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44993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名师培训培养计划及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

三、培养目标:

紧紧围绕课改研究,加大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基本功训练速度,精心打造名师品牌,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理论基础扎实,学科造诣深厚,业务技能精湛的教学工作中坚队伍,以带动教师队伍整体迅速成长。

1、在已有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带领下,我校已形成个个会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人人会自制课件,并开展多媒体课件评比。

2、2014年要有5名教师形成自己课堂教学风格,其中2名教师在校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1名教师在镇级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

培养出1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镇级骨干教师。

2015年要有5名镇级骨干教师,1名区级骨干教师。

四、培养内容

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业务培训工作:

1、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训练。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全体教学人员要练习“三字”“一画”“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发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精神,自选1-3项训练内容,持之以恒,天天练习,日久见功底。

2、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代化的课程理念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动态系统,每一位教师应加强现代化的课程观培训,对新课程有一个正确的人师,把新课程理解为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

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课程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师生共同探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3、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不断冲击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逐渐转变,但仍有部分教师“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墨守陈规或搞花架子,或只重形式不重内涵。

通过诊断课、示范课、观摩课等形式,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科学的课程评价观培训。

评价与课程发展的问题是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过程中首要研究的问题。

按照新的课程观念,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它伴随着不断的调整而构成课程发展的动态系统。

5、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

要把教育信息技术作为每一位教师的必修课来学习,真正使广大教师认识到教育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是课程改革的有力工具,只有掌握这门技术,才能以此为平台探索在新技术条件下课程改革的规律,优化课堂组织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6、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的培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更新学科知识,需要教师调整智能结构,需要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对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相关政策以及各学科课程标准细细地解读,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发展能力,并成功的将自己的专业发展与指定学科内容联系起来,与学生的不同需要结合起来。

7、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

教师要在短期内把握好新课标、新教材,其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研究的方法学习课标与教材。

因此,要加大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主要包括:

①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育科研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能否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作为教育科研的课题成为关键的一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

②信息处理的能力。

信息处理包括信息的获取、识别、分类,也包括对信息的分析、评估以及利用信息作出决策、解决问题等。

③开拓创新的能力。

课程改革是一种崭新的创造性活动,它所要研究的课题,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模式可用。

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开拓创新能力,创造性的分析解决问题。

④文字表达能力。

教师要把对课程改革潜心研究的新认识、新思想等斥诸文字,以科研报告、论文著作等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把教育科研落实于课程改革。

五、培养思路与方法

1、以教研活动为平台,整体引导。

2、通过暑期教师会及平时教研教改活动,专题培训,突出“三个结合”,即:

集体学习与个人自修相结合(以个人自修为主);

“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信息);

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重在教育实践能力的探索培养)。

以现有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及县级课改指导教师为师,包干帮扶。

六、组织机构及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学校名师培养系列领导小组和培养评审小组,从组织上保证名师工程的顺利实施。

学校名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

组长:

周丽

副组长:

冯小强

组员:

周俊波、柴秀敏、朱接赐、朱学军、李艳欢、毕学会、黄党英

学校名师培养评审小组

吴秀莲

周金玲

王红豫、张悦、雷霞、柴秀杰、冷冰星、霍俊思、黄慧、王磊

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名师培养计划评定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教学、教研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名师工程的实施,并对学校教师进行科学定位,积极培养,帮助申报的教师不断提高专业素质,推动此工程的顺利实施。

培养评审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年度教师培养

2、为了保证培养骨干教师工作有序开展,特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学校中层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

领导机构的职责为:

负责“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管理工作。

学校领导小组成员要深入领会实施方案的内涵,要把握每个阶段的培训工作任务,确保培训效果。

3、对于积极进取,勇于探索,业务素质提高较快的骨干教师,学校将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在评优树模上予以倾斜,优先参加外出学习和培训,优先推荐参加高层次的骨干教师培训、评选。

4、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学校将在财力、物力上给予大力保障。

5、在每个阶段完成培训任务后,教导处要及时总结反思,弘扬成绩,查找问题,限时整改。

七、评选和管理办法:

1、校级名师的条件:

(1)师德高尚,奋发向上,敬业爱生,为人师表,服从学校安排。

教育教学家长、学生满意率达90%以上。

(2)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强,成绩显著,在镇上同学科评比中位于20%前的位次,且在镇同类学科评比中位于前40%位次,能发挥骨干教师示范作用。

(3)已获得小学一级教师资格以上。

(4)课堂教学基本功扎实,在镇级课堂技能竞赛中获奖或校教学评价组评价达标。

(5)40岁以下的教师有大专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

40岁以上教师须有中师以上学历。

(6)、参评当年或前两年须有1篇与本专业有关的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教育教学论文。

今后每年初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每年末评价培养情况,并评选一批镇级骨干教师。

2、名师职责:

(1)加强自身学习,除学校正常的政治业务学习外,完成以下学习任务(以每学年计算)。

①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并做好学习笔记或撰写学习体会。

②参与学校组织的骨干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一般每学期1~2次)。

(2)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热忱培养青年教师,除学校正常的教科研活动外完成以下教研任务。

①作校级以上讲座1~2次,时间不少于40分钟。

②进行校级或以上公开课1~2节,并作备课意图说明或教后感说明。

③校级以上骨干

教师要独立承担或参与一个教科研课题,开展教科研活动。

④1篇论文或总结等科研成果获奖或发表,校级骨干教师的论文要在镇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区级骨干教师的论文要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或在区级课堂技能赛中获奖。

⑤辅导青年教师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较高层次或等级的奖励,或辅导学生作品在正规报刊上发表,或所负责的条线工作取得突出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