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3419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第六届福建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论文成果申报表okWord文档格式.doc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申报日期:

2011年5月30日

5

填表说明

1、“论文类别”按成果分类代码填写。

2、此表连同成果复印件一式5份,报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3、各栏目内容如填写不下,可另附纸。

4、本表填写完整后用A4纸双面打印,不得以贴代填。

5、成果的获奖、出版、转载等证明材料可附于本表后。

成果分类代码

1、教学、教改、教学评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法等;

2、教育管理、师资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计划管理、学生管理等;

3、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德育、体育、美育等;

4、文科教育、理科教育、教师教育、工程教育、医学教育、农林教育等;

5、后勤、基建、实验室、财务、技术物资等;

6、教育理论、教育史、教育评估、教育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等。

作者姓名

性别

年龄

工作单位

职务

职称

郭智华

王中

王云彪

宋晓东

42

28

48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系办公室主任

系书记

学校后勤基建科科长

副教授

助教

论文类别

1.

何时提交

何学术会议

2010年12月17日在福建林学会林业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提交

书面交流

会议宣读

何时发表何刊(报)或出版社

[1]王中,郭智华,王云彪.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技能实训评价方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1).

[2]王中.关于福建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定位论证[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4).

[3]王中,宋晓东,郭智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9,(6).

[4]王中,郭智华,宋晓东.市政专业“工学交替、项目交融、双证交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福建林学会林业教育学术研讨会,2010年12月

论文(专著)主要内容(创新点),申报理由及申报等级。

文章主要从福建省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结合高职教育的发展特点,科学的论证了高职院校设置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必要性以及对于高职院校发展的乐观前景,这是目前针对市政工程专业论证的唯一文章,文章通过我省目前的现状以及海西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论证,紧贴福建省的实际情况,又为海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军,接着提出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主要先从目前福建省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即:

教学体系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不符合、课程设置不合理、产学合作不强化、市场把握不准确。

这些问题在我省乃至全国普遍存在,严重的制约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

对于专业的发展十分不利,文章从这些问题入手的主要目的意在指出发展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性和目前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尴尬境地,希望能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将来从事市政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研究方面的专家提供一个现状的平台,进而文章大胆的提出了是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改革方案,在改革方案中作者认为作为高职教育首先要加强产学合作,以实训项目对应岗位核心能力为建构方法,打通课程之间的能力通道,挖掘核心课程实训项目模块之间的能力延伸与组合型关系。

建立“校中企”和“企中校”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和推进职业教育的重要步骤,但是也不能忽略教师的科研能力,所以要大力推进教学科研能力,增强教师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并且提出了改变实践方式,在这一点上作者领用单独一篇文章进行阐述,因为专业技能的培养及训练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也是高职教育的难点.由于涉及到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考核评价方法的改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重重困难.但实践教学的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以国家统一标准的技能鉴定作为考核手段,从而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所以主要分析了目前实训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将实训课分为三个阶段,即:

基础技能实训、单项专业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对于三个阶段分不同的方式加以考评,并且提出了,实训的评价体系,主要从三个阶段不同类型,不同评价体系进行阐述,对于基础技能实训的测评主要是在课内,主要从国家认证的考评证书角度来看,对于单项专业技能实训的测评应采取教学与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学生要对课程的理论知识有所掌握,对并针对单一的理论知识进行大作业(课程设计)的训练,老师对于这次大作业(课程设计)主要从专业角度和设计意图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等级,这里的测评一律全部采用等级制,

对于综合运用能力实训的评价主要是做好跟踪工作,加强实训管理等方面入手,推进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成果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三点:

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校企双赢”为原则,以施工企业的典型岗位任务为内容,利用校内实训基地,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职业性,做到教学内容与典型岗位任务相融合,实现“项目交融”。

同时依托天麟分院、土建工程试验检测中心等技术服务平台,实施“工学交替”;

依托校外实训基地,推行“顶岗实习”;

形成了“三位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2.提出了实践教学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体系,为实践教学提供理论指导。

注重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健全专业与企业共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考核体系。

积极引入施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完善有关教学管理质量监控文件,形成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制度。

3.提出了“企中校”,一般学校采用“校中企”,而我们采用“校中企”、“企中校”的结合模式,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不单单是为了学生实习做准备,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成为学校的一部分,承担一部分与工程实际结合紧密的教学任务。

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与工程施工,接受企业的管理;

企业结合学生的情况,派出“技术师傅”引导学生尽快进入专业岗位角色,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同时,指导教师结合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与企业联合研究攻关,逐步实现教学与施工项目的零距离、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接轨,

申报等级:

一等奖

推荐单位对论文评价:

此项目在申请了校级课题,研究者多年从事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在市政工程专业有所应用,还应用于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其他工程专业上,效果显著,论文作者学术道德优秀,学术造诣较深,对我校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校愿意推荐该项目,并对项目成果担保。

负责人:

               推荐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评委会

意 见

          评委会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省高等教育学会审核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