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象的心愿》说课稿四篇Word格式.docx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象的心愿》说课稿四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小象的心愿》说课稿四篇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将得到一个很好的提升。
故事里的小象其实是中班幼儿的一个缩影,生活中他们也喜欢模仿成人为他人服务,同时也会遭遇和小象一样的挫折。
因此,故事中小象的遭遇会引起幼儿强烈的共鸣,吸引他们急迫地去了解小象究竟怎么样了。
其次,就当前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而言和年龄特点而言,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已经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愿意与他人谈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也能比较完整的描述画面信息并推测故事情节。
而且中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想象力都逐步发展,这些为开展这个语言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说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和思考,参照《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所提出的语言领域的两个主要目标:
一是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二是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我对原教材中的目标做了如下调整:
1。
将“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小象为大家做事的愿望及其行为特点”变为了“仔细观察图片,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与想法。
”这条目标指向技能目标。
2。
将“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理解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调整为“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帮助他人应该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
”这条目标指向认知目标。
3。
增设情感目标。
萌发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我觉得这样调整之后的目标更加具体、可操作。
在此基础上,我将我将“仔细观察图片,感受小象为大家做事的愿望及其行为特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而难点是理解故事内容,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理解的故事情节和意义。
三、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解决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准备:
物质准备:
ppt课件。
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片、动画等内容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思维。
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的关于职业的认知。
创设社会性区角,如“饮食店”、“理发店”等,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更为丰富的角色体验。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我以“心愿”为线索,设计了心愿是什么、小象的心愿落空和我帮小象实现心愿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心愿是什么?
有
第一步,提问“心愿是什么”,让幼儿说说自己对心愿的理解,引发幼儿的兴趣。
第二步,进一步提问:
“你有什么心愿?
”让幼儿诉说自己的心愿,提高幼儿的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三步,引出小象的心愿是为大家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为下面活动的展开做铺垫。
整个第一环节就是一个谈话引入活动主题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引导性提问及谈话法。
通过层层递进的三个步骤将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迁移到了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小象的心愿的美好,并对小象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故事充满期待。
同时,这也是为解决活动难点,感受小象的小象为大家做事的愿望而服务的。
第二环节小象的心愿落空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也是达成前两条目标的关键所在。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教法是课件演示法与故事讲述法相结合。
主要有三个步骤。
首先,我将利用ppt同时出现小象三张工作失败的图片并提问:
“小象在做什么事情”,让幼儿随机选择他所熟悉的图片进行观察描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完整表达并适当追问:
“小象的心愿实现了吗?
为什么?
”。
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然后,我将以故事里的语言对画面进行完整地描述,让孩子品味原文的同时再次感悟故事的意义,在小象一次次的失败中体会心愿落空的悲伤感。
三幅图片依次讲完后我将提问:
你们来帮难过的小象分析一下,为什么它三件事情都做不好?
引导幼儿对小象的失败做一个整体的分析并作出总结:
小象年纪小,有些本领没学会,就急着去做造房子、烧菜、做衣服这些很难的事情,所以不能成功。
第三环节我帮小象实现心愿有四个步骤。
一是请幼儿从生活经验及小象的特点出发帮小象寻找合适的工作。
其次是引导幼儿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帮助小象浇花,体验小象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第三步是请幼儿观察小象给大家送花的图片,引导幼儿在观察描述中感受小象实现心愿的喜悦。
活动最后,我将引导幼儿完整欣赏故事,让幼儿对这一故事有一个完整的欣赏过程并提问你想为别人做些什么事情?
借以进一步萌发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完成第三条目标。
延伸活动:
请幼儿在活动之后帮同伴或老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五、说活动亮点
围绕“心愿”展开,环环紧扣
我从“心愿”出发设计的三个环节,能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第一环节,幼儿因为述说心愿而对小象的心愿充满期待;
第二环节,幼儿因小象屡屡失败而感到沮丧;
第三环节,幼儿又因帮助小象实现心愿而欣喜不已。
这样的活动设计能使幼儿感觉自己是与小象站在一起的朋友,与小象同苦同乐,而不是看着小象做事情的旁观者。
幼儿从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自然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也更多。
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都可以获得提升。
改变故事教学的策略,变“教师讲述故事”为主为“幼儿看图讲述”为主。
这样设计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乐于观察、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与想法。
让幼儿在一个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角色体验,拉近距离
借角色体验拉近幼儿与小象的距离,让幼儿体验通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心愿时的满足感。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感受儿歌的语言美。
2、学念儿歌,感受儿歌中下雨的情景。
活动重点:
学念儿歌,理解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活动难点:
在儿歌里感受下雨的情景。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60—7、磁带
活动过程:
一、生活经验谈话,引发活动内容
教师:
下雨的时候你看到了什么?
又听到了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忆下雨的情景,并请幼儿学一学小雨点落在地上、房子上的声音。
)
二、欣赏、理解儿歌《小雨点》
1、幼儿欣赏儿歌。
(教师出示背景图片,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两遍,在动词处注意声调、语气的变化。
2、鼓励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这首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儿歌里说了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出示“小花”、“柳树”、“小河”的小图卡放在背景图上。
3、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儿歌的语言美,重点理解儿歌中“亲亲、洗洗、画画”的含义。
为什么儿歌里说小雨点亲亲小花的嘴巴?
洗洗小柳树的头发?
在小河的脸上画画?
(教师引导幼儿体会小雨点和他们之间友爱、亲密的关系和情感。
三、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儿歌《小雨点》。
1、幼儿跟随教师朗诵儿歌两遍。
(教师注意幼儿的发音,如“树”。
2、教师:
在朗诵到“亲亲、洗洗、画画”时,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
3、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两遍。
4、幼儿扮演角色朗诵儿歌两遍。
(请幼儿与同伴两两合作,一人扮演小雨点,一人扮演小花、柳树、小河,然后交换角色朗诵。
5、教师取下挂图,请幼儿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拓展想象:
小朋友们想一想,小雨点还会喜欢谁呢?
好还可能会做些什么呢?
2、幼儿与同伴自由仿编,教师再将幼儿仿编的内容编成一首新的儿歌带小朋友们一起来念。
1、萌发幼儿观察雪的兴趣和喜爱雪得情感。
2、培养幼儿的理解力,提高幼儿的文学欣赏能力。
3、引导幼儿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能够听录音表演散文诗情境。
重难点分析:
重点是理解散文诗的内容。
难点是体会诗的情感,表演散文诗的情境。
录音优美的音乐雪花头饰每人一个
课件情景剧场,雪花若干
一、导入
幼儿带着雪花头饰,跟老师听《雪绒花》音乐表演。
二、展开
1、看照片生活经验讲述:
雪花是什么样的?
雪花落到手心里你有什么感觉?
雪花的妈妈是谁?
听了散文诗后你就知道了。
2、教师配乐朗诵第一遍,幼儿初步了解散文诗的内容。
(运用形象、简洁的动作给以辅助)
为什么说冬妈妈是小雪花的妈妈呢?
只有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才会下雪,所以冬天是小雪花的妈妈。
“小雪花是怎样来到窗前的?
一起学学它探头探脑的动作。
(提高趣味性)
3、利用课件、听录音,请幼儿完整地欣赏第二遍。
(1)“散文中的小朋友喜欢小雪花吗?
诗中是怎样说的?
”(思考回答)
(2)为什么说小雪花会流泪?
(雪花化成水后像眼泪)
(3)“这首散文诗美吗?
请小朋友在我们的情景剧场来表演这首散文诗的内容”。
两位幼儿表演,其他幼儿尝试为表演的幼儿配音。
鼓励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大声为表演的幼儿配音。
三、结束
快乐的冬天除了会下雪我们可以打雪仗,还有快乐的节日“圣诞节”要过,让我们一起用美丽的小雪花来装饰教室吧!
在前不久,我去观摩了雁鸣杯的一个师徒秀活动,这对师徒上的是中班的语言活动兔,在此,我想针对活动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目标的制定和活动设计:
这两个活动的目标基本相同,都是识别兔宝宝和感受兔宝宝向往丰富多彩的愿望,环节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呈现方式,新老师采用的是桌面教具,而老教师采用的是PPT,两种方法各有优劣。
比如新老师的桌面教具就比较生动,小中班的孩子比较喜欢,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但是,由于四只小兔子一直要换衣服,这个过程幼儿等待的时间可能长了点,容易在换的过程中分散注意力,其实,只要老师在换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语言引导,就更好了。
而PPT则更清晰、快捷,但是,缺乏了一种生动感、乐趣感,没有桌面教具来的拉近幼儿和老师的距离。
二、教师的教态
这个新老师是一个笑起来很甜美的老师,她的教态很自然,语音语调都很好,故事也讲的形象生动,而且一些语言很幽默,能够吸引孩子,和孩子的距离很近,互动也很好。
而杨老师则是一个很温柔很稳重的老师,那种循循善诱的语气也一直抓住了孩子的注意,让孩子一直专注于活动。
三、教师的提问
这是我想讲的一个重点,因为任何一个活动都离不开提问,提问是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反应教师教育能力与教育艺术的一个方面,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师幼互动的纽带。
提问往往是新教师最薄弱的,但是丁老师的提问还是比较好的,她的问题能层层深入,并且每个问题都有合适的追问,这是值得我学习的。
而杨老师则更有经验,每个问题都含有启发性,并且能联系幼儿实际,而且她的问题很精致,不多余,突出了重点,同时,也注意到了幼儿经验的提升,这更需要我去细细琢磨推敲。
听了这两个活动,我在提问上也有了很多启发,有效的提问,是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认真探索的。
我会不断加强对不同教学情境中提问行为的设计和反思,优化提问,更好地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更有效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