配套差,产业链条短,工业规模效应差。

  二、发展环境

  进入“十二五”时期,工业发展仍肩负着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任务,我市工业发展既面临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不利因素。

  发展的机遇

  1、经济全球化及发达国家产业转移

  “十二五”期间,和平、发展和合作仍然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国际关系进入以协调、磋商、合作为主的阶段,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

但国际单边主义扩张、区域性与局部性冲突、经济贸易摩擦等仍不会少,使国际环境及经济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的因素。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继续向纵深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持续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的直接投资将更趋于活跃,新一轮国际资本与产业将继续向我国转移,并呈现出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特征,即产业转移的重心由原材料工业向加工业、由初级产品工业向高附加值工业、由传统工业向新兴工业、由制造业向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举转移,且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单个产业向产业链式转移,这为我市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促进工业及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重要战略机遇期

  未来十年,对我国及我市来说是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期。

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为我市工业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中部崛起、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开放等战略的推进,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中国经济经受了金融危机的洗礼,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指明了产业调整发展方向,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GDP仍将快速发展。

随着人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将推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进而促进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进程,这将为我市工业及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内环境。

  3、中部崛起及武汉城市圈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了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决策,制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强调加强中部地区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将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这有利于我市发挥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促进工业加快发展。

有利于我区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快我市工业发展。

有利于我市吸纳城市圈的制造业转移,形成与周边县市协调、互补和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加快我市工业化进程。

  4、“后发”优势及有利条件

  从我市自身发展来看,“十二五”的工业发展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

一是后发优势,工业发展的空间大、成本低。

二是区位优势,地处“武汉后花园”、重要节点,是承接产业转移和资源集聚的重要区位。

三是“十一五”工业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十二五”工业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一区三园”大批工业项目的建设,将会加快我市工业化步伐。

四是交通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随岳高速公路建成、汉宜高速铁路段及火车站建设已经动工、武荆高速连接线预计20XX年正式通车、随岳高速全线贯通,将为我市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面临的挑战

  1、区域发展竞争激烈

  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国内战略性资源约束日益强化,使区域和企业之间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率先实现现代化和加快发展,增创发展新优势,武汉城市圈及周边地区许多县市都在实施以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工业发展,这使工业招商引资和发展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对我市工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2、“资源瓶颈”的压力

  我国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各地区对能源、原材料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方面是能源、原材料等价格大幅度上涨,电煤油等资源的供求矛盾很突出,这对我市工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方面消耗大量能源、原材料的传统工业企业,经营粗放,要素成本上升将使其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

  3、发展基础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工业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我市工业发展的基础差,底子薄,与周边仙桃、潜江、汉川等地工业发展存在相当的差距。

我市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支柱产业和企业组织规模小,企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技术含量不够高,品牌企业少,人才资源比较缺乏,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投入需求量大,工业跨越式发展任务艰巨。

  4、市场需求相对不足的制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变化,市场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也是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关键因素。

由于消减持币意愿的因素尚未强化,居民和企业对货币政策所发出的信号缺乏敏感度,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对产业发展的制约还将继续存在。

  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要紧紧抓住机遇,勇敢应对挑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加快工业发展,带动全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十二五”期间我市工业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以改革开放和技术进步为根本动力,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一体化进程,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资源节约型道路,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突出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做大做强一批大企业,培植一批优势产品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省制造业强市。

  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我市工业要实现主导产业突出,技术创新体系完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骨干企业优势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