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641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文档格式.docx

(2)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_直立人_遗址;

(3)通过对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距今约6000年地点: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区域:

黄河流域

2、生产生活情况:

①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②生产工具:

制作使用精美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③生产活动:

开垦土地,主要种植粟,饲养猪和狗等家畜,进行渔猎,采集野果;

④生活用具:

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代表: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还有装饰品,乐器埙。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距今约7000年地点:

浙江余姚的河姆渡区域:

长江流域

使用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木结构水井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木构水井;

②生产活动:

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农业工具骨,家畜以猪、狗、水牛为主;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黄河流域是世界最早栽培人工粟的起源地,长江流域是栽培水稻的最早起源地。

2、原始农业起源于中国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耕种方式:

由“刀耕火种”到用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原始农业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

5、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生活时间:

年前

2、主要事迹:

在黄河流域,黄帝与炎帝在交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后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运用能辨别方向的在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

3、人文始祖:

后人尊崇和为人文始祖,习惯把中华民族称为“”。

二、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发明:

①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和蔬菜;

②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

③制作乐器琴瑟,具有最早的和知识。

2、黄帝发明:

①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

②他的妻子擅长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隶首发明,伶伦制作。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

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君

夏公元年

商公元年

西周公元年

东周公元年

2、禹建立的是中国历史上国家,标志着的产生。

3、禹的儿子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代替了。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时迁到,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

(1)目的:

稳定,巩固。

(2)受封对象:

、等;

(3)诸侯的权利:

管理土地和人民,建立侯国。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4)诸侯的义务:

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5)等级制: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诸侯、卿大夫、士。

(6)作用——加强了,稳定了,扩大了。

7、西周的衰亡:

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了“”。

年,西周被所灭。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史称。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出现:

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

用途:

商朝以后,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功能也由等发展到,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和严格的。

工艺: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在铸造技术上,采用“”,如著名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的青铜器)

2、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

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和牛、羊等上的文字。

地位: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体系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1、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农业:

春秋时期,出现了和,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的重要标志。

手工业:

手工业的规模扩大,、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等都有所发展。

商业:

商业活动十分活跃,很多城市开设了商品交换市场,货币也越来越广泛地流通。

2、王室衰微

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的状态,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

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势力大减,所能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诸侯国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

天子甚至要依赖的经济支持。

3、诸侯争霸

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取得优势,以“”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

主要霸主:

、、、等先后称霸中原,号令诸侯。

春秋末期,长江下游的和也先后北上争霸。

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使一些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同时在各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中,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战国七雄

形成:

战国初年,晋国被、、三家大夫瓜分,齐国由大夫取代。

诸侯国中、、、、、、七国的势力较强,史称“”。

战争特点:

规模很,参战兵力,交战区域,持续时间,伤亡。

著名的战役,如、、等就发生在这一时期。

秦国的崛起:

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的诸侯国,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2、商鞅变法

时间:

公元年,任用主持变法。

政治方面:

建立,由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特权;

改革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禁止私斗。

经济方面:

废除,允许自由买卖;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

统一度量衡。

军事方面:

奖励,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影响(意义):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提高了军队的,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奠定了基础。

3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建造的时间和地点:

公元年,秦国蜀郡太守主持,在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结构:

内江用于,外江用于。

作用:

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成为一个系统,发挥出、、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后成为沃野,被称为“”。

第8课百家争鸣

1、老子

(1)个人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老子是后期的国人,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

他的学说集中在《》一书,这部书成为道家经典。

2、孔子和儒家学说

后期的国人。

A.政治方面:

核心思想是“”,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B.教育方面:

创办,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在教学中,注重和,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3)影响:

孔子是学派的创始,他的思想由弟子整理成《》一书。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百家争鸣

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渐确立。

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

其中,、、、等学派的影响最大。

代表思想家:

思想家

地位

思想主张

墨子

的创始人

主张“”“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

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孟子

的代表

主张实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荀子

主张实行“”,明确尊卑等级

庄子

调治国要,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韩非

的集大成者

强调,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第9课秦统一中国

1、秦灭六国

A.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

B.秦国经过,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

C.秦王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过程:

前230年到前221年,秦先后攻灭、、、、、。

秦朝的建立:

公元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嬴政建立朝,定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史称。

中央机构: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统领,分别掌管、和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制度: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3、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

命丞相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有利于的交流与发展。

统一货币:

以秦国的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统一度量衡:

以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便利了的发展。

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

派人开凿,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

秦始皇派大将北击匈奴,并修建了西起,东到的“”。

秦朝的疆域:

东至,西到,北至一带,南达,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的暴政(起义的原因)

(1)繁重的;

(2)沉重的;

(3)残酷的;

(4)秦二世。

2、陈胜、吴广起义

时间:

公元年地点:

领导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经过:

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结果:

起义军被镇压下来,陈胜、吴广被杀害。

这是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

它沉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