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259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6.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二轮复习 自然灾害与防治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 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解析 据图概括地质灾害的月际分布特点。

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其低山丘陵区各月都会发生地质灾害,只是灾害的次数不同,5~8月次数较多,6月次数最多,11月~次年2月次数较少。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多少和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多的月份地质灾害就多,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说明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大,山地迎风坡降水多,且多暴雨;

7月份地质灾害相对较少,说明7月份降水少,原因是该月份受夏季风影响相对较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较大。

1.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

成因

危害

分布

基本

特点

防御

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建筑物发生破坏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两大地震带:

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广泛、

巨大、

伤亡

严重、

突发

性强

加强地

质灾害

的科学

研究,

建立灾

情监测

预警系

统;

强地质

灾害的

管理,

建立健

全减灾

工作的

政策法

规体系;

实施一

些预防

措施;

积极开

展防灾、

减灾的

宣传教

育,提

高公众

的环保

意识和

减灾意

识  

火山喷发

岩浆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

火山灰和熔岩破坏田园建筑,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有可能诱发地震或引起气候异常

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中海和东非、大西洋洋底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破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及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泥石流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

山区、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植被稀少、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汇集。

多与地震带分布一致

2.地质灾害在成因上的关联性分析

3.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及危害

长沙雅礼中学模拟)下图为京津冀地区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分布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地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2)说出为防范泥石流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分布特点:

西部、北部山区。

西部、北部多山地、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大;

岩石较破碎;

夏季多暴雨;

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

(理由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2)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

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

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

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等。

(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图例可以判断出分布在西部、北部山区。

从自然环境分析,西部、北部多山地、沟谷发育、地形起伏大。

山区岩石较破碎,京津冀地区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所以对土壤的冲刷能力强。

所以多泥石流灾害。

(2)题,对泥石流灾害的防御措施,主要是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

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

襄阳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简要分析诱发云贵高原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的环境特点。

答案 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

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

位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石灰岩广布,岩石已被溶蚀;

河流落差大,水流急,侵蚀切割作用强;

工农业生产及工程建设,破坏原生地表和植被。

(任答5点即可)

解析 滑坡、泥石流发生需要的条件:

岩石破碎,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起伏大,短期内有大量水的汇集。

云贵高原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石破碎,石灰岩广布,植被

覆盖率低,位于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易发生滑坡等灾害。

规律技巧 分析某地地质灾害多发的方法

最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地震、滑坡和泥石流,而这些灾害的发生与地质构造、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考查点二 水文灾害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

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

合理退田还湖;

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

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答三点即可)

解析 

(1)鄱阳湖对长江有调蓄作用,当长江水位高于鄱阳湖水位时,长江水进入鄱阳湖,湖水水位上涨,滨湖地区可能发生涝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段是6月~9月,正值雨季。

(2)防治涝灾要考虑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通过技术措施提早预警;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完善抗洪排涝系统,退耕还湖,提高蓄水能力;

生物措施包括培育、推广耐涝作物等。

1.我国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洪水灾害

暴雨洪水

4~9月;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集中;

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

人类活动不合理

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

易导致涝灾发生

融雪洪水

4~5月融雪洪水,7~8月冰川融水;

主要分布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随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对农业影响最为严重

冰凌洪水

初冬和初春;

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封冻,初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影响城市、

交通、工业等

风暴潮灾害

台风风暴潮

7~10月(8、9月最为集中);

东南沿海

台风(热带气旋)引起

影响东部沿海地带的城市、工业、交通、海洋渔业等

温带风暴潮

春季和秋季;

渤海和黄海沿岸地区

温带气旋和冬季风引起

2.我国河流洪涝灾害分析

(1)自然原因

(2)人为原因

3.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

(1)工程措施:

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疏浚河道、裁弯取直;

退耕还湖,建设蓄洪、分洪工程;

下游加固堤坝、增加入海口等。

(2)非工程措施:

洪泛区土地管理;

加强监测预报;

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

实行防洪保险等。

1.读“1736~1998年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中国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

(2)简述在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

答案 

(1)特点:

严重洪涝灾害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持续天数呈波动增长的趋势。

人口压力大,山区滥伐,陡坡开垦,水土流失导致河湖蓄洪、泄洪能力下降;

人类大量进入洪涝灾害高风险区生产、生活,使灾情加重。

(2)加固堤防;

修建分洪和蓄洪区;

退耕还湖;

裁弯取直。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读出,洪涝灾害持续时间呈波动增长的趋势,同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主要原因是人口压力使得人们破坏植被,降低了河流湖泊的蓄洪、泄洪能力。

(2)题,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泄洪能力弱,同时人们围湖造田等活动破坏了湖泊的泄洪能力。

所以,一方面要整治河道,一方面退耕还湖,从而加强河流湖泊的分洪、泄洪能力,达到防洪的目的。

2.下图示意我国汉江流域1951~2012年年均暴雨量分布(单位:

mm)。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汉江流域年均暴雨量分布特征,并指出暴雨可能引发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

(2)分析武汉市暴雨易成灾的主要原因。

答案 

(1)分布特征:

东部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从南向北递减。

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泥石流、崩塌。

(答对两点即可)

(2)暴雨量大,地处平原,排水不畅;

城市建筑面积大,地表硬化,下渗弱;

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能力差。

(答对四点即可)

解析 第

(1)题,读图,根据图中等值线分布情况分析,可以看到,东部等暴雨量线数值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西部从南向北递减。

也可以说成“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汉江位于秦岭山地南面,山区在暴雨多发季节,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

(2)题,根据图中数值判断,武汉市暴雨量大,且地处平原,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成灾。

城市建筑面积大,地表硬化,下渗弱。

所以暴雨易形成灾害。

规律技巧 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1)来水大。

影响因素:

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

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

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

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

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河道淤积;

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

围湖造田;

泥沙淤积。

考查点三 气象及其他自然灾害

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1)简述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

答案 

(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

主要集中在5~9月;

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

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

解析 

(1)年内分布特征可以从图中得出答案,注意分布类问题描述时要先“总”后“分”。

(2)成灾是说“造成的灾害”,成灾次数多,说明损失大,可以结合材料中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和抗灾能力解答。

2.(2013·

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